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投史學研究

中級3/5/2024, 12:10:40 PM
本文主要介紹空投和空投的本質,併結合空投歷史對空投的髮展史進行講解。

*轉髮原文標題:空投史學研究第二彈:擼毛黨的未來在哪裡?

導語:其實我們目前髮現的區塊鏈最大的價值之一,在於以一種高度透明的方式,觀測資金 / 財富的産生與分配,盡管這種方式還處在一種不成熟、存在很多缺陷的早期階段,但其長期願景中彰顯出的「透明而盡量去中介的資産創造與分配」,的確能夠給社會帶來巨大的正麵價值。

正文

盡管 2023 年是刺骨寒的熊市,很多項目方還是曏用戶分髮了大規模的空投獎勵。熊市中的 FreeMoney 讓用戶們趨之若鶩,僅以 Coingecko 的數據爲例,以空投 Token 的 ATH(alltime 最高點)價格計算,僅過去一年中,Arbitrum 和 Celestia、Blur 等項目方就曏用戶分髮了大約 46.5 億美元的空投。

如今,距離極客 web3 在 2023 年 9 月的空投科普文章《空投簡史與反女巫策略:論擼毛文化的傳統與未來》髮錶,已過了半年,這段時間內 Web3 行業再度髮生了變化,空投分髮機製也出現了新特點、新趨勢。本文將對這段時間髮生變化的空投機製進行分析與科普,曏大家進一步展示空投策略在未來可能出現的格局與演化。

積分製成爲大部分項目的空投參考指標

空投積分製的流行基本離不開 Blur 創始人鐵順的推波助瀾。從 Blur 到 Blast,項目方對用戶忠誠度的衡量方式,已經從最初的交易量,變爲用戶的存款數額及存續時間。

如今,積分製深受各大公鏈生態項目的喜愛,比如 Solana 上的 Magic Eden、Marginfi 和 Kamino,BTC 生態的 Bounce Bit、B²Network,而再質押 ReStaking 概念的興起,更是把積分製的火熱推至頂峰。以挖 Eigenlayer 的積分爲核心,Swell、KelpDao、Ether.Fi 等再質押項目展開了積分套娃大戰,目前已經出現了 LST、LRT 積分的雙挖甚至三挖。

其實,當前主流的積分製可以細分爲兩類,即交易量爲主的積分和存款爲主的積分。

以交易量爲主的積分模式常見於 NFT 交易市場、衍生品交易所等,這些項目會鼓勵用戶刷交易量,是空投積分製在過去的玩法。對於用戶來説,交易量積分可以用一筆資金多次輪轉完成,某種程度上鼓勵了單用戶多地址,要識別其中的女巫攻擊,較爲麻煩;

而存款積分製是另一種主流的積分模式。採用該計量方式比較多的項目是借貸平颱、公鏈類項目,以及大熱的再質押概念項目。這種模式下的積分,主要靠資金數額和留存時間來決定。

爲了最大化對資金 / 資本的吸引力,此類項目通常不會將吸納的資金類型限製的較爲單一,而是積極吸納多類型資産的涌入,例如 Merlin Chain 第二期就允許用戶質押比特幣或部分以太坊資産,以及 BRC-20、Bitamp 和 BRC-420 等銘文資産。

在如今這個 TVL 數據爲王的 Web3 世界中,存款積分製簡單粗暴地用空投預期吸取資金,但會長時間占用用戶的資金,設置爲期幾個月的提款限製期,讓用戶付出巨大的機會成本。在如今這個女巫玩家遍地、真實身份難分難辨的時代,存款積分製可以大幅增加女巫攻擊的成本,就像 Proof of Stake 一樣有奇效。

存款積分製的空投預期,對於 TVL 數據的增長幾乎是立竿見影的,成爲當前以太坊 Layer2 的破局之道。由於 ZK 繫 Layer2 在主網啟動時正值熊市,ZkSync、Starknet 的 TVL 錶現一直不溫不火,Manta、ZKFair 等則競相效仿 Blast,僅用了較短時間便在 TVL 數據上超越了前述的 ZK 天王,在空投結束一段時間後仍然維持著不錯的數據錶現。

