推演》川普「4/2 解放日」关税炸弹会如何影响加密货币市场?

这场即将落地的关税政策,被川普政府视为重塑美国贸易格局的关键一步。然而,随着政策细节浮现,市场对其力度与影响产生疑问。在这场全球博弈中,传统市场与加密领域均受牵动,4 月 2 日将揭示未来走向。本文源自 Luke,火星财经 所着文章,由 Foresight News 转载。 (前情提要:摩根大通:川普关税战风险逐渐明朗,是时候「停止逢高卖出」美股 ) (背景补充:Fed 波斯提克:今年预计「仅降息1次」关税战阻碍打通膨成效,川普再施压鲍尔降息 ) 距离备受瞩目的「4 月 2 日关税落地日」仅剩不到一周。这一天被川普政府称为「解放日」,承载着重塑美国贸易格局的雄心。 然而,随着媒体风声渐起,这场政策大戏的剧本似乎并非外界期待的那般激进。与此同时,加密市场 —— 这个对宏观风吹草动格外敏感的领域 —— 也在关税阴影下蠢蠢欲动。 关税落地日的「温和转向」? 最新讯息显示,4 月 2 日的关税政策可能不会完全兑现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此前描绘的宏伟蓝图。他曾设想一个「三层叠加」的关税体系:以对等关税为基础,辅以特定行业和特定国家的针对性加税。然而,近期传言指出,后两者或将有所退让。这就好比一场精心准备的盛宴,最终端上桌的却是一份简装套餐 —— 少了些佐料,但主菜仍在。 为何会出现这种调整?原因不难推测。川普团队深知,关税是柄双刃剑。自上任以来,其贸易政策已让全球市场经历剧烈震荡:美股市值蒸发数兆美元,供应链压力推高物价,甚至连鸡蛋都成了「奢侈品」。若此时再将关税推至极限,美国经济可能率先承压。高盛经济学家警告,尽管表面风平浪静,这种「温和姿态」背后潜伏着「负面意外」的风险。市场预期对等关税税率约为 9%,但高盛估计实际数位可能翻倍至 18%。这差距足以让交易员们屏住呼吸,等待靴子落地。 与此同时,4 月 1 日即将释出的《不公平贸易行为审查报告》将成为关键风向标。这份报告将揭示美国对贸易伙伴的调查倾向,直接影响后续关税的节奏与力度。若报告指控某些国家「薅羊毛」行为明显,川普可能借机加码;若基调偏软,市场或许能迎来短暂喘息。无论如何,这份报告都将是解读「解放日」剧情的预告片。 川普的算盘 —— 公平,公平,还是 TMD 公平? 要理解关税落地的逻辑,不妨听听川普团队核心成员的表态。近期,财政部长贝森特与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 All-in Podcast 中袒露心声。卢特尼克回顾历史,指出 1880 至 1913 年间,美国完全依赖关税维持财政,无需征收所得税。二战后,为扶持全球重建,美国主动降低关税,却让其他国家保留了高壁垒,沦为「贸易最开放」的吃亏者。例如,美国汽车出口某国需缴纳 20% 关税,而对方车辆进入美国仅需 5%。这种不对等让川普拍案而起,直言:「公平,公平,还是他妈的公平!」 川普的意图清晰可见:一是通过关税保护本土产业,吸引制造业回流;二是为财政创收,填补 2 兆美元的赤字窟窿。卢特尼克丢掷「三驾马车」计划:关税增收、主权基金投资、以及「移民金卡」专案 —— 后者据称一天能卖出 1000 张,川普更乐观地预计能吸引 100 万买家。至于赤字的另一半,则寄望于「政府效率部」削减 1 兆浪费开支。这部门的目标是将每年 6.5 兆财政支出的 25%「肥肉」剔除,听起来雄心勃勃,但执行起来无疑步步惊心。 财政部长贝森特则从宏观视角剖析问题,列出美国经济的三大痛点:债务高企、通膨失控、制造业衰退。他的药方包括削减开支、重塑贸易体系、振兴中产阶级。与卢特尼克的激进不同,贝森特强调「循序渐进」,避免因大刀阔斧引发经济衰退。白宫经济顾问斯蒂芬・米兰也在 Bloomberg 采访中补充,美国作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手握谈判王牌,有能力逼迫对手低头。这份自信源于实力,但能否转化为胜局,还需看对手如何接招。 关税落地可能呈现两种路径: 一是对手妥协,降低对美关税,美国胜出,美股上扬; 二是针锋相对,川普被迫加码,短期双输,美股承压。 短期内,后者概率更高,毕竟全球博弈中鲜有人愿率先示弱。但长期看,凭借消费市场的筹码,美国或能逐步扭转贸易失衡。 美国联准会的迟缓反应与美股的未尽之底 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不仅影响贸易格局,还通过通膨与货币政策传导至资本市场。回顾 2020 年,新冠疫情引发的通膨飙升曾让美国联准会措手不及。起初,美国联准会坚信通膨是「暂时性」的,但到了 2021 年底,主席鲍威尔不得不向国会承认判断失误,宣布放弃「暂时性」一词,随后开启大幅加息周期。据彭博社资料(见图表 1),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在疫情初期飙升至 500 点以上,创下历史峰值,随后虽有所回落,但 2022 年俄乌冲突、2024 年川普关税政策等事件再度推高不确定性,指数至今徘徊在 200 点高位,远超 1995-2019 年平均水平。 美国联准会对关税影响的反应同样迟缓。过去数年,关税引发的供应链压力和物价上涨已显著推高通膨预期,但美国联准会更倾向于通过鸽派表态安抚市场。然而,这种安抚仅能带来美股的短暂反弹,而非趋势性反转。原因在于,市场最大的不确定性 —— 关税政策的方向与力度 —— 始终未解。从图表 1 看,经济 policy uncertainty 指数在「9/11 恐袭」「全球金融危机」「主权债务危机」等历史节点均伴随美股大幅调整,而当前的不确定性水平表明,美股大底或仍未到来。市场可能需等待关税政策明朗化,或更剧烈的巨集观冲击触发全面洗牌。 标普 500 的近期表现进一步印证了这一担忧。据彭博社和 MacroBond 资料,标普 500 自 2 月高点已下跌 7.8%,上周甚至一度跌幅达 10%。历史资料显示,若未来五个月内,标普 500 平均再跌至少 5%,美国经济很可能陷入衰退(图表 2 中黄线)。 反之,若标普 500 能在接下来 4 至 5 个月内收复失地,则有望避免经济下滑(图表 2 中黑线)。然而,这些资料仅为平均值,若经济真的进入衰退,美股可能下跌至少 20%。值得注意的是,市场情绪有时会放大波动,例如 2022 年...

查看原文
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非招揽或要约,也不提供投资、税务或法律咨询。详见声明了解更多风险披露。
  • 赞赏
  • 1
  • 分享
评论
0/400
GateUser-732dbc71vip
· 03-27 06:21
冲就完了💪
查看原文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io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