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虚拟资产牌照引发市场关注,国泰君安国际率先获批近日,国泰君安国际宣布获得香港虚拟资产牌照,引发了资本市场的强烈反应。该公司股价在消息公布后大幅上涨,一度涨幅超过80%。这一事件不仅推动了国泰君安国际的股价,还带动了整个券商板块的上涨。目前,持有香港虚拟资产相关牌照的上市公司数量较少,仅有4家,包括OSL、国泰君安国际、富途控股和向上融科。其中,港股上市公司主要为OSL和国泰君安国际,而美股市场则有富途控股和向上融科。根据公告,国泰君安国际获准将其"第1类证券交易牌照"升级为可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的牌照。服务范围包括提供直接虚拟资产交易服务、在交易过程中提供意见,以及发行和分销虚拟资产相关产品,如场外衍生品、结构化票据和代币化证券等。实际上,国泰君安国际早在2024年就开始在香港市场引入以虚拟资产现货ETF为基础的结构性产品,并获准开展虚拟资产交易平台介绍代理人业务。此次获得牌照升级,恰好契合了香港监管机构最新发布的"A-S-P-I-Re"监管路线图,被视为香港"虚拟资产国际枢纽"战略的实际落地。市场对国泰君安国际此次获牌反应强烈,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因素:1. 国泰君安国际背后有国有资本背景,市场认为其可能在政策、资金和资源获取方面具有先发优势。2. 作为首家中资背景券商获批提供全链条虚拟资产服务的机构,国泰君安国际在监管框架下具有"路径开创者"的象征意义。3. 国泰君安国际为沪港通标的,允许A股资金通过北向通道投资该股,这在A股券商、Web3和稳定币概念火热的背景下,吸引了大量资金追逐。然而,业内人士指出,虽然国泰君安国际是首家获批的中资券商,但并非唯一布局虚拟资产牌照的机构。多家香港本地券商已陆续完成第1号牌照的升级申请。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大部分券商并无自建交易所,而是主要通过在持牌平台设立综合账户接入交易服务。这种模式严格限制了客户范围,通常不接受内地居民交易。因此,虽然监管突破引发热议,但实际开放的虚拟资产服务仅面向少数海外投资人。对于国泰君安国际而言,如何将这项新业务转化为可持续营收仍面临挑战。目前,其主要依托某交易所提供的底层服务框架,包括交易撮合、资产托管、清算流程和链上资产管理等。这种"券商+交易所"的合作模式虽然实现了优势互补,但也可能带来潜在风险。例如,一旦合作的交易所扩大自营业务或遭遇技术故障、合规争议,高度绑定的合作结构可能导致风险敞口难以控制。此外,目前香港市场上获得相关牌照的合规平台数量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市场竞争活力和流动性。尽管如此,国泰君安国际获批香港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牌照,仍被视为传统券商向区块链技术融合迈出的重要一步。这一事件表明,香港正努力构建兼具合规性与活力的数字资产金融生态。市场也开始围绕"合规虚拟资产+金融基础设施"进行布局,如稳定币、代币化债券和链改券商等。然而,对于内地投资者而言,参与香港提供的加密资产服务仍面临诸多限制。目前,无论是国泰君安国际还是其他持牌机构,均明确禁止中国大陆身份投资者开户参与数字资产交易。未来,随着监管的逐步完善,内地合格投资者可能有机会通过监管认可的方式参与虚拟资产投资。
国泰君安国际获香港虚拟资产牌照 引发市场热议
香港虚拟资产牌照引发市场关注,国泰君安国际率先获批
近日,国泰君安国际宣布获得香港虚拟资产牌照,引发了资本市场的强烈反应。该公司股价在消息公布后大幅上涨,一度涨幅超过80%。这一事件不仅推动了国泰君安国际的股价,还带动了整个券商板块的上涨。
目前,持有香港虚拟资产相关牌照的上市公司数量较少,仅有4家,包括OSL、国泰君安国际、富途控股和向上融科。其中,港股上市公司主要为OSL和国泰君安国际,而美股市场则有富途控股和向上融科。
根据公告,国泰君安国际获准将其"第1类证券交易牌照"升级为可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的牌照。服务范围包括提供直接虚拟资产交易服务、在交易过程中提供意见,以及发行和分销虚拟资产相关产品,如场外衍生品、结构化票据和代币化证券等。
实际上,国泰君安国际早在2024年就开始在香港市场引入以虚拟资产现货ETF为基础的结构性产品,并获准开展虚拟资产交易平台介绍代理人业务。此次获得牌照升级,恰好契合了香港监管机构最新发布的"A-S-P-I-Re"监管路线图,被视为香港"虚拟资产国际枢纽"战略的实际落地。
市场对国泰君安国际此次获牌反应强烈,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因素:
国泰君安国际背后有国有资本背景,市场认为其可能在政策、资金和资源获取方面具有先发优势。
作为首家中资背景券商获批提供全链条虚拟资产服务的机构,国泰君安国际在监管框架下具有"路径开创者"的象征意义。
国泰君安国际为沪港通标的,允许A股资金通过北向通道投资该股,这在A股券商、Web3和稳定币概念火热的背景下,吸引了大量资金追逐。
然而,业内人士指出,虽然国泰君安国际是首家获批的中资券商,但并非唯一布局虚拟资产牌照的机构。多家香港本地券商已陆续完成第1号牌照的升级申请。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大部分券商并无自建交易所,而是主要通过在持牌平台设立综合账户接入交易服务。这种模式严格限制了客户范围,通常不接受内地居民交易。因此,虽然监管突破引发热议,但实际开放的虚拟资产服务仅面向少数海外投资人。
对于国泰君安国际而言,如何将这项新业务转化为可持续营收仍面临挑战。目前,其主要依托某交易所提供的底层服务框架,包括交易撮合、资产托管、清算流程和链上资产管理等。这种"券商+交易所"的合作模式虽然实现了优势互补,但也可能带来潜在风险。
例如,一旦合作的交易所扩大自营业务或遭遇技术故障、合规争议,高度绑定的合作结构可能导致风险敞口难以控制。此外,目前香港市场上获得相关牌照的合规平台数量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市场竞争活力和流动性。
尽管如此,国泰君安国际获批香港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牌照,仍被视为传统券商向区块链技术融合迈出的重要一步。这一事件表明,香港正努力构建兼具合规性与活力的数字资产金融生态。市场也开始围绕"合规虚拟资产+金融基础设施"进行布局,如稳定币、代币化债券和链改券商等。
然而,对于内地投资者而言,参与香港提供的加密资产服务仍面临诸多限制。目前,无论是国泰君安国际还是其他持牌机构,均明确禁止中国大陆身份投资者开户参与数字资产交易。未来,随着监管的逐步完善,内地合格投资者可能有机会通过监管认可的方式参与虚拟资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