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sensus 2025:香港Web3的政策与生态蜕变香港会展中心迎来近万名与会者,这标志着全球Web3行业顶级峰会Consensus首次在亚洲举办。选择香港作为举办地,不仅因为其作为金融创新试验田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其作为连接东西方价值流动的枢纽角色。从绿色债券的代币化到港元稳定币的监管沙盒,从实物资产(RWA)生态到去中心化人工智能,香港正通过政策创新推动Web3从技术实验阶段向与现实世界深度融合的方向发展。## 一、监管先行:有序探索Web3合规边界香港Web3生态的发展如同建造一座大厦,而可靠且适用的监管框架就是其坚实的地基。自2022年底政策宣言发布以来,香港不断审视和完善其监管制度,旨在促进虚拟资产生态在安全合规的前提下自主发展。通过制定涵盖虚拟资产交易所、稳定币发行者、托管服务商和场外交易活动的全面监管框架,香港为金融市场的价值互通和长期创新铺平了道路。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香港虚拟资产市场的可信度,也持续吸引着资本和企业的流入。截至2024年底,仅香港数码港就已汇聚近300家Web3企业,累计融资规模超过4亿港元。然而,全球Web3格局在过去两年已发生巨大变化。美国加密监管态势明显向好,此前持续多年的高压处罚监管模式正在消退,新加坡、迪拜等地区也持续释放加密友好信号。在全球Web3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香港需要重新定位自身优势。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在Consensus大会上强调,"塑造未来金融格局的第二个趋势是将Web3创新融入实体经济。"尽管加密资产市场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规模占比不到1%,但其快速扩张速度以及与主流金融资产相关性的不断提高,使得其风险已不容忽视。香港与美国在许多时间节点上的策略看似不同,实则目标一致:在保持创新活力的同时,防范这类新兴资产可能带来的潜在金融风险。## 二、港元稳定币:香港的"金融"野心稳定币成为本次Consensus大会的热门话题,也是近两年来香港持续关注和投入的重点领域。多家金融机构正计划在新监管制度下申请牌照,发行与港元挂钩的稳定币。尽管目前无法确定港元稳定币在美元稳定币主导的市场中最终能占据多大份额,但对香港而言,发展港元稳定币是把握Web3发展主动权和抢占未来金融先机的必然选择。稳定币不仅是构建法币与加密货币连接通道的基础设施,也是连接传统金融与加密世界的核心纽带,并有望成为广泛接受的支付工具。通过机制创新(如生息稳定币)和应用创新(如RWA),港元稳定币有望避免与美元稳定币直接竞争,吸引更多元的机构与用户参与。值得注意的是,港元稳定币与数码港元虽然短期内可能存在潜在竞争,但未来有望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 三、RWA代币化:从概念到千亿市场的裂变实物资产(RWA)代币化成为本届Consensus的最热门概念。传统金融巨头普遍认为,RWA代币化不是趋势,而是必然。香港正积极拥抱这一浪潮,推动RWA代币化及数码货币生态建设,并考虑推动黄金代币化。然而,现阶段代币化叙事的主动权并不在Web3,而更多取决于传统机构是否有足够动力将手中资产上链和代币化。随着美国华尔街加速布局代币化市场,香港需要更多有资源、有资产的机构主动参与代币化创新,以在变革中占据主动地位。短期内,香港应聚焦最适合代币化的标准化金融资产,并充分发挥其作为国际金融、贸易与航运中心的地理和制度优势,重点关注贸易与跨境相关场景中的代币化应用,快速扩大香港RWA代币化市场规模。## 四、ETF与OTC:资金通道的"明暗交锋"2024年,香港推出虚拟资产现货ETF成为Web3发展的另一关键举措。截至2024年底,香港比特币现货ETF总资管规模已超过30亿港元,占香港ETF市场总体量的0.66%。与美国相比,香港虚拟资产现货ETF的主要优势在于支持实物申赎和率先推出以太坊现货ETF。除ETF通道外,香港还逐步形成了"持牌交易所-合规OTC-银行"的三层资金网络。目前香港OTC市场每年处理的交易量高达近百亿美元,不仅吸引全球年轻投资者,对中高年龄段的参与者同样具有吸引力。香港正考虑将OTC纳入监管范畴。虽然短期内可能影响交易活跃度,但长期来看可以帮助吸引更多合规资金涌入,同时为香港在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之外,增加另一条资金自由流动的通道。未来,安全且合规的OTC市场不仅能帮助香港改善市场流动性,还可能成为加密市场和Web3生态连接现实流动性市场的重要渠道。
Consensus香港回顾:Web3政策创新与生态蝶变