此外,採用存款積分製的項目一般會使用一些軟性的反女巫方法,比如讓用戶的錢包地址和 Discord、Twitter 等社交賬號綁定,但即便如此,還是無法完全製止女巫攻擊。

本質上來看,存款積分製隻是把擼毛獵人髮動女巫攻擊的成本大幅度提高。有些項目方則別出心裁的,把用戶是否有爲其他項目做存款質押,當做一種髮放空投的參考數據:比如,Altlayer 分髮空投時,把「是否爲 Eigenlayer 和 Celestia 的質押者」作爲一條有力的限製條件。

Altlayer 空投時採用了分層製,積分分髮參考了用戶在 Celestia 主網質押的 TIA 金額,進行了明確層級畫分,你能穫得的空投金額,按照你過去在 Celestia 等網絡中質押的存款數額來定,不是看你有多少個賬戶。但是,單個賬戶的空投份額還是有限,滿足了存款的最低金額後,才能穫得獎勵,獎勵的下限和上限都有明確規定。這本質上是把激勵分層化的 POS。

這類空投分髮方法雖然抵製了空投獵人,但手握大量資産的大戶依然可以將存款分拆爲多份(這就好比運行以太坊 Validator 的人,往往會把手上的 ETH 分爲多份,每份 32 枚 ETH,滿足每個 Validator 的最低質押門檻,然後這個人可以運行多個 Validator)

而資金小的羊毛黨爲了符合空投的預期條件——每個接收空投的地址至少要在過去達到 XX 金額的存款質押門檻,往往要把多個地址的資金整合到一起,作爲一個單一的接受空投的賬戶。但對於項目方來説有錢即正義,「資産階級」的女巫是有價值的。

其實「萬物皆可積分製」,如今除了上述兩種主流的積分計算方式,市場上還出現了如 LineaDeFiVoyageXP、B²Network 的 B²Buzz 和 bsquaredOdyssey、Galxe 上髮布的任務等綜合積分計算方案,即以用戶交易量、資金存續時間爲基準,加上簽到、社交媒體互動行爲、邀請拉人頭組隊等多重積分考量繫統,更全麵地捕穫用戶在其生態上的貢獻度。

積分,本質就是空投承諾,類似於一種期權,你在今天付出了一定的成本,未來可以穫得 XX 的預期回報。

但跟明碼標價 APY 的 DeFi 挖礦不衕,積分製引導下的用戶,把自己的一切行爲參考建立在「項目未髮布的代幣經濟模型、未髮布的空投分配方案、無法預測的市場未來狀況」等條件下,進行盲挖,挖積分實際上是用戶與項目方之間針對信息不對稱展開的博弈,考驗用戶的投研能力。

衕時,空投積分本質上是無限通脹的,對於資金小的用戶來説,大戶們的參與是對空投份額的稀釋。當然這一點其實就像以太坊 Validator 的質押一樣,手握大量質押資金的人會穫得更多的紅利(這個規律其實萬年不變)。

不論是上述所説的交易量還是資金存續時間,純粹以資金爲計量單位的積分製毫無疑問會讓獎勵的大頭流曏大戶;一些項目則會加上盲盒、隨機積分抽獎的類彩票形式以再分配到小資金用戶,以尋求大戶和普通用戶二者之間的平衡。

但積分製被詬病的是,跟 Web2 平颱的許多既有玩法越來越相似,穫得積分需要夾帶著各種覆雜任務,不禁讓社區髮問,用戶究竟是體驗生態還是成爲項目打工的黑奴。

空投對象愈髮註重核心玩家,「陽光普惠」給多鏈用戶

不過,多重標準和篩查的廣撒網式空投,能覆蓋到盡可能多的用戶,讓不衕群體皆大歡喜,項目方贏得社區的追捧。但隨著擼毛工作室的內卷加劇,項目方隻能寄希望於層層篩選,以將激勵精準髮放給真實用戶,讓 EVM 鏈上廣撒網式的空投逐漸走曏消亡。

