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加密巨頭破產案新進展:15億美元索賠遭駁回 揭祕幕後交易內幕

加密帝國的崩塌與黑暗交易

2023年6月23日,一場史詩級的法律戰役在特拉華州破產法庭拉開帷幕。某大型加密貨幣交易平台的破產清算團隊向法庭提交了一份重磅文件,全面駁回了某知名加密對沖基金高達15.3億美元的索賠請求,並要求法官將其徹底"清零"。這一舉動瞬間將這場持續多年的"亡魂之戰"推向了新的高潮。兩個已經倒閉的加密帝國,它們的"幽靈"再次在法庭上展開激烈交鋒,同時也爲加密貨幣歷史上最黑暗、最混亂的一頁揭開了新的篇章。

要全面理解這場復雜的法律糾紛,我們需要先認識三位關鍵人物,以及他們背後那段堪比好萊塢大片的傳奇故事。

首先是某大型加密貨幣交易平台的創始人,一位曾被譽爲加密世界救世主的年輕企業家。在2022年那場災難性崩塌之前,他是無數信徒眼中的"白衣騎士"。媒體將他與金融巨頭相提並論,政界人士對他青睞有加。他以一頭標志性的亂發和隨性的穿着示人,塑造了一個不拘一格的天才形象,聲稱要用加密貨幣改變世界。然而,當他的商業帝國轟然倒塌,人們才意識到,這位"騎士"的盔甲下空無一物,他不過是一個被判處25年監禁的"世紀騙子"。

其次是某知名加密對沖基金的兩位創始人。他們是加密圈內赫赫有名的"賭王",以傲慢、激進和巨額槓杆著稱。他們提出的"超級週期理論"一度被奉爲圭臬,他們的一舉一動都能引起市場的巨大波動。但當市場形勢逆轉,他們所謂的"神話"被證明只是一個巨大的泡沫。公司破產後,兩人上演了一出全球逃亡大戲,一人在新加坡被捕入獄,另一人則在迪拜過着"流亡貴族"的生活。

第三位是某大型加密貨幣交易平台的破產清算負責人,一位經驗豐富的金融重組專家。他曾處理過美國歷史上最大的企業欺詐案件之一。當他接手這個爛攤子時,即便是這位身經百戰的"清算之王"也震驚不已。他坦言,在其四十多年的職業生涯中,從未見過如此徹底的公司管理失控和如此完全缺乏可信財務信息的情況。

故事的主線圍繞這三方展開。2022年,一場由某算法穩定幣崩盤引發的史無前例的金融海嘯席卷了整個加密世界。某知名加密對沖基金這艘靠槓杆和債務支撐的豪華遊輪首當其衝,迅速沉沒。幾個月後,看似堅不可摧的某大型加密貨幣交易平台也突然內爆,暴露出一個高達數十億美元的驚天騙局。

如今,在特拉華州的破產法庭上,這兩個已經"入土"的巨頭,它們的"鬼魂"卻爲了一個高達15.3億美元的"地獄帳本"糾纏不休。某知名加密對沖基金的清算人聲稱,在他們公司倒閉前的最後時刻,某大型加密貨幣交易平台如同一頭嗜血的鯊魚,對他們進行了一場卑鄙的"黑喫黑",非法侵吞了他們最後的資產。而某大型加密貨幣交易平台的清算人則反駁道:你們這羣賭徒自己玩砸了,還想從我們這些同樣被掏空的受害者身上分一杯羹?門兒都沒有!

這到底是一場無恥的敲詐,還是一次遲來的正義追討?要解開這個復雜的謎題,我們必須回到2022年那個血雨腥風的夏天,深入調查那些被刻意掩埋的真相。

15億美元壞帳,SBF如何獵殺三箭背後的癌變帝國?

一份合約,兩種解讀

在法庭上,雙方律師各自講述了一個截然不同的版本,就像兩本記錄同一事件卻內容迥異的帳本。

某大型加密貨幣交易平台的說法,是一個關於"秩序與規則"的故事。

在他們的敘述中,平台扮演了一個恪盡職守、公正無私的"守門人"角色。他們的邏輯很簡單:某知名加密對沖基金是平台上的大客戶,但也是個不守規矩的豪賭客。當市場大跌時,該基金的帳戶嚴重虧損,其保證金水平跌破了合同規定的安全線,構成了明確的違約。

平台方聲稱,他們多次聯繫該基金要求追加保證金,但對方置之不理。更糟糕的是,該基金非但沒有補充資金,反而從已經岌岌可危的帳戶中提取了大量加密貨幣。面對這種行爲,平台表示自己的行動完全符合程序,是不帶任何偏見的風險管理。他們根據協議,強制平倉了該基金的部分資產,以防止其帳戶出現負值,從而損害平台和其他客戶的利益。

在破產清算負責人的指導下,平台的律師團隊態度堅定。他們向法庭強調,平台的債權人不應該,也不能成爲某知名加密對沖基金失敗交易的"接盤俠"。他們的敘事,將平台塑造成了一個在風暴中保護所有人的"負責任的守護者"。

而某知名加密對沖基金的說法,則講述了一個關於"陰謀與追殺"的故事。

這個版本是從一片廢墟中開始的。當基金的清算人接管公司時,他們發現辦公室裏幾乎找不到任何有用的記錄。創始人極不配合,使得清算工作舉步維艱。

在信息嚴重缺失的情況下,清算人最初只能根據零星的線索,向某大型加密貨幣交易平台提交了一份1.2億美元的初步索賠。然而,當他們通過法律程序,歷經重重阻礙,終於從平台那裏獲取了大量原始交易數據後,一個驚人的事實浮出水面。他們發現,在平台聲稱某知名加密對沖基金違約並進行平倉的短短兩天內,該基金帳戶裏價值高達15.3億美元的資產,幾乎被一掃而空。

