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幣圈合約的根源:不止是“暴富夢”,還有現實的無奈



圈子裏從不缺造富神話:“涼兮”在519做空狂賺兩千萬,即便後來境遇起伏,也成了標志性符號;留美高中生、做空Luna的女大學生、“比特皇”、從一萬做到五千萬的“馬得水”……這些名字和故事像磁石,吸引着無數人想復刻傳奇。

可真相是,合約玩家中能穩定盈利的不到千分之一。我也有過短期翻倍、百倍的經歷,但這對長期資產增值毫無意義。很多人總覺得“本金少,只能靠合約博一把”,卻不知這恰恰是虧損的開端。

更深層的原因,藏在現實的無奈裏:經濟不景氣、階層固化,普通人想擠入金融行業,常被高學歷門檻擋在門外;股市的復雜與限制,更是“懂的都懂”。於是,幣圈成了寄托——拿出一年收入,熊市買、牛市賣,運氣好一個週期賺10倍,就相當於打工十年。在幣圈待久了,甚至有人覺得“十倍不夠看,要百倍千倍才叫自由”,卻忘了一輪十倍已是難得的成績。

這市場之所以讓人覺得“好賺錢”,關鍵在兩點:波動率和資金量。

有大幾百萬本金的,做好資產配置就能穩賺;但來幣圈的,大多是想靠波動率翻身的普通人。比如拿兩萬塊布局山寨幣龍頭,虧最多虧兩萬,賺卻可能到十萬——高波動帶來的高盈虧比,正是吸引力所在,而且選對領域龍頭,歸零概率極低。

另一個關鍵是“對手盤太弱”。太多人急着發財、沉不住氣,這時沉着理性的人自然更容易勝出。比對手多一分冷靜、多一點耐心,或更快獲取消息、更有紀律性,就能在博弈中佔據優勢。反之,若只是被暴富故事吸引而來,最終只會成爲別人的“提款機”。

畢竟在其他行業,比別人強一點可能只多賺點工資;但在幣圈,這種“強一點”能讓別人的錢持續流入你的口袋,幫你積累第一桶金。

當然,財富自由從來不是易事,得從三個維度考量:原始本金、個人能力、時間。

- 本金1-3萬,一輪牛市運氣好賺50倍能到150萬,運氣差可能只賺5萬,往往需要兩輪牛市才有機會自由;

- 本金20-30萬,一輪下來可能從100萬到1500萬,這一檔次的人更容易實現目標。

也有厲害的交易員,靠成熟系統在牛熊都能盈利,靠波動慢慢積累。但無論哪種,若本金和能力都欠缺,就只能靠時間熬;若時間不等人,就得靠本金和能力補。

說到底,任何行業的財富自由都難,只是幣圈機會更多、波動更大——它像一個放大器,能讓“比別人強一點”的優勢,在短時間內爆發出驚人的能量。但別忘了,放大器的另一面,是風險的同比例放大。 #美联储终止新型活动监管#
BTC-1.06%
ETH-1.41%
查看原文
post-image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1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狂暴之翼闪击vip
· 20小時前
大佬思维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