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爲偶像應援 · Gate送你直達 Token of Love! 🎶
家人們,現在在Gate廣場爲 打 Token of Love CALL,20 張音樂節門票等你來瓜分!🔥
泫雅 / SUECO / DJ KAKA / CLICK#15 —— 你最期待誰?快來一起應援吧!
📌 參與方式(任選,參與越多中獎幾率越高!)
1️⃣ 本帖互動
點讚 & 轉發本帖 + 投票你最愛的藝人
評論區打出 “我在 Gate 廣場爲 Token of Love 打 Call !”
2️⃣ 廣場發帖爲 TA 打 Call
帶上 #歌手名字# + #TokenOfLove#
發帖內容任選:
🎵 最想現場聽到的歌 + 心情宣言
📣 應援口號(例:泫雅女王衝鴨!Gate廣場全員打 Call!)
😎 自制表情包/海報/短視頻(加分項,更容易中獎!)
3️⃣ 推特 / 小紅書發帖打 Call
同樣帶上 #歌手名字# + #TokenOfLove#
內容同上,記得回鏈到表單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008
🎟️ 獎勵安排
廣場優質發帖用戶:8張門票
廣場幸運互動用戶:2張門票
Twitter 優質發帖用戶:5張門票
小紅書優質發帖用戶:5張門票
📌 優質帖文將根據文章豐富度、熱度、創意度綜合評分,禁止小號水貼,原創發帖更易獲獎!
🕒 8
Labubu與NFT的相似命運:從全球熱潮到潛在泡沫
Labubu與NFT:潮流玩具與虛擬資產的相似之處
Labubu是一款由香港藝術家於2015年創作的虛構IP角色,屬於某玩具公司旗下系列。其設計融合了北歐神話的暗黑精靈元素與東方審美,形成獨特的"醜萌"風格,顛覆了傳統玩具的甜美範式。
最初作爲繪本角色小衆傳播,2019年與玩具公司合作推出盲盒後,迅速從藝術圈躍升爲全球現象級潮玩IP。
2024年4月,某知名女團成員在社交媒體上展示Labubu玩偶,稱其爲"我的寶貝",引發東南亞搶購熱潮,泰國市場價格漲幅達7倍。隨後多位國際明星將Labubu掛在奢侈品包上,推動其從玩具升格爲"奢侈品配飾",開啓了新一輪炒作,引發全球追捧,市場價格被炒高數倍。
6月10日,全球唯一一只初代薄荷色Labubu在某拍賣會上以108萬元成交,推動相關公司股價創下歷史新高,一年內漲幅近10倍,公司創始人也成爲某省首富。
這一現象令人聯想到幾年前同樣火爆全球的NFT。兩者都經歷了名人效應引領、拍賣會高價成交、全民熱炒等階段。深入分析可發現,Labubu與NFT在精神內核上頗爲相似:
然而,這種相似性也引發了一個問題:Labubu是否會重蹈NFT的覆轍?經歷火爆市場炒作後,最終回歸平靜甚至泡沫破裂。畢竟當年價值上百萬的NFT頭像,如今已跌去90%的價值。
回顧該玩具公司其他經典IP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看到一些端倪。例如,公司首個爆款IP通過與奢侈品、潮牌跨界合作制造稀缺性,部分聯名款單價超萬元,二手市場溢價300%。但新系列熱度週期縮短至6-12個月,部分款式價格較高峯腰斬。另一款IP因供應量激增,轉售價半年內下跌40%。
雖然沒有該公司所有IP的價格波動數據,但一些代表性IP在經歷市場炒作後普遍回歸平靜,價格出現明顯回撤,這一點與NFT市場頗爲相似。
目前,原價599元的Labubu在二手市場已被炒至近1.5萬元。這讓人想起十多年前火爆的另一款潮玩積木熊,當時某奢侈品牌的聯名款拍出22萬元高價,但現在多數型號僅剩原價的30%-50%。Labubu能否逃過這樣的命運?
歷史似乎已給出答案。再絢爛的敘事終有破滅之日,目前唯一例外的可能只有比特幣。況且,Labubu的稀缺性僅通過官方描述塑造,而NFT天然具備技術上無法打破、無法人爲幹預的絕對稀缺性。從這個角度看,NFT與Labubu的結合或許更值得探討,但那又是另一個話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