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蓝,描绘你的无限可能!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动玩法
1. 在 Gate广场 发布原创内容(图片 / 视频 / 手绘 / 数字创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蓝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标题或正文必须包含标签: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内容中需附上一句对Gate的祝福或寄语(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办越好,蓝色永恒!”)。
4. 内容需为原创且符合社区规范,禁止抄袭或搬运。
🎁 奖励设置
一等奖(1名):Gate × Redbull 联名赛车拼装套装
二等奖(3名):Gate品牌卫衣
三等奖(5名):Gate品牌足球
备注:若无法邮寄,将统一替换为合约体验券:一等奖 $200、二等奖 $100、三等奖 $50。
🏆 评选规则
官方将综合以下维度评分:
创意表现(40%):主题契合度、创意独特性
内容质量(30%):画面精美度、叙述完整性
社区互动度(30%):点赞、评论及转发等数据
新加坡Web3监管收紧 全球数字金融新格局加速形成
新加坡Web3监管收紧后的生态重构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5月30日发布声明,要求未持牌的数字代币服务提供商在6月30日前停止所有业务,否则将面临刑事处罚。这一强硬举措标志着新加坡加密监管政策的重大转向,对整个亚洲Web3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新规的核心是"穿透式监管"逻辑,全面覆盖新加坡境内外业务。服务提供商都需要持牌,标志着MAS对本地Web3从业者的全面监管正式开启。MAS对"数字代币服务"的定义几乎涵盖所有数字资产业务环节,包括代币发行、托管服务、经纪撮合交易、转移支付服务、验证和治理服务等。
新加坡此举主要是为了捍卫国家金融声誉。数字代币服务的跨境匿名属性容易被用于洗钱、恐怖融资等非法活动。FTX事件和近期多起洗钱案件也成为政策收紧的直接导火索。新加坡希望通过严格监管,避免承担全球性的声誉和监管连带影响。
面对新规,Web3从业者迅速分化。一些小团队和初创企业感到难以承担高昂的合规成本,考虑搬离新加坡。但长期在新加坡的业内人士认为,这更多是对既有框架的明确和细化,而非剧烈转向。MAS的监管重点主要在支付代币和资本市场属性的代币,而实用型和治理型代币目前并不是核心监管对象。
当新加坡收紧监管,香港和迪拜几乎同时向加密企业抛出橄榄枝。香港立法会议员公开邀请新加坡加密企业迁移,并推出全球首个针对法币稳定币的全面监管框架。迪拜则以优惠的税收政策和独立的数字资产监管机构吸引全球目光。
然而,监管全球化趋势愈发明显,不可能有某个地区独立于全球环境只享受红利而不遵守规则。Web3和稳定币本质上是技术创新被主流金融体系吸纳的必然结果,整个世界仍在既有规则和信用基础上运转。
在这场监管变革中,稳定币和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RWA)正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稳定币市场五年增长超过1100%,跨境支付中的活跃度不断攀升。RWA市场规模也在快速增长,有望成为下一个万亿级市场。全球范围内,各国正在为数字货币"铸币权"展开激烈角逐。
在新的监管格局下,成功获得牌照的机构正逐步构建起竞争壁垒。目前仅有33家企业获得新加坡数字支付代币牌照,区域资金与机构正加速向这些合规企业集聚。一些本地机构已经搭建起完善的合规持牌体系,通过区块链方式构建下一代金融基础设施。
MetaComp作为MAS授权的大型支付机构,不仅持有跨境支付与DPT业务牌照,还构建了覆盖支付、证券、托管、衍生品等多领域的综合合规体系。这种本地化全面合规的路径,为新加坡展业提供了重要参考。
未来十年,随着各国监管深化,合规能力将成为行业分水岭。那些具备前置牌照、扎实支付网络与RWA发行结构的先行者,才有望在新一轮全球数字金融秩序中定义规则、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