Consensus 2025:香港Web3的政策与生态蜕变
香港会展中心迎来近万名与会者,这标志着全球Web3行业顶级峰会Consensus首次在亚洲举办。选择香港作为举办地,不仅因为其作为金融创新试验田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其作为连接东西方价值流动的枢纽角色。从绿色债券的代币化到港元稳定币的监管沙盒,从实物资产(RWA)生态到去中心化人工智能,香港正通过政策创新推动Web3从技术实验阶段向与现实世界深度融合的方向发展。
一、监管先行:有序探索Web3合规边界
香港Web3生态的发展如同建造一座大厦,而可靠且适用的监管框架就是其坚实的地基。自2022年底政策宣言发布以来,香港不断审视和完善其监管制度,旨在促进虚拟资产生态在安全合规的前提下自主发展。通过制定涵盖虚拟资产交易所、稳定币发行者、托管服务商和场外交易活动的全面监管框架,香港为金融市场的价值互通和长期创新铺平了道路。
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香港虚拟资产市场的可信度,也持续吸引着资本和企业的流入。截至2024年底,仅香港数码港就已汇聚近300家Web3企业,累计融资规模超过4亿港元。
然而,全球Web3格局在过去两年已发生巨大变化。美国加密监管态势明显向好,此前持续多年的高压处罚监管模式正在消退,新加坡、迪拜等地区也持续释放加密友好信号。在全球Web3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香港需要重新定位自身优势。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在Consensus大会上强调,"塑造未来金融格局的第二个趋势是将Web3创新融入实体经济。"
尽管加密资产市场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规模占比不到1%,但其快速扩张速度以及与主流金融资产相关性的不断提高,使得其风险已不容忽视。香港与美国在许多时间节点上的策略看似不同,实则目标一致:在保持创新活力的同时,防范这类新兴资产可能带来的潜在金融风险。
二、港元稳定币:香港的"金融"野心
稳定币成为本次Consensus大会的热门话题,也是近两年来香港持续关注和投入的重点领域。多家金融机构正计划在新监管制度下申请牌照,发行与港元挂钩的稳定币。
尽管目前无法确定港元稳定币在美元稳定币主导的市场中最终能占据多大份额,但对香港而言,发展港元稳定币是把握Web3发展主动权和抢占未来金融先机的必然选择。稳定币不仅是构建法币与加密货币连接通道的基础设施,也是连接传统金融与加密世界的核心纽带,并有望成为广泛接受的支付工具。
通过机制创新(如生息稳定币)和应用创新(如RWA),港元稳定币有望避免与美元稳定币直接竞争,吸引更多元的机构与用户参与。值得注意的是,港元稳定币与数码港元虽然短期内可能存在潜在竞争,但未来有望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
三、RWA代币化:从概念到千亿市场的裂变
实物资产(RWA)代币化成为本届Consensus的最热门概念。传统金融巨头普遍认为,RWA代币化不是趋势,而是必然。香港正积极拥抱这一浪潮,推动RWA代币化及数码货币生态建设,并考虑推动黄金代币化。
然而,现阶段代币化叙事的主动权并不在Web3,而更多取决于传统机构是否有足够动力将手中资产上链和代币化。随着美国华尔街加速布局代币化市场,香港需要更多有资源、有资产的机构主动参与代币化创新,以在变革中占据主动地位。
短期内,香港应聚焦最适合代币化的标准化金融资产,并充分发挥其作为国际金融、贸易与航运中心的地理和制度优势,重点关注贸易与跨境相关场景中的代币化应用,快速扩大香港RWA代币化市场规模。
四、ETF与OTC:资金通道的"明暗交锋"
2024年,香港推出虚拟资产现货ETF成为Web3发展的另一关键举措。截至2024年底,香港比特币现货ETF总资管规模已超过30亿港元,占香港ETF市场总体量的0.66%。与美国相比,香港虚拟资产现货ETF的主要优势在于支持实物申赎和率先推出以太坊现货ETF。
除ETF通道外,香港还逐步形成了"持牌交易所-合规OTC-银行"的三层资金网络。目前香港OTC市场每年处理的交易量高达近百亿美元,不仅吸引全球年轻投资者,对中高年龄段的参与者同样具有吸引力。
香港正考虑将OTC纳入监管范畴。虽然短期内可能影响交易活跃度,但长期来看可以帮助吸引更多合规资金涌入,同时为香港在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之外,增加另一条资金自由流动的通道。未来,安全且合规的OTC市场不仅能帮助香港改善市场流动性,还可能成为加密市场和Web3生态连接现实流动性市场的重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