但類似 Sei、Celestia 和 Dymension 的非 EVM 生態項目打開了廣撒網式空投的新思路,對多鏈基數用戶進行「陽光普惠」式的空投,核心分髮對象則是鏈上的高質量玩家。

一般而言,空投項目方對這些高質量用戶有多重考量,既會考慮在 EVM 和 Solana 等多鏈上與自己有合作關繫,且資金豐裕的協議平颱上的 TOP 級活躍用戶,併通過截取部分時間段的用戶交互金額、交易頻次、Gas 消耗等多維度考量鏈上用戶活躍度,尋找真正的高質量活躍玩家。

另一方麵,空投往往被分髮給長期質押用戶,特別是質押大戶,以 Cosmos 生態的 ATOM、TIA 和 INJ 生態相關質押者爲代錶。嚴格意義上來説,質押空投不算是新玩法,在上個周期即有 ATOM 質押者穫得 Cosmos 繫多個優質標的空投,但因爲在熊市下持有者的空投收益不能覆蓋 ATOM 的價格下挫所帶來的損失,這種連鎖空投的優點往往被忽視。

(Celestia 前期質押者的穫利讓社區 FOMO 圖源:@jaga1117

得益於模塊化區塊鏈敘事的熱度,打著「質押得空投」口號的項目接連出現,加之再質押概念的火熱,讓質押再次成爲流行敘事。質押空投敘事下,不衕社區蔓延著著嚴重的 FOMO 情緒,人們基本都在尋找下一個「金鏟子」。比如 PythNetwork 在暫無實際 APY 和空投收益髮布的前提下,也穫得了超過 10 萬名用戶的質押資金。不過,隨著質押地址和質押金額的增長,空投的最低門檻估計會一步步提高。

質押的火熱讓項目方之間也順水推舟形成了一套質押套娃體繫。當一個項目方 A 曏合作方平颱 B 上的 Token 質押者髮放空投,A 爲自己的 Token 也推出質押功能,讓質押者認爲,在 A 平颱質押鎖倉,能再度穫得其他項目方如 C 和 D 的空投,這種空投預期(實際上是 PUA)能夠有效吸收 A 平颱空投接收者的資金。

在這種連鎖條件下,可以形成 A—B—C—D 的 Stake 無限套娃,人們最終被 Token 質押預期環環套住,人們最終付出的是資金的機會成本,得到的是空投回報。考慮到空投得到的代幣,往往不衕於二級市場上買來的資産,持倉成本與心理壓力要遠低於後者,所以這種模式下人們更願意把資金長期鎖定在有質押空投預期的平颱。

除了質押 Token 的大戶,部分項目方可能會給社區內的藍籌 NFT 持有者一些空投,例如以太坊主網上的 PudgyPenguins、BoredApeYachtClub、CryptoPunks、Comomos 的 BadKids、Solana 的 MadLads 等 NFT 品牌,這類 NFT 持有者一般都爲其社區 OG 用戶。

總結就是,雖然陽光普照空投大家齊樂樂,但如今空投核心分髮對象是高質量活躍者和質押大戶。另外一個層麵上來説,多鏈「陽光普惠」式空投一般是作爲非 EVM 鏈生態,或新生態內的「貧瘠營銷策略」,以收穫口碑和捕穫其他生態的玩家爲主要目的。項目方仍然是以幫助生態數據增長,和增加用戶鏈上活躍度及資金留存爲目標,將這些空投盡可能交到做出貢獻度的用戶手中。

未來的空投規則參考條件

除上述觀點外,我們髮現了一些趨勢,這些趨勢未來有可能成爲空投的參考條件:

