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計時到最後一個比特幣:激烈的戰爭開始了

95%的比特幣已經被開採,僅剩不到110萬BTC用於這場千億美元的競爭。但真正的爆發可能不是來自最後一枚幣,而是來自之後發生的事情。 全球機器從不休眠 一個巨大的工廠,延伸從瑞典涼爽的數據中心,穿過德克薩斯州的太陽能農場,到達巴拉圭和埃塞俄比亞的水電設施,生產的不是汽車或手機,而是一種無形的東西:信任。工廠一刻不停地運轉。這就是比特幣礦網。 “挖比特幣就像在計算機上玩一個巨大的猜數字遊戲,”Hive Digital Technologies的首席執行官Frank Holmes解釋道。“你使用超強的機器來解決極難的數學題。誰先解決,就會獲得我們稱之爲Virgin Bitcoins的新比特幣獎勵。” 但是這個“猜數字遊戲”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使命;那就是保持整個系統的運作。每當一個礦工解決完問題,他們不僅會獲得比特幣,還可以驗證剛剛發生的交易,將它們記錄到一個新的數據塊中,並將該塊連接到一個被稱爲區塊鏈的公開、不可變的帳本鏈上。 這正是比特幣的“心髒”,確保當我把比特幣發送給你時,交易是真實的,不可逆轉或欺詐。而最重要的是,沒有任何中心機構有權控制這個過程。“沒有像Visa這樣的中心可以封鎖系統,”霍爾姆斯強調。比特幣網路由全球超過21,000個獨立的網路節點運行。如果網路的一部分遭到攻擊或停止工作,成千上萬的其他節點仍然保持運行,確保整個系統的安全和連續性。 這種去中心化才是真正的革命。它讓人想起2000年代的Napster——這個平台曾經證明了點對點網路(的力量,並顛覆了音樂產業。比特幣也在金融領域做着類似的事情,創建了一個超出大型銀行和政府控制的系統。 然而,如今的遊戲與最初相去甚遠。您不能再僅僅依靠一臺筆記本電腦來“猜數字”了。競爭已經激烈到迫使礦工使用專用的機器,稱爲ASIC )應用特定集成電路( - 這些芯片是專爲挖掘比特幣而設計,旨在實現最大效率和最小能耗。 “每10分鍾就是一次爭奪”,霍姆斯比喻道。“想要獲得)比特幣(,你必須擁有最強的ASIC芯片和最便宜的電源”。如今的“猜數字”已成爲一個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產業——一場全球技術軍備競賽,在這裏,性能和能源成本決定成敗。 而所有這些巨大的努力都朝着一個唯一的終點,早已在開始時就確定了:魔法數字2100萬。 絕對稀缺的競賽 中本聰 - 比特幣的神祕創始人 - 在系統中設定了一條“黃金規則”:最多只會存在2100萬個比特幣,不能更多,也不能更少。這是一個硬性限制,是對絕對稀缺性的數學承諾。 現在,通往2100萬的競賽已接近尾聲。根據《比特幣雜志專業版》,截至今年7月,超過94.75%的比特幣,約19.9百萬BTC,已被挖掘。經過16年,幾乎所有的“寶藏”都已被挖掘,只剩下約1.1百萬BTC在“礦”中等待。 那麼爲什麼我們在短短十年內就挖掘了95%,但剩下的部分卻需要再花一個多世紀?祕密在於“減半”機制 - 獎勵減半。每挖掘210,000個新區塊,也就是大約每四年一次,礦工的獎勵就會減半。2009年,每個區塊的獎勵爲50 BTC;到2012年減少到25 BTC,然後在2016年變爲12.5 BTC。2020年僅剩6.25 BTC,從2024年起爲3.125 BTC。如果按照計劃,到2028年,每個區塊的獎勵將僅爲約1.5625 BTC。 