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密市場普遍下跌的背景下,Hyperliquid 協議憑借其獨特的盈利機制和高交易量逆勢增長。本文源自 MarsBit 所著文章,由 PANews 整理、編譯及撰稿。 (前情提要:Hyperliquid上線智能合約鏈HyperEVM,$HYPE可作Gas代幣、價格短時暴漲6% ) (背景補充:致Hyperliquid團隊的信:你們做了一款很好的產品,但可以更棒 ) 最近,加密市場持續下跌,各大協議的 TVL(總鎖倉量)紛紛下滑。然而,在這一片低迷中,有一個協議卻逆勢而上,不降反增,那就是 Hyperliquid。 憑藉獨特的盈利機制和強勁的交易量,其代幣 HYPE 不僅在下跌行情中保持韌性,還在短短 24 小時內收穫了 219 萬美金的協議收入,7 天收入更是 超越了 Pumpfun,位列全網收入榜第七。 是什麼讓 Hyperliquid 在加密寒冬中獨領風騷?它如何打破行業魔咒,實現收入與市值的雙增長?讓我們一起深入探索這一現象背後的驅動力。 高效能 Layer1- 完全鏈上訂單簿永續交易所 Hyperliquid DEX Hyperliquid 的核心產品是其永續合約 DEX,它使交易者能夠獲得 BTC、ETH、SOL 和其他資產的高達 50 倍槓桿。它具有完全鏈上訂單簿和零 gas 費。與支援廣泛去中心化應用程式 (DApp) 的 Solana 不同,Hyperliquid 的 layer-1 專為優化 DeFi 交易效率而構建。 截至 2025 年 2 月 28 日,Hyperliquid(HYPE)以 24 小時協議收入 219 萬美元排名協議第七、7 天累計 1261 萬美元的表現,不僅超越 Pumpfun 等新興協議,更在去中心化永續合約賽道建立起絕對統治地位。 收入結構的多維創新 Hyperliquid 的收入來源突破傳統 DEX 依賴交易手續費的單一模式,形成三級火箭模型: 衍生品交易費(佔收入 70%+):永續合約 0.01%-0.035% 的階梯費率體系,結合日均百億美元交易量,構成收入基本盤; 現貨拍賣收入:通過 HIP-1 代幣荷蘭拍賣機制,單專案上架費達 30-50 萬美元,年化收入潛力超 1.4 億美元; 跨鏈橋接與生態服務費:隨著 HyperEVM 上線,Gas 費(以 HYPE 支付)及智慧合約服務費將成為新增長極。 其核心資料指標展現出與傳統 DEX 截然不同的增長邏輯: 1. 交易規模與效率的顛覆性突破 日交易量穩定在 90 億美元級別,峰值突破 100 億美元,這一資料已達到幣安永續合約交易量的 6%-10%,遠超同類去中心化平臺(如 dYdX、GMX 等)。 TVL/ 收入比僅為 50.6(TVL 6.38 億美元 vs 7 天收入 1261 萬美元),顯著優於 Uniswap(184.9)和 Raydium(12.7)。頂級 DEX Uniswap 在同一時期的收入為 2280 萬美元,但其更高的 TVL 凸顯了 Hyperliquid 的利潤率,這充分證明其資金利用率達到行業頂尖水平。 代幣經濟學:構建價值捕獲的永動機 HYPE 的代幣模型設計,開創性地將協議收入與代幣價值直接掛鉤: 通縮引擎的三重驅動 100% 收入回購銷燬:平臺將衍生品交易費、現貨拍賣收入的 70% 以上用於市場回購 HYPE 並銷燬。按當前收入水平測算,年化銷燬量可達 1.5 億枚,佔流通量的 21.4%; 質押通縮機制:驗證者需質押 HYPE 參與共識,當前質押 APY 達 18.9%,吸引超過 31% 流通量鎖定; 代幣實用場景擴張:HyperEVM 上線後,HYPE 成為跨鏈 Gas 支付、智慧合約部署的必需代幣,需求端新增開發者和使用者雙重驅動力。 代幣分配的時間博弈 解鎖風險可控性:團隊代幣(23.8%)鎖定至 2025 年 12 月,且採用線性釋放(24 個月),相比同類項目(如 dYdX 團隊立即解鎖)更保守; 社群激勵儲備:38.9% 的代幣用於生態建設,通過交易量挖礦、開發者激勵等方式持續吸引外部流動性。