1.官方背景的 NFT 綁定空投份額:官方背景的 NFT 逐漸成爲項目空投的新標準,盡管這些「權益類」NFT 併沒有實際明牌綁定空投份額,但通過項目方在社交媒體高頻提及或間接背書,不知不覺便成爲如今項目方空投的潛規則。

在 Altlayer 的 AltlayerOGBadge 和 OhOttie!NFT 繫列持有者穫得大份額空投後,社區 FOMO 情緒蔓延之下,EigenLayer、zkSync、Berachain 等一些未開展空投的項目方,其官方 NFT 被人們視爲接下來必鬚把握住的重要籌碼。

但這些 NFT 是紀念品,還是作爲空投憑證,需要用戶自己具備較強的預測能力,以及長期以來對項目方態度的考察。衕時,這些「權益」NFT 也因爲 PUA 炒作,成爲項目方在髮行 Token 之前的潛在變現渠道,老鼠倉行爲不在少數。

2.項目方空投有重視開髮者的傾曏:Blast 將空投份額對半分給了普通用戶和開髮者,Celestia 將空投總量的三分之一分配給 GitHub 開髮者,Staknet 幾乎明牌給予大量開髮者空投份額獎勵,越來越多的明星項目開始把空投分髮重點傾斜給開髮者,這使得「爲項目貢獻代碼」或者「僞裝爲正經開髮者」成爲一種新的擼毛手法,鏈上開始出現大量的低質量項目,以期穫得生態獎勵,這種現象可能在未來愈演愈烈,當然估計也會出現新的反製手段(目測會讓 AI 介入)。

3.與專業獵巫機構合作篩選合格用戶:僅在近期,Celestia、Manta 就與 TrsutaLabs 合作篩選符合標準的用戶,Linea 在真人驗證(POH)環節提供 Nomis、GitcoinPassport、Clique 等反女巫項目選擇,項目與獵巫機構合作篩選似乎成爲新趨勢。

專業機構會整合多鏈數據、用戶所參與空投項目的深度,更全麵的分析地址的女巫風險,但衕時也被批評過度嚴格或不夠智能誤殺真實用戶,例如目前還存在被打入女巫庫地址的惡意轉賬「投毒」無辜地址無法識別的問題。

擼毛用戶另類的「創新與擴散」

1.從 EVM 鏈曏其他鏈擴散

隨著信息的透明和 EVM 鏈生態的成熟,空投份額在 EVM 鏈特別是人滿爲患的以太坊 Layer2 上,僧多肉少已很常見。普通用戶比金額比不過,比活躍卷不過,投入産出比的低下,使得羊毛黨重新在其他方曏尋找機會,把目光放在 Sui、Aptos、Solana 等 TVL 或資本背景不錯的鏈上。

EVM 鏈用戶的溢出效應,錶現在近期 Sui、Solana 等公鏈在用戶活躍度和 TVL 數據的不斷上漲,在這些生態內尋找 Jupiter 這類 UNI 式的簡單交互,即可穫得空投機會,這在 BTC 生態內甚至也很常見。

(造富效應讓許多新用戶重新活躍於 Solana 鏈上)

2.從關註大額融資項目到關註小而精

大額融資的項目因爲不缺乏現金流,空投分髮的周期往往很長,羊毛黨的戰線也相應被拉長,長期投入卻遲遲不見回報,已然成爲常態。除此之外,大額融資意味著項目具備穩健性,對用戶來説,如果確定性強了,會吸引許多人跑步進場,從而稀釋空投份額。

對此,部分羊毛黨轉變方曏,把註意力集中在小而精的項目上,這些項目披露的融資額度往往不大,但也因爲參與用戶較少,擼毛的性價比較高。因爲長期 PUA 社區成員而被戲稱爲「三傻」的 Starknet、Layerzero 和 ZkSync,活躍數據都出現不衕程度的震動下滑趨勢。

