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獨家活動: #PUBLIC创作大赛# 正式開啓!
參與 Gate Launchpool 第 297 期 — PublicAI (PUBLIC),並在 Gate廣場發布你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4,000 枚 $PUBLIC 獎勵池!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18日 10:00 – 2025年8月22日 16:00 (UTC)
📌 參與方式
在 Gate廣場發布與 PublicAI (PUBLIC) 或當前 Launchpool 活動相關的原創內容
內容需不少於 100 字(可爲分析、教程、創意圖文、測評等)
添加話題: #PUBLIC创作大赛#
帖子需附帶 Launchpool 參與截圖(如質押記錄、領取頁面等)
🏆 獎勵設置(總計 4,000 枚 $PUBLIC)
🥇 一等獎(1名):1,500 $PUBLIC
🥈 二等獎(3名):每人 500 $PUBLIC
🥉 三等獎(5名):每人 200 $PUBLIC
📋 評選標準
內容質量(相關性、清晰度、創意性)
互動熱度(點讚、評論)
含有 Launchpool 參與截圖的帖子將優先考慮
📄 注意事項
所有內容須爲原創,嚴禁抄襲或虛假互動
獲獎用戶需完成 Gate廣場實名認證
Gate 保留本次活動的最終解釋權
原生加密進入合規時代:穩定幣霸權與注意力經濟興起
原生加密的末法時代
一、合規化的趨勢
加密貨幣從小衆領域步入主流的過程中,去中心化區塊鏈爲世界提供了一片監管的真空地帶。雖然點對點電子支付系統的初衷未能完全實現,但它打開了一個全新世界的大門。在這個由無數節點構成的互聯網平行世界裏,傳統的法律、政府乃至社會規範都難以約束其發展。
正是這種監管之外的特性成爲了推動行業發展的主要動力。從最初的ICO到後續的各種創新模式,再到DeFi的興起和如今備受關注的超級應用穩定幣,無一不是建立在這一基礎之上。正是擺脫了傳統金融體系的束縛,才造就了加密行業今天的局面。
然而,隨着行業的不斷發展,一個有趣的現象正在發生。就像大航海時代探索新大陸失敗後人們重新回歸舊有模式一樣,加密行業似乎也在經歷類似的轉變。無論是從比特幣ETF獲批那一刻開始,還是從某些政治事件發生之時算起,原生加密似乎已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整個行業開始尋求合規,試圖彌補傳統金融體系的空缺。穩定幣、實物資產代幣化、支付等領域逐漸成爲行業發展的主流方向。除此之外,剩下的似乎只有純粹的資產發行,一個故事、一張圖片就能成爲人們談論的焦點。
這種轉變的根本原因在於,截至目前區塊鏈技術仍然缺乏有效約束地址背後實體作惡的手段。雖然我們可以保證節點的誠實性,確保去中心化金融無需中介,但對於這個"黑暗森林"中可能發生的其他問題卻難以阻止。許多曾經火熱的概念逐漸走向沒落,似乎也成爲了一種必然。無論是NFT、GameFi還是SocialFi,都極度依賴於項目背後的實體。區塊鏈雖然具備出色的籌資能力,但如何約束項目方合理使用資金並將構想變爲現實,仍是一個巨大挑戰。
非金融化的願景並非僅靠提升基礎設施性能就能實現。在中心化的環境中尚且難以完成的事情,更不用說在鏈上實現了。我們無法在項目方身上實現工作量證明,如今向合規低頭或許是未來非金融化的開端。這一現象雖然令人感到些許諷刺,卻又似乎無可避免。
