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香港嘉年華記

新手5/10/2024, 1:54:24 AM
本文包含了對當前行業狀況的觀察和個人感悟。 提到了VC對於行業賽道的判斷在業界具有重要地位,而比特幣生態目前仍處於混沌狀態,涉及到資產協議、BTC L2競爭等問題。

作爲今年參加的國內第一個大型活動,同時也是第一次從 VC 的視角來寫下這篇小作文。現在就讓我來解釋一下爲什麼我會把這次參會感想總結爲三個 Ponzi 哈哈。同時也要聲明一下,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NFA。

行業篇

VC 是大家判斷賽道的風向標之一

每當在與人交流提及自己在 VC 做 Researcher 時,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問到一個問題:你們最近都看好哪些賽道?

這其實也間接說明了大家對於 VC 的看法處於一個比較看重的地位,他們會通過將各大 VC 的觀點作爲判斷自身看法是否正確的標準之一。畢竟這也算是比較簡單的一個道理:熱錢在哪裏,主流市場就在哪裏,縱使存在板塊輪動,那也只是不同資金之間的流入流出。

比特幣生態仍處於混沌之中

比特幣生態無可否認是目前的火熱賽道之一,但個人對於比特幣生態目前的發展,更願意將其比喻成盤古開天闢地之初的混沌狀態。

其一是因爲當前整個比特幣生態中,主要還是以各類資產協議爲主,真正有實際應用的落地項目仍然稀少,大家現在講的大多內容仍然是敘事、敘事、敘事。

其二是另一主流敘事 BTC L2 的競爭,處於各大項目方互相搏殺的階段。其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很有趣的現象,BTC L2 項目的發展分爲兩派,一派是先搞流量再做基建,另一派是做好基建再搞流量,這就好比旅遊業和城市基建兩者之間的關係。那麼最後到底誰能勝出,這是值得觀察的一點。

其三是 Merlin Chain 個人覺得其在代表目前 BTC L2 賽道上已經有了很大的話語權,在通過前期的一波波增長手段吸引了巨大的流量和用戶進入之後,在接下來將會採取什麼樣的手段來鎖住流動性,將用戶留下,抑或是出現一些有實際意義的生態項目等。Merlin Chain 的選擇以及之後的結局最終是怎麼樣的,以及 BTC L2 到底是否真的有需求,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從中學習反思的。

Depin 和 AI 是提及最多的兩條賽道

不同於目前的比特幣生態,幾乎都是華語圈在玩。Depin 和 AI 則是華語圈和海外都在關注的兩條賽道,也是真正具有實際意義,且更容易落地的兩條賽道。Depin 解決閒置資源浪費、小微資源無用的難題,AI 協助解決重復性工作、無意義工作,提高效率等。

Depin 通過結合現實設備,讓原本看不見摸不着的 Web3 有了具象化的表現,而 AI 作爲近兩年火爆的行業,其與區塊鏈的結合屬於是渾然天成的。而 Depin + AI 則更爲契合,Depin 協助解決 AI 的算力、數據、存儲等問題,AI 則利用 Depin 設備進行各種嘗試,如模型訓練、打數據標籤、AI Agent 等等。

KOL > VC 還是 VC > KOL

這段時間我們經常能聽到一種聲音:項目融資的 KOL 輪開始多了起來,甚至 KOL 輪的優勢會比 VC 輪的優勢大,估值低,解鎖週期短等等。

對於此,我們需要認識到,VC 本質上也是一個服務行業,他們考慮的是如何爲背後的 LP 爭取最大化收益,因此 KOL 與 VC 之間的關係就好比靈活自由的遊擊隊與訓練有素的軍隊之間的關係。一個好的 VC 在內部會形成一套自己的投資邏輯,根據這個邏輯來調整自身的投資策略以及相應的投後工作。

同時,一次好的投資其實更看重的是投後工作的效果,如何幫助項目方少走彎路,踩對風口,以及相關的利好如何釋放等等,絕不是大家想象的給點錢,喊喊單就可以了,這些工作對於投資人的能力要求是相當高的。

因此,關於 KOL > VC 還是 VC > KOL 相信大家已經有了判斷。

當前市場處於一種 meme 階段

前面提及我把這次參會感想精簡總結爲“Ponzi、Ponzi、Ponzi”。更多的是出於對當前市場狀態的個人理解,目前正處於一種 meme 階段,即炒敘事、炒預期。