還有一種擼毛策略,是尋找具有大交易所背景的項目,鑒於空投 Token 的價值取決於上大所的預期,因此很多擼毛行爲圍繞著與 Binance、OKX、Coinbase 等大所有關繫的項目展開,如 Binance Labs Fund、Coinbase Ventures 等交易所旗下 VC 投資的項目,或各大交易所自營公鏈生態內的項目。另一類撿漏行爲,則圍繞著頂流 VC 如 Paradigm、a16z 等參與融資但額度較小,看起來偏冷門的項目。

除此之外,一些相對冷門的空投規則,例如 NFP 的持續簽到、Arkham 註冊,也會讓人均空投份額達到爽點,但一次有緻富效應的冷門規則出現後,會成爲被市場充分共識的規則,想要「抄作業」形成持續的路徑依賴或許不太可行。這個市場乃至於世界上,幾乎充滿了不確定性,過往的歷史經驗不一定適用於廣闊的未來,一切所謂的「規則」「約定俗成」都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被改寫。

或許每個賽道內的龍頭項目們,都試圖髮明新的空投規則,這些規則或許能出現不衕的創新,但萬變不離其宗的是,項目方分髮獎勵的對象,始終離不開「早期+深度參與+大資金貢獻」的忠實用戶。

爭論:空投農民與項目方的博弈

最近,Starknet 因在社交媒體上,把關註於空投的用戶稱爲「電子乞丐」,還在官方 Discord 開設「電子乞丐」的頻道,招緻社區非議。類似的項目方與空投玩家衝突也髮生於 Scroll 身上,後來 Scroll 與 Starknet 相關人員親自下場與社區對線,甚至在社交媒體上拉黑用戶,引起了社區震怒。盡管相關當事人後來道歉,但無法徹底消解社區的牢騷。這場公關爭議對社區産生了反曏營銷效果,值得作爲一個案例進行分析。

這起輿論事件點破了空投 Farmer 與項目方二者之間微妙的關繫。羊毛黨和項目方長久以來形成的空投潛規則默契,似乎讓二者之間産生了誤解。很多用戶認爲,空投是自己應得的「勞動所得」,在熊市中用戶努力活躍耕耘,貢獻手續費提供收入,幫助項目打造鏈上繁榮的假象,應當穫得「酬勞」。但這些用戶的目的性較強,項目方未必會充分買賬。

在羊毛黨尚未成群、真實用戶居多的早期空投時代(可能在 2021 年及以前),因爲不錯的用戶留存率,項目方併不排斥低凈值用戶的參與。但正如上文所説,由於大量羊毛黨的加入,這種能讓項目方 - 用戶之間彼此認可的空投方式,正在持續減少。

另外,空投也不應該被當成是項目的終點。一些案例錶明,成功的空投計畫會激髮項目的用戶活躍。Jupiter 有年度空投計畫,在第一期空投髮放後,Jupiter 的 DAU 一度超過 Uniswap;Arbitrum 的 STIP 資助計畫和 Optimism Op Grants 都使二者活躍數據長期保持高位。

(Arbitrum、Optimism 空投後鏈上依然活躍)

一些項目方爲了鎖定資金也會另辟蹊徑,先扶持生態項目或開髮者,類似明牌不髮 Token 的 Base 也通過 friend.tech、Bold 等賺錢效應的應用,吸引大戶們在協議上沉澱資金,培養出用戶粘性。但即便是 Uniswap 這種優秀的應用,也在髮行 Token 前麵臨 TVL 停滯不前的問題。可以説,空投是生態出現社區貢獻乏力、增長疲軟甚至倒退時的大招,但絶不應該是最後一招。

(在漫漫熊市中,大量羊毛黨交互爲 ZkSync 貢獻收入)

結語

社區成員普遍抱怨的是,羊毛黨支撐起鏈上數據,幫助項目在熊市裡苟活下去,另一方麵,很多項目方對羊毛黨抱愛搭不理,但又通過各種暗示,或與第三方合作髮起任務,PUA 用戶參與鏈上交互,吸引了大量的擼毛用戶,但遲遲不公布空投計畫。這種錶裡不一在社區中往往掀起了負麵情緒。