加密貨幣正在成爲傳統金融的一個子集,這個帳本的話語權開始被上層剝奪。自下而上的創新越來越少,機會也在被不斷壓縮。我們正在迎來的可能是一個鏈上霸權的時代。
二、穩定幣的演變
鏈上霸權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穩定幣領域的發展,二是傳統互聯網模式在區塊鏈世界的重演。
就穩定幣而言,目前市場主要由法幣支持的穩定幣和收益型穩定幣主導。最近一項重要的立法進展引起了廣泛關注。該法案的主要內容包括:
這項法案的通過意味着鏈上交易媒介正式被納入監管,美國對區塊鏈世界的掌控力將大幅提升。這不僅涉及美元霸權的延續,還可能影響去中心化金融項目的正常運行。
另一方面,收益型穩定幣也在快速發展。雖然一些項目的構想頗具創意,但如今各方爭相進入這一領域的現象似乎有些病態。從傳統對沖基金到做市商,再到交易所,都想分一杯羹。這種熱潮已經偏離了收益型穩定幣的初衷。在這場競爭中,技術創新和去中心化似乎不再重要,高收益率和便捷性成爲了制勝關鍵。
雖然相比於一些投機性較強的項目,收益型穩定幣可能是更好的選擇。但當這種類似中心化交易所理財產品的包裝成爲本輪唯一的創新時,也從側面反映出過去的許多嘗試可能都走錯了方向。
三、資產發行的變遷
公鏈作爲最大的資產發行平台,從最初的ICO開始就推動了行業的發展。然而,如今的資產發行似乎正在向傳統互聯網模式靠攏。一些項目的盈利模式已經與Web2非常接近,對社區的回饋幾乎爲零。這與Web3追求民主化、共同建設和共同富裕的初衷形成了鮮明對比。
目前,各大平台都在研究如何打造創新的資產發行模式。Launchpad成爲了普通用戶尋求暴富的樂土,但這種模式同樣存在問題。除了需要向平台支付費用外,用戶還要經歷激烈的競爭。資產發行也開始變得復雜,甚至出現了完全脫離區塊鏈的項目發行代幣的情況。
從AI框架到DeSci概念的提出,再到名人幣的興起,市場似乎在不斷尋找新的敘事。然而,當市場遇冷、敘事接力失敗時,一些項目開始轉向類似龐氏騙局的模式。這種赤裸直接的做法雖然可能帶來短期收益,但難以激發真正的創新。
回顧上一個週期,在各種投機行爲中,DeFi這一寶藏被發掘出來,爲行業帶來了大量新鮮想法。而當前階段的投機是否能夠創造類似的價值仍然存疑。我們看到的更多是發行門檻的不斷降低,伴隨而來的是各種惡性事件的增多。或許,我們需要的是一種全新的規則。
四、注意力經濟的興起
過去,一個項目的崛起主要依靠技術和敘事來凝聚共識。而現在,我們似乎進入了一個購買注意力的時代。無論是通過積分激勵還是直接投入資金組建MCN公司,項目方都在嘗試各種方式吸引關注。這種類似於電商平台結合短視頻營銷的模式在圈內廣泛應用,相比於傳統的技術宣講似乎更加直接有效。
注意力無疑是當今最寶貴的資產之一,但其價值難以量化。雖然一些項目試圖通過AI等技術來評估信息的"價值",但這種模式顯然無法捕捉真正的長期價值。代幣正在演變成一種"快銷品"。
積分制激勵模式的弊端已經顯露無疑。如果未來的項目發展主要依靠購買注意力,很難評判這種行爲的對錯。雖然項目方努力營銷無可厚非,但當前圈子呈現出一種全員投機的趨勢。舊時代的加密貨幣理念似乎已經走到了盡頭。販賣影響力成爲了一種成熟的商業模式,從政界名人到行業巨頭再到普通意見領袖,各方都在其中各取所需。然而,這種模式並未給任何項目帶來真正的繁榮。
結語
穩定幣的全球化和區塊鏈支付的普及似乎已成定局。然而,作爲這個生態系統的原住民,我們可能需要的是鏈上原生的穩定幣、非金融化應用以及下一波創新浪潮。我們也不希望生活在一個僅僅販賣流量的Web3世界裏。
雖然時間似乎在證實一些早期比特幣支持者的預言,但我仍然希望未來能夠證明他們是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