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有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大的牛市調節劑

全球支付巨頭SWIFT——每年處理超過150萬億美元交易的機構——剛剛正式進入區塊鏈實時測試階段。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兩個突出的名字是瑞波幣的XRP和Hedera的HBAR。

這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實驗,更是一個明確的信號,顯示出傳統金融系統正在強勁轉向區塊鏈和數字資產。作爲國際支付中SWIFT的核心角色,任何整合都可能爲所選的幣種帶來巨大的需求推動。

爲什麼XRP和HBAR成爲SWIFT的關注焦點?

1. 技術角度

瑞波幣:

HBAR:

![](http://img-cdn.gateio.im/social/moments-e0b2de0bd9d1b9a260a4a7cd8ce95299019283746574839201

) 2. 實際角度

SWIFT 目前每年處理超過 150 萬億美元的交易,這個巨大的數字要求任何選擇的區塊鏈解決方案都必須確保穩定性、高處理速度和極低的成本。這正是 XRP 和 HBAR 都能夠滿足的標準。

在實際操作中,XRP 已證明其適用性,因爲許多銀行和金融服務提供商在國際支付系統中進行了試驗,使其成爲跨境流動性和轉帳場景的自然選擇。

與此同時,HBAR通過全球董事會建立了信譽,該董事會由Google、IBM、波音、野村、標準銀行、新韓、LG、育碧等頂級企業組成,提供了在組織規模上實施所需的信任和企業實力。此外,這兩個項目在合法性和透明度方面都高於許多其他山寨幣,使它們成爲SWIFT在向區塊鏈技術轉型過程中值得考慮的有力候選者。

3. SWIFT的戰略角度

SWIFT不僅僅停留在集成加密貨幣以提高匯款速度,還追求更全面的戰略。

首先,該網路需要一個解決方案,以確保全球流動性——這是XRP可以通過在跨境交易中充當橋接中介的能力來解決的問題。

與此同時,SWIFT也致力於爲傳統資產如債券、股票、基金憑證、CBDC或穩定幣構建代幣化基礎設施,而這正是HBAR表現出色、具有高性能和企業導向的領域。

重要的是,SWIFT正在主動結合像XRP和HBAR這樣的強大網路,以增強其生態系統,而不是讓區塊鏈威脅到其在國際支付中的獨佔地位,從而在數字技術時代維持其在全球金融中的核心角色。

對XRP和HBAR市場及價格的潛在影響

這一舉措對市場和XRP與HBAR的價值產生的潛在影響非常顯著。如果每年SWIFT處理的150萬億美元總交易量中僅有1%被部署在區塊鏈平台上,那麼這個數字大約相當於1.5萬億美元——超過目前整個加密貨幣市場的市值。這意味着對XRP所承擔的全球流動性###和HBAR所提供的技術基礎設施(的需求將大幅增加,爲這兩種資產帶來長期的購買壓力。

在短期內,SWIFT 測試區塊鏈的消息足以讓 XRP 和 HBAR 進入機構投資者的視野,推動新的興趣和期望。但更重要的是,在中長期,如果 SWIFT 正式選擇其中一枚或甚至兩枚硬幣作爲實施路線圖的一部分,那麼這完全有可能成爲加密市場下一輪牛市的一個重要催化劑。

未來的場景

SWIFT在區塊鏈領域的參與爲XRP和HBAR的未來開闢了多種不同的場景:

  • XRP勝出 – 如果SWIFT優先考慮即時支付解決方案和流動性管理,那麼XRP將成爲系統中的中心貨幣,充當跨境交易的“橋接”。這將鞏固XRP作爲與全球銀行和支付行業直接關聯的代幣的地位。
  • HBAR引領 – 如果SWIFT重視可擴展性、巨大的處理速度和代幣化基礎設施,HBAR可能成爲“新金融互聯網”的支柱,在這裏傳統資產和數字資產共存,能夠在區塊鏈上無縫交易。
  • 混合模型 – 這被視爲可能性最高的場景:XRP 和 HBAR 並行。XRP 承擔支付和流動性功能,而 HBAR 提供代幣化和企業治理平台。這種組合模型不僅反映了全球金融系統的多樣化需求,還帶來了比依賴單一網路更大的穩定性和靈活性。

實際上,SWIFT進行區塊鏈試驗的事實標志着全球金融數字化進程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無論是XRP還是HBAR佔據主導地位,或者兩者都被應用,整體情景仍然是巨額資金可能在未來幾年流入加密市場。

對於投資者來說,這不僅是技術上的一步,還也是一個長期的戰略機會。如果SWIFT大規模部署區塊鏈,XRP和HBAR完全有可能成爲全球數字金融體系中的兩個核心資產,它們的市場價值將增長,以反映這一角色。

艾瑪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