這一機制使比特幣真正成爲一種減值資產,就像一個金礦,每四年挖掘的難度就會增加一倍。這也是導致歷史性價格週期形成的因素之一,使比特幣被比喻爲“數字黃金”。而實物黃金的供應量每年仍然增加約1.7%,比特幣的“通貨膨脹”速度卻以透明且可預測的方式逐漸降低。 比特幣的發行路線變得更加特殊。到2020年底,超過87%的供應量已經出現;到2035年,預計將達到99%。然而,最後的1% - 那些微小的satoshi - 將會分散開採直到2140年。而且,實際情況更加嚴酷:Chainalysis估計大約20%的比特幣可能已經永久消失,原因是丟失訪問密鑰、忘記密碼或所有者去世。這意味着實際流通的供應量可能只有大約1700萬到1800萬BTC。 甚至,最終的數字可能也不會準確達到2100萬,因爲原始碼中的四舍五入處理可能導致總供應量略低。 我們正處於比特幣“開採”時代的最後階段。現在,價值數萬億美元的最大問題是:當不再產生新的比特幣時,什麼將使這個“全球機器”繼續運轉? 那正是比特幣最大的賭博。 2140年後的生活:比特幣的最大賭博 在2140年,最後一個區塊被解鎖,新的比特幣獎勵將結束。從那一刻起,比特幣的總供應量將永遠保持不變。但是,是什麼會讓礦工們繼續投入數十億美元用於電費和硬件來保護網路? 中本聰的答案在於另一個收入來源:交易費用。 每次您發送比特幣交易時,可以附帶一小筆費用,以鼓勵礦工優先處理。目前,這筆費用僅佔區塊獎勵的一小部分。但在未來,它被設計爲礦工唯一且關鍵的收入來源。 這是一場基於假設的重大賭博,即到2140年,比特幣網路足夠大且有價值,以至於用戶願意支付費用來使用。未來可能朝兩個主要方向發展,或者是兩者的結合: 比特幣成爲 "黃金 2.0": 終極價值儲存層 在這個場景中,比特幣並不是你用來買一杯咖啡的東西。比特幣的原始區塊鏈將成爲一種終極的支付和價值存儲層,僅用於大型、高價值的交易,例如中央銀行之間的交易、跨國公司的交易,或價值數百萬美元的資產轉移。 對於如此巨額的交易,支付幾百甚至幾千美元的費用以確保安全性、保密性和不可逆轉性是完全可以接受的。綜合來看,這些費用將足夠大,以建立一個可持續的“安全預算”,鼓勵礦工繼續他們的工作。 "交易高速公路"的崛起 - Layer 爲了處理日常交易問題,"Layer" )第二層(的解決方案如閃電網絡應運而生。可以想象比特幣區塊鏈就像一個緩慢且昂貴但極其安全的銀行間轉帳系統。而閃電網絡就像你的信用卡或電子錢包 - 快速、便宜且高效,適用於小額交易。 這些解決方案允許數百萬筆小交易"在"主鏈外即時進行,幾乎沒有成本。它們僅在必要時使用主區塊鏈進行最終"結算"。這種模式允許比特幣擴展規模,以服務數十億用戶,而不會造成主網絡的擁堵。原生區塊鏈上的交易費用仍然很高,但這對普通用戶在日常活動中沒有影響。 比特幣的旅程正從短跑轉變爲馬拉松。早期階段,豐厚的區塊獎勵就像是一場衝刺,將比特幣分發到全球並啓動網路。但現在,以及直到2140年,這將是一場長跑,發行速度減緩,網路的真實價值受到考驗。 在2140年之後,競爭將變成一個永恆的馬拉松。網路安全不再依賴於“印制”新幣,而是完全基於它爲用戶帶來的經濟價值和效用。 中本聰的賭博在於:他設計的經濟模型是否足夠復雜和可持續,以便能夠在幾個世紀內自我運作?這個答案將決定比特幣是否會成爲一個全球金融平台,還是僅僅在技術歷史中成爲一個短暫但值得銘記的篇章。 數字時代最大的競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BTC-0.39%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