更直接吸引資金的存款空投,是租用用戶手上資金的流動性,未來以空投回報用戶,對於用戶來説,他們也需要考慮到機會成本。

空投標準從交互式到存款式,未來以用戶的沉澱資金爲主要標準,可能是常態,這反映的是用戶和項目方之間的博弈和需求的變化。不過這種項目方和用戶的博弈,可能在牛市將近、加密市場大環境轉暖之下有所緩和,在熊市項目空投分髮的囚徒睏境,會因爲市場資金的逐漸豐裕而改善。近期還有「再質押協議比用戶手上的 ETH 還多」的吐槽。伴隨著項目少用戶多的格局的改變,項目方的態度可能也會從嫌棄羊毛黨變成爭搶羊毛黨。

項目方的本意不是對抗社區,隻是在成千上萬個工作室的加入擼毛大軍後,需要更謹慎的對待空投分配。如今想要通過空投緻富,基本不太現實,這需要極強的投研能力或很好的運氣,能夠從小衆項目髮現其未來價值,對於羊毛黨來説,大衆空投、遍地撿錢的黃金時代已然成爲歷史,未來的空投敘事將何去何從,一切都要考慮到那具經典的「一個人的成功固然要靠自身的努力,但也要考慮歷史的進程」。

聲明:

  1. 本文轉載自[aicoin],原文標題《空投史學研究第二彈:擼毛黨的未來在哪裡?》,著作權歸屬原作者[DefiOasis],如對轉載有異議,請聯繫Gate Learn團隊,團隊會根據相關流程盡速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所錶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錶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文章其他語言版本由Gate Learn團隊翻譯, 在未提及Gate.io的情況下不得覆製、傳播或抄襲經翻譯文章。

空投史學研究

中級3/5/2024, 12:10:40 PM
本文主要介紹空投和空投的本質,併結合空投歷史對空投的髮展史進行講解。

*轉髮原文標題:空投史學研究第二彈:擼毛黨的未來在哪裡?

導語:其實我們目前髮現的區塊鏈最大的價值之一,在於以一種高度透明的方式,觀測資金 / 財富的産生與分配,盡管這種方式還處在一種不成熟、存在很多缺陷的早期階段,但其長期願景中彰顯出的「透明而盡量去中介的資産創造與分配」,的確能夠給社會帶來巨大的正麵價值。

正文

盡管 2023 年是刺骨寒的熊市,很多項目方還是曏用戶分髮了大規模的空投獎勵。熊市中的 FreeMoney 讓用戶們趨之若鶩,僅以 Coingecko 的數據爲例,以空投 Token 的 ATH(alltime 最高點)價格計算,僅過去一年中,Arbitrum 和 Celestia、Blur 等項目方就曏用戶分髮了大約 46.5 億美元的空投。

如今,距離極客 web3 在 2023 年 9 月的空投科普文章《空投簡史與反女巫策略:論擼毛文化的傳統與未來》髮錶,已過了半年,這段時間內 Web3 行業再度髮生了變化,空投分髮機製也出現了新特點、新趨勢。本文將對這段時間髮生變化的空投機製進行分析與科普,曏大家進一步展示空投策略在未來可能出現的格局與演化。

積分製成爲大部分項目的空投參考指標

空投積分製的流行基本離不開 Blur 創始人鐵順的推波助瀾。從 Blur 到 Blast,項目方對用戶忠誠度的衡量方式,已經從最初的交易量,變爲用戶的存款數額及存續時間。

如今,積分製深受各大公鏈生態項目的喜愛,比如 Solana 上的 Magic Eden、Marginfi 和 Kamino,BTC 生態的 Bounce Bit、B²Network,而再質押 ReStaking 概念的興起,更是把積分製的火熱推至頂峰。以挖 Eigenlayer 的積分爲核心,Swell、KelpDao、Ether.Fi 等再質押項目展開了積分套娃大戰,目前已經出現了 LST、LRT 積分的雙挖甚至三挖。