近期火熱的賽道主要有比特幣生態、Depin、AI 這三條,但我們透過表面看本質,會發現當前大多項目其實都還是在炒敘事,炒大家對於賽道未來的預期,真正落到實際的幾乎沒有。當然,其他賽道也如此,這並不是在主流賽道中才會存在的現象。

舉一些簡單的例子,Merlin Chain 現在爲什麼這麼火,是因爲有財富效應,還是因爲 Merlin Chain 上有好的生態,還是因爲 BTC L2 的敘事很火爆;Depin 中的去中心化算力項目,到底連接了多少現實設備,每個設備的算力又利用了多少,對於現實世界是否真的有所幫助,真的有人會使用這些算力嗎,還是單純的說說而已;AI 的模型訓練,有多少已經投入了使用,對大家的幫助又有多少,是缺一不可,還是可有可無……

當然,這些都是正常的現象,一個賽道的生態發展注定是一件長期的事情,不可能上來就一步到位的。這裏更多的是想說,我們應該認識到目前我們處在一個怎麼樣的階段,在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情,是我們應該去思考的。

生活篇

不可或缺的紙幣

在內地可微信支付寶行天下時,紙幣仍然是在香港出行的必備之物。雖然八達通基本上也可以解決大部分,但也仍然有一些巴士或餐廳仍然只收取現金,且八達通的增值只能使用紙幣。

高級樂高積木搭建師

雖是廣東人,但也是第一次來到香港,香港的建築構造屬於是在一片狹小空間中最大限度地把閒置資源利用起來。樓與樓之間的間距很短,短到可能對樓的兩戶人家打開窗戶,就可以傳遞東西了;除去一些大路口,小路口的數量更多且間距也很短;天橋的設計很多都是直接在樓與樓之間進行連接。諸如此類,讓我也體會到了之前大家常說的,在香港生活真的太壓抑了,走在路上時總會有一種心口上被壓住了的感覺。

其他

這裏說一些在趕路時觀察到的小細節:

  • 不同於內地,香港的路口都會在地上用很大的字體注明觀察車流的來向(望左/望右),人行道紅綠燈處還設置了爲盲人使用的提示
  • 地鐵的樓梯上下口會配置一些便捷電梯(不是單獨的那種電梯,是掛靠在樓梯的扶手處)爲一些行走不便的人設置,這在國內是還沒看到過的,當然我感覺這個的使用率應該很低
  • 在周末時能看到很多菲傭在天橋、空曠地等席地而坐,聊天休息
  • 城市環境還是不錯的,幾乎很少看到地上有垃圾,但同樣的,我也很少看到路面上有垃圾桶

個人感悟

本次參會明顯感覺比去年新加坡 2049 少了很多人,且會場的項目方基本都是華人項目,少有一些海外項目。同時會去各個會場聽講的人也少了很多,大家也開始意識到了,大會能獲取到的高質量信息永遠是最少的,只有小局才是談大事的地方。

今年來參會,能感覺出自己跟去年已有一些不同,從去年的一個小透明,到現在的有所知有所聞,也說明了自己的努力並沒有白費。個人感覺自己也算是比較幸運的,一路走來,少不了很多前輩的指導和教誨。

不過也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哈哈,包括說來到 VC 之後,能深刻體會到投資是一門非常講究學問和變通的行業,既要對歷史和行業現狀有充分的理解,又要對未來的趨勢和發展進行提前布局。什麼時間就做什麼事,這句話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可不簡單,可以說是成敗在此一舉。而目前自己最缺乏的還是知行合一,對於市場變化還不夠敏銳,且行動沒有貫徹到底,以及對於二級市場的把控,在這些方面還得多去實踐反思,盡快找到屬於自己的策略,至少現在我能很明確的知道我肯定不是做短期的料哈哈。

聲明:

  1. 本文轉載自[0xhowe],著作權歸屬原作者[Howe],如對轉載有異議,請聯系Gate Learn團隊,團隊會根據相關流程盡速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所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文章其他語言版本由Gate Learn團隊翻譯, 在未提及Gate.io的情況下不得復制、傳播或抄襲經翻譯文章。

Mời người khác bỏ phiếu

Nội dung

2024 香港嘉年華記

新手5/10/2024, 1:54:24 AM
本文包含了對當前行業狀況的觀察和個人感悟。 提到了VC對於行業賽道的判斷在業界具有重要地位,而比特幣生態目前仍處於混沌狀態,涉及到資產協議、BTC L2競爭等問題。

作爲今年參加的國內第一個大型活動,同時也是第一次從 VC 的視角來寫下這篇小作文。現在就讓我來解釋一下爲什麼我會把這次參會感想總結爲三個 Ponzi 哈哈。同時也要聲明一下,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NFA。

行業篇

VC 是大家判斷賽道的風向標之一

每當在與人交流提及自己在 VC 做 Researcher 時,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問到一個問題:你們最近都看好哪些賽道?

