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intime Price:BTC 神奇定價方法論 (I)

robot
摘要生成中

Cointime Price 是針對 BTC 獨特的 UTXO 結構所設計的定價模型。

撰文:貝格先生

TLDR

  • Cointime Price 系列文章將分爲三篇,這是第一篇

  • 本文將介紹 Cointime Price 的基礎原理與抄底應用

  • Cointime Price 是一種嶄新且高效的 BTC 定價方法

  • 相對於 Realized Price 更嚴格、相對於 LTH-RP 更敏感

Cointime Price 基礎介紹

Cointime Price 的概念源自於 2023 / 08 / 23,在由 Ark Invest 和 Glassnode 合作出產的「Cointime Economics」中提出。

Cointime Price 本身的計算邏輯相對復雜,本文將盡量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向各位進行表述。

Cointime Price 是針對 BTC 獨特的 UTXO 結構所設計的定價模型,在本文,我打算撇除復雜的計算過程,直接向各位介紹原理。

簡單來說,由於 BTC 本身是一條區塊鏈,因此不論是產出區塊、轉帳交易,都會有一個驗證的過程。

而 Cointime Price 與傳統的鏈上定價方式不同,採用了「時間加權」的作法:

如上圖所示,綠線即是 Cointime Price,計算公式如圖,其中涉及三個概念:

  • Coin Blocks Created(CBC)

在第 n 個區塊的 CBC = 當時 BTC 的流通量

  • Coin Blocks Destroyed(CBD)

當對應數量的 BTC 出現轉移行爲時,判定爲 destroyed,

將轉移的 BTC 數量乘上這些 BTC 持有的時間(轉移前經過了多少個區塊時間),

即可得到 CBD,在此可將 CBD 解讀成「經過時間加權的 BTC 數量」。

  • Coin Blocks Stored(CBS)

CBS = CBC 總和 - CBD 總和,可理解爲「未被花費的 BTC 時間加權數量

上圖中,公式的分子,即是將每次轉移時產生的 CBD 乘上對應數量後,進行加總。

根據上述,可得出三個 Cointime Price 的特性:

  1. 因爲時間加權的設計,故當長期持有者大量轉移(派發)時,Cointime Price 的變化速率會上升
  2. 因爲交易是一買一賣,從買方的角度來看公式中的分子也可視爲目前市場上「時間加權後的花費總額」;將此數值除以 CBS 後,即可得出「場上籌碼經時間加權處理後的平均成本
  3. 因爲 CBD 考慮了轉移行爲,不轉移就不會產生 CBD故有效排除了遠古時期丟失籌碼的影響

與 LTH-RP 的比較

在先前的文章中,我曾針對 LTH-RP 進行介紹,簡單來說 LTH-RP 就是長期持有者購買 BTC 的平均成本

由於 Glassnode 針對 LTH 的定義是「持有時間 > 155 天的籌碼」,因此只能針對「長期」給出一個相對粗糙的定義;

而 Cointime Price 則是直接考慮了「轉移行爲產生時,該籌碼持有了多長的時間」,因此相對於 LTH-RP,Cointime Price 的表現更爲精確、敏感。

如上圖所示:每次主升浪到來之時,Cointime Price 總是能提前 LTH-RP 一步反應,更能即時表明派發行爲的出現。

因此本人在分析上,其實更青睞採用 Cointime Price 對市場進行剖析。

抄底應用

前面提過,Cointime Price 是透過時間加權的方式,去針對 BTC 做一個公允的定價。

既然如此,一旦市價跌破了 Cointime Price,意味着市價已經比 BTC 的真實價值還低,這通常是一個不錯的抄底時機。

如下圖:我將歷史上 BTC 價格低於 Cointime Price 的時間點標出,可以看到對應的都是不錯的進場機會。

查看原文
本頁面內容僅供參考,非招攬或要約,也不提供投資、稅務或法律諮詢。詳見聲明了解更多風險披露。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io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