資料顯示,每 1 美元激勵可撬動 5.3 美元 TVL 增長。 估值模型構建:多維視角下的價值重估 1. 相對估值法(同業對比) HYPE 當前 67 億美元的流通市值,對應 PS 5.8 處於行業低位,考慮到其收入增速是同行 3-4 倍,PEG 比率僅為 0.27,總體來看確實低估。 2. DCF 模型測算 關鍵假設: 未來 3 年收入複合增速 55%(保守估計) 質押收益率維持 15% 以上吸引長期持有者 HyperEVM 生態貢獻 25% 以上新增收入 貼現結果: 2025 年末合理估值:$48.2(+130%) 2026 年目標價:$79.5(PEG 迴歸行業均值 0.8) 3. 鏈上價值捕獲係數(VCC) 引入 TVL/(MC/TVL) 指標測算: HYPE VCC=6.38/(69/6.38)=0.59 行業均值 = 0.31 該資料表明,每 1 美元 TVL 在 Hyperliquid 生態創造的價值是行業平均的 1.9 倍。 風險因素與市場誤判 1. 對「中心化質疑」的再審視 Hyperliquid 的原生代幣 HYPE 於 2024 年 11 月通過空投推出,覆蓋 94,000 個唯一地址。這一分配在第一天就推動了 20 億美元的市值,表明社群採用率很高。 然而,鏈上資料顯示,團隊控制著 78% 的質押量。 雖然節點集中度引發爭議,但需注意: 驗證者委員會採用動態輪換制,每 epoch(約 4 小時)隨機更換 1/3 節點; 開源程式分階段推進,RustVM 核心程式碼已通過 CertiK 審計。 2. 競爭格局的深層壁壘 流動性護城河:每日 90 億美元交易量形成的網路效應,使競爭對手需至少投入 18 億美元進行吸血鬼攻擊(按 0.2% 激勵測算),而 HYPE 的回購機制可瞬時抵消 30% 以上衝擊; 開發者遷移成本:HyperEVM...
231k 帖子
199k 帖子
147k 帖子
80k 帖子
66k 帖子
64k 帖子
61k 帖子
58k 帖子
52k 帖子
51k 帖子
週收入超越Pumpfun,如何對Hyperliquid(HYPE)進行估值?
在加密市場普遍下跌的背景下,Hyperliquid 協議憑借其獨特的盈利機制和高交易量逆勢增長。本文源自 MarsBit 所著文章,由 PANews 整理、編譯及撰稿。 (前情提要:Hyperliquid上線智能合約鏈HyperEVM,$HYPE可作Gas代幣、價格短時暴漲6% ) (背景補充:致Hyperliquid團隊的信:你們做了一款很好的產品,但可以更棒 ) 最近,加密市場持續下跌,各大協議的 TVL(總鎖倉量)紛紛下滑。然而,在這一片低迷中,有一個協議卻逆勢而上,不降反增,那就是 Hyperliquid。 憑藉獨特的盈利機制和強勁的交易量,其代幣 HYPE 不僅在下跌行情中保持韌性,還在短短 24 小時內收穫了 219 萬美金的協議收入,7 天收入更是 超越了 Pumpfun,位列全網收入榜第七。 是什麼讓 Hyperliquid 在加密寒冬中獨領風騷?它如何打破行業魔咒,實現收入與市值的雙增長?讓我們一起深入探索這一現象背後的驅動力。 高效能 Layer1- 完全鏈上訂單簿永續交易所 Hyperliquid DEX Hyperliquid 的核心產品是其永續合約 DEX,它使交易者能夠獲得 BTC、ETH、SOL 和其他資產的高達 50 倍槓桿。它具有完全鏈上訂單簿和零 gas 費。與支援廣泛去中心化應用程式 (DApp) 的 Solana 不同,Hyperliquid 的 layer-1 專為優化 DeFi 交易效率而構建。 截至 2025 年 2 月 28 日,Hyperliquid(HYPE)以 24 小時協議收入 219 萬美元排名協議第七、7 天累計 1261 萬美元的表現,不僅超越 Pumpfun 等新興協議,更在去中心化永續合約賽道建立起絕對統治地位。 