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Chainlink而不是XRP可能主導下一波機構區塊鏈採納

關於XRP還是Chainlink更適合機構採用的爭論已經持續了多年。但隨着現實世界資產的代幣化越來越接近成爲主流現實,許多人認爲Chainlink實際上可能死拿更強的地位。

隨着主要金融機構已經在使用其基礎設施,LINK 可能是當數萬億美元上鏈時受益最大的資產。

XRP與鏈連結:不同的押注

普遍的反對意見是,XRP和Chainlink並不在同一產品層面上競爭,這確實是事實。XRP本質上是對機構將採用XRP Ledger本身並可能將XRP作爲橋梁貨幣的押注。

另一方面,Chainlink並不局限於單一鏈。它提供機構所需的基礎設施,無論他們選擇哪個區塊鏈。

這是一個重要的區別。對XRP的押注是對一個帳本的押注。對Chainlink的押注是對區塊鏈的一般押注,無論是公共的、私有的,還是兩者的混合。

爲什麼Chainlink對機構更重要

Chainlink 已經將自己定位爲機構將資產上鏈所需的一站式服務商。它的服務超越了價格饋送和數據預言機。

它將傳統系統如Swift和DTCC連接到區塊鏈網路。它實現了安全的跨鏈轉帳。它幫助自動合規於受監管資產。並且它爲私人鏈和公共鏈之間的敏感交易提供隱私解決方案。

這些不是理論產品。Chainlink 已經在 60 多個區塊鏈上保護超過 920 億美元,使用了 450 多個應用程序的 2000 多個預言機網路。

包括摩根大通、Swift、DTCC、歐洲清算銀行、萬事達、瑞士銀行、富達國際甚至中央銀行在內的主要機構正在與Chainlink直接合作。

將其與XRP Ledger進行比較,該平台在DeFi中的總鎖定價值約爲1億美元,這比Chainlink目前所保障的資本少近1000倍。

$LINK 在即將到來的機構區塊鏈採用浪潮和數萬億資產的代幣化中處於比 $XRP 更好的位置。對此的常見回應是 "但 Chainlink 和 XRPL 在產品基礎上並不競爭 1:1!!" 這是真的,但…… pic.twitter.com/b18Bm0vMrU

— 扎克·萊恩斯 |CLG (@ChainLinkGod) 2025 年 8 月 17 日

即使是XRP的採用也會使Chainlink受益

關鍵是:即使 XRP Ledger 確實得到採用,Chainlink 仍然贏。因爲在 XRPL 上代幣化的任何資產仍然需要 Chainlink 的服務才能可用。數據、合規性和跨鏈工作流沒有它是不行的。

這樣考慮:XRP 可能會作爲一個帳本被採用,但 Chainlink 提供了實際上使代幣化資產在生態系統中運作的基礎設施。

機構不想建立數十個獨立的集成。他們想要一個處理所有這些的模塊化平台。這正是Chainlink所提供的。

另請閱讀:$500的柴犬幣 (SHIB) 今天:到2040年這可能值多少錢?

保證金壓縮和價值捕獲

Chainlink看起來更強大的另一個關鍵原因是區塊鏈網路中的利潤壓縮趨勢。區塊空間正變得商品化。Gas 代幣正在被抽象化。交易排序價值(MEV)正在向上移動。

這意味着價值捕獲正從基礎區塊鏈層轉移到其上方的基礎設施和應用程序。而Chainlink正處於這一層,協調多鏈、多資產、多系統的交易,同時嵌入合規性和連接性。

Chainlink 還通過企業交易和其 Scale 計劃直接貨幣化其服務,這爲 LINK 代幣的回購提供資金並擴大 Chainlink 儲備。

相比之下,XRP 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橋梁貨幣”理論,這種理論是需求中立的,因爲每一次購買後面都有一次出售。

爲什麼Chainlink可能會超越XRP

在一天結束時,Ripple 的 XRP 最大的希望是它成爲全球的儲備橋梁貨幣。但隨着穩定幣、代幣化的真實資產和 Chainlink 的跨鏈支付工作流程,對中介代幣的需求顯然減少了。

Chainlink並不關心機構選擇哪個區塊鏈。它不在乎他們使用XRP、以太坊還是私有鏈

它仍然提供使這些網路功能正常的大規模採用服務。這就是爲什麼許多人相信LINK,而不是XRP,處於更好位置來捕捉即將遷移到鏈上的數萬億資產。

訂閱我們的YouTube頻道,獲取每日加密貨幣更新、市場洞察和專家分析。

這篇文章《爲什麼鏈連結,而不是XRP,可能主導下一波機構區塊鏈採用》最早發表於CaptainAltcoin。

WHY-5.26%
LINK3.44%
NOT-3.02%
XRP-4.13%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