這其實也間接說明了大家對於 VC 的看法處於一個比較看重的地位,他們會通過將各大 VC 的觀點作爲判斷自身看法是否正確的標準之一。畢竟這也算是比較簡單的一個道理:熱錢在哪裏,主流市場就在哪裏,縱使存在板塊輪動,那也只是不同資金之間的流入流出。

比特幣生態仍處於混沌之中

比特幣生態無可否認是目前的火熱賽道之一,但個人對於比特幣生態目前的發展,更願意將其比喻成盤古開天闢地之初的混沌狀態。

其一是因爲當前整個比特幣生態中,主要還是以各類資產協議爲主,真正有實際應用的落地項目仍然稀少,大家現在講的大多內容仍然是敘事、敘事、敘事。

其二是另一主流敘事 BTC L2 的競爭,處於各大項目方互相搏殺的階段。其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很有趣的現象,BTC L2 項目的發展分爲兩派,一派是先搞流量再做基建,另一派是做好基建再搞流量,這就好比旅遊業和城市基建兩者之間的關係。那麼最後到底誰能勝出,這是值得觀察的一點。

其三是 Merlin Chain 個人覺得其在代表目前 BTC L2 賽道上已經有了很大的話語權,在通過前期的一波波增長手段吸引了巨大的流量和用戶進入之後,在接下來將會採取什麼樣的手段來鎖住流動性,將用戶留下,抑或是出現一些有實際意義的生態項目等。Merlin Chain 的選擇以及之後的結局最終是怎麼樣的,以及 BTC L2 到底是否真的有需求,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從中學習反思的。

Depin 和 AI 是提及最多的兩條賽道

不同於目前的比特幣生態,幾乎都是華語圈在玩。Depin 和 AI 則是華語圈和海外都在關注的兩條賽道,也是真正具有實際意義,且更容易落地的兩條賽道。Depin 解決閒置資源浪費、小微資源無用的難題,AI 協助解決重復性工作、無意義工作,提高效率等。

Depin 通過結合現實設備,讓原本看不見摸不着的 Web3 有了具象化的表現,而 AI 作爲近兩年火爆的行業,其與區塊鏈的結合屬於是渾然天成的。而 Depin + AI 則更爲契合,Depin 協助解決 AI 的算力、數據、存儲等問題,AI 則利用 Depin 設備進行各種嘗試,如模型訓練、打數據標籤、AI Agent 等等。

KOL > VC 還是 VC > KOL

這段時間我們經常能聽到一種聲音:項目融資的 KOL 輪開始多了起來,甚至 KOL 輪的優勢會比 VC 輪的優勢大,估值低,解鎖週期短等等。

對於此,我們需要認識到,VC 本質上也是一個服務行業,他們考慮的是如何爲背後的 LP 爭取最大化收益,因此 KOL 與 VC 之間的關係就好比靈活自由的遊擊隊與訓練有素的軍隊之間的關係。一個好的 VC 在內部會形成一套自己的投資邏輯,根據這個邏輯來調整自身的投資策略以及相應的投後工作。

同時,一次好的投資其實更看重的是投後工作的效果,如何幫助項目方少走彎路,踩對風口,以及相關的利好如何釋放等等,絕不是大家想象的給點錢,喊喊單就可以了,這些工作對於投資人的能力要求是相當高的。

因此,關於 KOL > VC 還是 VC > KOL 相信大家已經有了判斷。

當前市場處於一種 meme 階段

前面提及我把這次參會感想精簡總結爲“Ponzi、Ponzi、Ponzi”。更多的是出於對當前市場狀態的個人理解,目前正處於一種 meme 階段,即炒敘事、炒預期。

近期火熱的賽道主要有比特幣生態、Depin、AI 這三條,但我們透過表面看本質,會發現當前大多項目其實都還是在炒敘事,炒大家對於賽道未來的預期,真正落到實際的幾乎沒有。當然,其他賽道也如此,這並不是在主流賽道中才會存在的現象。