收入結構的多維創新 Hyperliquid 的收入來源突破傳統 DEX 依賴交易手續費的單一模式,形成三級火箭模型: 衍生品交易費(佔收入 70%+):永續合約 0.01%-0.035% 的階梯費率體系,結合日均百億美元交易量,構成收入基本盤; 現貨拍賣收入:通過 HIP-1 代幣荷蘭拍賣機制,單專案上架費達 30-50 萬美元,年化收入潛力超 1.4 億美元; 跨鏈橋接與生態服務費:隨著 HyperEVM 上線,Gas 費(以 HYPE 支付)及智慧合約服務費將成為新增長極。 其核心資料指標展現出與傳統 DEX 截然不同的增長邏輯: 1. 交易規模與效率的顛覆性突破 日交易量穩定在 90 億美元級別,峰值突破 100 億美元,這一資料已達到幣安永續合約交易量的 6%-10%,遠超同類去中心化平臺(如 dYdX、GMX 等)。 TVL/ 收入比僅為 50.6(TVL 6.38 億美元 vs 7 天收入 1261 萬美元),顯著優於 Uniswap(184.9)和 Raydium(12.7)。頂級 DEX Uniswap 在同一時期的收入為 2280 萬美元,但其更高的 TVL 凸顯了 Hyperliquid 的利潤率,這充分證明其資金利用率達到行業頂尖水平。 代幣經濟學:構建價值捕獲的永動機 HYPE 的代幣模型設計,開創性地將協議收入與代幣價值直接掛鉤: 通縮引擎的三重驅動 100% 收入回購銷燬:平臺將衍生品交易費、現貨拍賣收入的 70% 以上用於市場回購 HYPE 並銷燬。按當前收入水平測算,年化銷燬量可達 1.5 億枚,佔流通量的 21.4%; 質押通縮機制:驗證者需質押 HYPE 參與共識,當前質押 APY 達 18.9%,吸引超過 31% 流通量鎖定; 代幣實用場景擴張:HyperEVM 上線後,HYPE 成為跨鏈 Gas 支付、智慧合約部署的必需代幣,需求端新增開發者和使用者雙重驅動力。 代幣分配的時間博弈 解鎖風險可控性:團隊代幣(23.8%)鎖定至 2025 年 12 月,且採用線性釋放(24 個月),相比同類項目(如 dYdX 團隊立即解鎖)更保守; 社群激勵儲備:38.9% 的代幣用於生態建設,通過交易量挖礦、開發者激勵等方式持續吸引外部流動性。資料顯示,每 1 美元激勵可撬動 5.3 美元 TVL 增長。 估值模型構建:多維視角下的價值重估 1. 相對估值法(同業對比) HYPE 當前 67 億美元的流通市值,對應 PS 5.8 處於行業低位,考慮到其收入增速是同行 3-4 倍,PEG 比率僅為 0.27,總體來看確實低估。 2. DCF 模型測算 關鍵假設: 未來 3 年收入複合增速 55%(保守估計) 質押收益率維持 15% 以上吸引長期持有者 HyperEVM 生態貢獻 25% 以上新增收入 貼現結果: 2025 年末合理估值:$48.2(+130%) 2026 年目標價:$79.5(PEG 迴歸行業均值 0.8) 3. 鏈上價值捕獲係數(VCC) 引入 TVL/(MC/TVL) 指標測算: HYPE VCC=6.38/(69/6.38)=0.59 行業均值 = 0.31 該資料表明,每 1 美元 TVL 在 Hyperliquid 生態創造的價值是行業平均的 1.9 倍。 風險因素與市場誤判 1. 對「中心化質疑」的再審視 Hyperliquid 的原生代幣 HYPE 於 2024 年 11 月通過空投推出,覆蓋 94,000 個唯一地址。這一分配在第一天就推動了 20 億美元的市值,表明社群採用率很高。 然而,鏈上資料顯示,團隊控制著 78% 的質押量。 雖然節點集中度引發爭議,但需注意: 驗證者委員會採用動態輪換制,每 epoch(約 4 小時)隨機更換 1/3 節點; 開源程式分階段推進,RustVM 核心程式碼已通過 CertiK 審計。 2. 競爭格局的深層壁壘 流動性護城河:每日 90 億美元交易量形成的網路效應,使競爭對手需至少投入 18 億美元進行吸血鬼攻擊(按 0.2% 激勵測算),而 HYPE 的回購機制可瞬時抵消 30% 以上衝擊; 開發者遷移成本:HyperEV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