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美國就業數據解讀:市場反應或過度,經濟韌性仍存## 觀點摘要* 市場對就業數據的反應可能過度,反映了對降息落空的失望情緒* 7月失業率上升部分受颶風等臨時因素影響* 就業數據不及預期存在結構性原因,但未必完全是壞事:移民和勞動力回流有助長期抑制通脹## 一、市場可能過度解讀7月就業數據,联准会或不認爲存在巨大衰退風險歷史上,美國市場對降息的反應往往比對加息更敏感,對通脹風險的偏好高於對通縮風險的偏好。7月貨幣政策會議未如部分樂觀預期那樣提前降息,加之就業數據不及預期,導致市場大幅下跌,反映了對联准会"行動遲緩"的不滿。然而,這種情緒化反應並不意味着美國經濟已陷入衰退。联准会很可能並不認爲當前面臨巨大衰退風險。联准会主席在7月會議後仍保留部分鷹派立場,表明其對經濟前景並無過度擔憂。联准会此次對降息的謹慎態度,可能是爲避免重蹈2020年過度寬松的覆轍。過早大幅降息可能導致通脹卷土重來,联准会顯然不希望多年抗通脹努力前功盡棄。## 二、單月數據疲軟不等同於衰退風險當前美國經濟狀況更像是"增長放緩",而非深度衰退。從收入和消費數據看,6月個人消費和可支配收入同比仍有增長,僅就業一項大幅下滑。這表明經濟距離真正衰退尚有緩衝空間。其他近期數據也顯示經濟仍具韌性。7月非制造業指數和8月初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數據均好於預期,緩解了市場對斷崖式衰退的擔憂。## 三、7月就業數據下滑存在偶然因素7月初,一級颶風"貝麗爾"登入美國,成爲自1851年以來同期最強颶風。它導致數百萬家庭和企業長時間停電,嚴重影響了就業。數據顯示,7月因惡劣天氣未參與勞動的非農職工達43.6萬名,創歷史新高。還有逾百萬人因天氣原因只能做兼職。這些因素無疑對就業數據產生了重大影響。## 四、移民增加和勞動力回流是失業率上升的結構性原因疫情後非法移民大量湧入,在低技能勞動市場與本土工人形成競爭,推高了失業率。同時,疫情初期離開勞動市場的工人正逐步回流。這雖是經濟復蘇信號,但短期內可能導致失業率上升。政府救濟措施的逐步縮減,也迫使更多人重返勞動市場。這些因素導致的勞動力供給增加,實際上是經濟復蘇的信號,長期看有助於抑制通脹,爲联准会降息創造更多政策空間。
美國7月就業數據解讀:經濟韌性猶存 市場反應或過度
7月美國就業數據解讀:市場反應或過度,經濟韌性仍存
觀點摘要
一、市場可能過度解讀7月就業數據,联准会或不認爲存在巨大衰退風險
歷史上,美國市場對降息的反應往往比對加息更敏感,對通脹風險的偏好高於對通縮風險的偏好。
7月貨幣政策會議未如部分樂觀預期那樣提前降息,加之就業數據不及預期,導致市場大幅下跌,反映了對联准会"行動遲緩"的不滿。然而,這種情緒化反應並不意味着美國經濟已陷入衰退。
联准会很可能並不認爲當前面臨巨大衰退風險。联准会主席在7月會議後仍保留部分鷹派立場,表明其對經濟前景並無過度擔憂。
联准会此次對降息的謹慎態度,可能是爲避免重蹈2020年過度寬松的覆轍。過早大幅降息可能導致通脹卷土重來,联准会顯然不希望多年抗通脹努力前功盡棄。
二、單月數據疲軟不等同於衰退風險
當前美國經濟狀況更像是"增長放緩",而非深度衰退。從收入和消費數據看,6月個人消費和可支配收入同比仍有增長,僅就業一項大幅下滑。這表明經濟距離真正衰退尚有緩衝空間。
其他近期數據也顯示經濟仍具韌性。7月非制造業指數和8月初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數據均好於預期,緩解了市場對斷崖式衰退的擔憂。
三、7月就業數據下滑存在偶然因素
7月初,一級颶風"貝麗爾"登入美國,成爲自1851年以來同期最強颶風。它導致數百萬家庭和企業長時間停電,嚴重影響了就業。
數據顯示,7月因惡劣天氣未參與勞動的非農職工達43.6萬名,創歷史新高。還有逾百萬人因天氣原因只能做兼職。這些因素無疑對就業數據產生了重大影響。
四、移民增加和勞動力回流是失業率上升的結構性原因
疫情後非法移民大量湧入,在低技能勞動市場與本土工人形成競爭,推高了失業率。
同時,疫情初期離開勞動市場的工人正逐步回流。這雖是經濟復蘇信號,但短期內可能導致失業率上升。
政府救濟措施的逐步縮減,也迫使更多人重返勞動市場。
這些因素導致的勞動力供給增加,實際上是經濟復蘇的信號,長期看有助於抑制通脹,爲联准会降息創造更多政策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