這個發現徹底改變了故事的走向。基金的清算人立即向法院申請,將索賠金額從1.2億大幅提升至15.3億。平台方面當然強烈反對,認爲這是無理取鬧。但主審法官做出了一個關鍵裁決:他認爲,基金之所以這麼晚才修改索賠,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平台自己造成的,因爲平台在提供關鍵數據時一再拖延。

這一司法認定,爲基金的"陰謀論"提供了強有力的官方支持。如果平台的平倉操作真的如其所說那般光明正大、程序正義,它又何必要百般阻撓、拖延提供交易數據呢?除非,這份帳本背後,隱藏着更深、更黑暗的祕密。

騙局的核心:內部求救信號

要解開這個謎團,我們必須揭開某大型加密貨幣交易平台創始人那張"白衣騎士"的面具,看看在2022年6月,當他以救世主的姿態指點江山時,他自己的帝國核心,正在發生着怎樣致命的內爆。

關鍵的證人,是該平台創始人的前女友、他祕密控制的另一家公司的負責人。

在後來的刑事審判中,作爲污點證人的她,向全世界揭示了一個驚天祕密。她證實,就在某大型加密貨幣交易平台義正詞嚴地以"保證金不足"爲由,"清算"某知名加密對沖基金的同一周,她負責的公司也因爲市場崩盤而遭受了災難性的損失,資產負債表上出現了數十億美元的巨大缺口。各大債權人紛紛打來電話催收貸款。

她的公司快要撐不住了。怎麼辦?她在法庭上顫抖着說出了答案:是平台創始人指示她犯下這些罪行的。他讓她打開一個"祕密通道",從平台的客戶資金庫裏,"借入"數十億美元來償還公司的貸款。

這個證詞如同一道閃電,瞬間照亮了整個事件的黑暗核心。原來,在某大型加密貨幣交易平台扮演"冷酷守門人"角色的同時,它的"親兒子"公司,正因爲一個性質相同、但規模大得多的資金缺口,而祕密地、非法地接受着來自平台客戶資金的"無限輸血"。

區塊鏈上的數據,爲這個謊言提供了冰冷的鐵證。

區塊鏈分析公司的報告顯示,就在2022年6月中旬某知名加密對沖基金崩潰期間,平台創始人控制的公司向平台的錢包地址發送了價值約40億美元的平台代幣。這個代幣是平台自己發行的,其價值完全由平台自己支撐。這個操作,無異於用自家後院印的、幾乎沒有真實流動性的"遊戲幣",作爲抵押品,去換取平台金庫裏客戶存入的真金白銀。

現在,我們再回頭看平台創始人當時的公開表演,簡直是奧斯卡級別的。他一邊在幕後瘋狂挪用客戶資金,一邊在臺前接受媒體採訪,輕描淡寫地宣稱,我們願意做一些不太理想的交易,如果這是穩定局勢和保護客戶所必需的代價。

這番慷慨陳詞,如今聽來充滿了莫大的諷刺。他不是一個穩健的參與者在伸出援手,而是一個資不抵債、外強中幹的騙子。他的所謂"救助",不過是爲了防止多米諾骨牌繼續倒下,從而暴露他自己才是那個最大的窟窿。

當我們將這些碎片拼湊起來,某知名加密對沖基金創始人那套"我們被獵殺了"的說辭,便不再顯得空穴來風。對於在2022年6月已經陷入絕望掙扎的某大型加密貨幣交易平台而言,清算像某知名加密對沖基金這樣的大型高槓杆交易對手,動機再也清晰不過:第一,是"殺人越貨",立刻獲得急需的流動性來補自己的窟窿;第二,是"殺雞儆猴",通過幹掉市場上一個巨大的風險源,來穩定人心,掩蓋自己其實也已經"內傷"的真相。

他們不是在執行規則,而是一個溺水者,在拼命拉扯身邊的另一個人,只爲自己能多喘一口氣。

歷史的回響

將這場糾紛置於更宏大的歷史背景中,我們會發現,它的模式並不新鮮。剝去加密貨幣那層充滿術語和代碼的技術外衣,其內核,不過是2008年金融危機的翻版,是某大型投行倒閉故事的"輪回"。

兩場危機的原罪,都是一樣的:未能隔離客戶資產。

這是金融世界最不可觸碰的紅線。無論是百年前的傳統銀行,還是今天的數字貨幣交易所,客戶的錢就是客戶的錢,平台無權動用。然而,某大型投行在破產後被發現,其在客戶資金隔離方面存在"驚人的失職"和"規模驚人的違規行爲"。而某大型加密貨幣交易平台的整個欺詐體系,更是直接建立在將客戶資產與其關聯公司的自營交易資金混同使用的基礎之上。這是一種災難性的風險轉移,它將客戶從資產的所有者,變成了平台的無擔保債權人。

兩場危機的結局,也都是一樣的:一場曠日持久的、混亂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4
  • 分享
留言
0/400
airdrop_huntressvip
· 19小時前
互撕呗 反正都倒闭了
回復0
Rekt_Recoveryvip
· 20小時前
只是另一个在3个熊市中幸存下来的被清算的散户... 说实话,仍然看好$copium
查看原文回復0
薛定谔1空投vip
· 20小時前
炸场都炸爽了 还索赔 眼睛不要了?
回復0
Degentlemanvip
· 20小時前
都这么惨了 还在互掐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