舉一些簡單的例子,Merlin Chain 現在爲什麼這麼火,是因爲有財富效應,還是因爲 Merlin Chain 上有好的生態,還是因爲 BTC L2 的敘事很火爆;Depin 中的去中心化算力項目,到底連接了多少現實設備,每個設備的算力又利用了多少,對於現實世界是否真的有所幫助,真的有人會使用這些算力嗎,還是單純的說說而已;AI 的模型訓練,有多少已經投入了使用,對大家的幫助又有多少,是缺一不可,還是可有可無……

當然,這些都是正常的現象,一個賽道的生態發展注定是一件長期的事情,不可能上來就一步到位的。這裏更多的是想說,我們應該認識到目前我們處在一個怎麼樣的階段,在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情,是我們應該去思考的。

生活篇

不可或缺的紙幣

在內地可微信支付寶行天下時,紙幣仍然是在香港出行的必備之物。雖然八達通基本上也可以解決大部分,但也仍然有一些巴士或餐廳仍然只收取現金,且八達通的增值只能使用紙幣。

高級樂高積木搭建師

雖是廣東人,但也是第一次來到香港,香港的建築構造屬於是在一片狹小空間中最大限度地把閒置資源利用起來。樓與樓之間的間距很短,短到可能對樓的兩戶人家打開窗戶,就可以傳遞東西了;除去一些大路口,小路口的數量更多且間距也很短;天橋的設計很多都是直接在樓與樓之間進行連接。諸如此類,讓我也體會到了之前大家常說的,在香港生活真的太壓抑了,走在路上時總會有一種心口上被壓住了的感覺。

其他

這裏說一些在趕路時觀察到的小細節:

  • 不同於內地,香港的路口都會在地上用很大的字體注明觀察車流的來向(望左/望右),人行道紅綠燈處還設置了爲盲人使用的提示
  • 地鐵的樓梯上下口會配置一些便捷電梯(不是單獨的那種電梯,是掛靠在樓梯的扶手處)爲一些行走不便的人設置,這在國內是還沒看到過的,當然我感覺這個的使用率應該很低
  • 在周末時能看到很多菲傭在天橋、空曠地等席地而坐,聊天休息
  • 城市環境還是不錯的,幾乎很少看到地上有垃圾,但同樣的,我也很少看到路面上有垃圾桶

個人感悟

本次參會明顯感覺比去年新加坡 2049 少了很多人,且會場的項目方基本都是華人項目,少有一些海外項目。同時會去各個會場聽講的人也少了很多,大家也開始意識到了,大會能獲取到的高質量信息永遠是最少的,只有小局才是談大事的地方。

今年來參會,能感覺出自己跟去年已有一些不同,從去年的一個小透明,到現在的有所知有所聞,也說明了自己的努力並沒有白費。個人感覺自己也算是比較幸運的,一路走來,少不了很多前輩的指導和教誨。

不過也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哈哈,包括說來到 VC 之後,能深刻體會到投資是一門非常講究學問和變通的行業,既要對歷史和行業現狀有充分的理解,又要對未來的趨勢和發展進行提前布局。什麼時間就做什麼事,這句話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可不簡單,可以說是成敗在此一舉。而目前自己最缺乏的還是知行合一,對於市場變化還不夠敏銳,且行動沒有貫徹到底,以及對於二級市場的把控,在這些方面還得多去實踐反思,盡快找到屬於自己的策略,至少現在我能很明確的知道我肯定不是做短期的料哈哈。

聲明:

  1. 本文轉載自[0xhowe],著作權歸屬原作者[Howe],如對轉載有異議,請聯系Gate Learn團隊,團隊會根據相關流程盡速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所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文章其他語言版本由Gate Learn團隊翻譯, 在未提及Gate.io的情況下不得復制、傳播或抄襲經翻譯文章。
Bắt đầu giao dịch
Đăng ký và giao dịch để nhận phần thưởng USDTEST trị giá
$100
$5500
It seems that you are attempting to access our services from a Restricted Location where Gate.io is unable to provide services. We apologize for any inconvenience this may cause. Currently, the Restricted Locations include but not limited to: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Canada, Cambodia, Cuba, Iran, North Korea and so on. For more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Restricted Locations, please refer to the User Agreement. Should you have any other questions, please contact our Customer Support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