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獨家活動: #PUBLIC创作大赛# 正式開啓!
參與 Gate Launchpool 第 297 期 — PublicAI (PUBLIC),並在 Gate廣場發布你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4,000 枚 $PUBLIC 獎勵池!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18日 10:00 – 2025年8月22日 16:00 (UTC)
📌 參與方式
在 Gate廣場發布與 PublicAI (PUBLIC) 或當前 Launchpool 活動相關的原創內容
內容需不少於 100 字(可爲分析、教程、創意圖文、測評等)
添加話題: #PUBLIC创作大赛#
帖子需附帶 Launchpool 參與截圖(如質押記錄、領取頁面等)
🏆 獎勵設置(總計 4,000 枚 $PUBLIC)
🥇 一等獎(1名):1,500 $PUBLIC
🥈 二等獎(3名):每人 500 $PUBLIC
🥉 三等獎(5名):每人 200 $PUBLIC
📋 評選標準
內容質量(相關性、清晰度、創意性)
互動熱度(點讚、評論)
含有 Launchpool 參與截圖的帖子將優先考慮
📄 注意事項
所有內容須爲原創,嚴禁抄襲或虛假互動
獲獎用戶需完成 Gate廣場實名認證
Gate 保留本次活動的最終解釋權
燦谷CEO解讀:從挖礦到綠電 構建全球Web3算力生態
從汽車金融到全球礦企:燦谷CEO解析Web 3.0算力生態戰略
核心觀點
• 相比單純持幣,以挖礦作爲Web 3.0入場策略具有三大優勢:較強的抗波動能力、穩定的現金流韌性、以及資產的協同增值潛力。
• 燦谷將挖礦視爲起點而非終點,旨在通過挖礦積累電力資源管理能力,爲企業長期發展奠定基礎。
• 傳統企業進入Web 3.0本質上是用實體資源換取鏈上價值錨定,需在技術創新、合規建設和經濟模型優化三方面取得突破,才能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
燦谷的華麗轉身
燦谷曾是中國汽車金融領域的重要參與者,2018年成功在紐交所上市。然而,面對傳統業務增長瓶頸,公司需要尋找新的增長引擎。2024年11月,燦谷果斷進軍加密領域,全面轉型爲比特幣礦企,業務迅速拓展至北美、中東、南美和東非等地區。
2025年7月23日,燦谷宣布任命了具備數字資產基礎設施、金融與能源投資等專業背景的新一屆董事會與高管團隊,正式完成向比特幣礦企的全面轉型。新任CEO Paul Yu表示,燦谷僅用9個月就將算力從零提升至全球第二的50 EH/s,展現出高效的執行力。
Paul Yu指出,燦谷轉型成功的關鍵在於對市場時機的精準判斷。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比特幣挖礦收入達6.53億元,季度總收入6.68億元,同比增長超過400%,徹底扭轉了汽車業務的萎縮困局。
燦谷的全球算力生態布局
相比主流美股公司普遍選擇的"購幣持有"策略,燦谷選擇了"挖礦生產"這一賽道。Paul Yu認爲,以挖礦作爲進入Web 3.0的戰略路徑具備三重優勢:抗波動能力、現金流韌性和資產協同增值。
燦谷的未來發展路徑分爲三個階段:
短期目標:通過提升運營效率釋放50 EH/s的算力價值,包括提高運營效率、升級機器等,並通過選擇性並購低電價礦場,降低單枚BTC成本。
中期戰略:構建"能源+算力"雙輪驅動。在可再生能源富集區試點"綠電+儲能"項目,使部分礦場電力成本趨近於零,並將富餘電力轉化爲收入來源。同時,復用礦場設施爲AI企業提供HPC(高性能計算)服務,開闢第二增長曲線。
長期定位:成爲彈性算力調度者,動態分配資源至BTC挖礦與AI計算,形成"挖礦收益+AI服務費+綠電交易"的復合商業模式。
傳統上市公司的Web 3.0優勢
相較於加密原生企業,傳統上市公司在Web 3.0轉型中展現出了不可復制的結構性優勢。Paul Yu認爲,燦谷的核心優勢體現在三個維度:
合規基因:2018年紐交所上市積累的成熟合規體系爲新業務奠定基礎。
輕資產路徑:通過收購二手礦機快速切入行業,避開新機供應緊張和價格高昂的市場困境。
戰略定力:堅守現金流質量優先原則,專注算力效率與能源基建的硬實力構建。
在幣股融合的大背景下,上市公司估值邏輯正在被重新定義。Paul Yu表示,未來企業估值需結合傳統現金流折現(DCF)和鏈上資產價值(如BTC持倉、算力規模)雙重模型。
對於股票代幣化趨勢,Paul Yu持謹慎態度。雖然認可其在提升流動性、降低投資門檻和優化資本效率方面的潛力,但燦谷目前仍聚焦於算力效率最大化和能源基建設施化兩大核心領域。
結語
燦谷從汽車金融企業到比特幣礦企的轉型,折射出傳統上市公司尋求增長第二曲線的新路徑。在政策環境日趨友好、機構資金持續湧入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開始將數字資產納入戰略考量,"幣、股融合"正從概念走向現實。
燦谷的成功轉型得益於精準的時機把握、高效的資源配置和清晰的戰略定位。這提醒我們,Web 3.0轉型不僅考驗企業的前瞻性,更考驗其執行力和風險控制能力。在Web 3.0行業蓬勃發展的今天,長期建設者正逐步取代短期投機者,成爲行業發展的主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