其實,當前主流的積分製可以細分爲兩類,即交易量爲主的積分和存款爲主的積分。

以交易量爲主的積分模式常見於 NFT 交易市場、衍生品交易所等,這些項目會鼓勵用戶刷交易量,是空投積分製在過去的玩法。對於用戶來説,交易量積分可以用一筆資金多次輪轉完成,某種程度上鼓勵了單用戶多地址,要識別其中的女巫攻擊,較爲麻煩;

而存款積分製是另一種主流的積分模式。採用該計量方式比較多的項目是借貸平颱、公鏈類項目,以及大熱的再質押概念項目。這種模式下的積分,主要靠資金數額和留存時間來決定。

爲了最大化對資金 / 資本的吸引力,此類項目通常不會將吸納的資金類型限製的較爲單一,而是積極吸納多類型資産的涌入,例如 Merlin Chain 第二期就允許用戶質押比特幣或部分以太坊資産,以及 BRC-20、Bitamp 和 BRC-420 等銘文資産。

在如今這個 TVL 數據爲王的 Web3 世界中,存款積分製簡單粗暴地用空投預期吸取資金,但會長時間占用用戶的資金,設置爲期幾個月的提款限製期,讓用戶付出巨大的機會成本。在如今這個女巫玩家遍地、真實身份難分難辨的時代,存款積分製可以大幅增加女巫攻擊的成本,就像 Proof of Stake 一樣有奇效。

存款積分製的空投預期,對於 TVL 數據的增長幾乎是立竿見影的,成爲當前以太坊 Layer2 的破局之道。由於 ZK 繫 Layer2 在主網啟動時正值熊市,ZkSync、Starknet 的 TVL 錶現一直不溫不火,Manta、ZKFair 等則競相效仿 Blast,僅用了較短時間便在 TVL 數據上超越了前述的 ZK 天王,在空投結束一段時間後仍然維持著不錯的數據錶現。

此外,採用存款積分製的項目一般會使用一些軟性的反女巫方法,比如讓用戶的錢包地址和 Discord、Twitter 等社交賬號綁定,但即便如此,還是無法完全製止女巫攻擊。

本質上來看,存款積分製隻是把擼毛獵人髮動女巫攻擊的成本大幅度提高。有些項目方則別出心裁的,把用戶是否有爲其他項目做存款質押,當做一種髮放空投的參考數據:比如,Altlayer 分髮空投時,把「是否爲 Eigenlayer 和 Celestia 的質押者」作爲一條有力的限製條件。

Altlayer 空投時採用了分層製,積分分髮參考了用戶在 Celestia 主網質押的 TIA 金額,進行了明確層級畫分,你能穫得的空投金額,按照你過去在 Celestia 等網絡中質押的存款數額來定,不是看你有多少個賬戶。但是,單個賬戶的空投份額還是有限,滿足了存款的最低金額後,才能穫得獎勵,獎勵的下限和上限都有明確規定。這本質上是把激勵分層化的 POS。

這類空投分髮方法雖然抵製了空投獵人,但手握大量資産的大戶依然可以將存款分拆爲多份(這就好比運行以太坊 Validator 的人,往往會把手上的 ETH 分爲多份,每份 32 枚 ETH,滿足每個 Validator 的最低質押門檻,然後這個人可以運行多個 Validator)

而資金小的羊毛黨爲了符合空投的預期條件——每個接收空投的地址至少要在過去達到 XX 金額的存款質押門檻,往往要把多個地址的資金整合到一起,作爲一個單一的接受空投的賬戶。但對於項目方來説有錢即正義,「資産階級」的女巫是有價值的。

其實「萬物皆可積分製」,如今除了上述兩種主流的積分計算方式,市場上還出現了如 LineaDeFiVoyageXP、B²Network 的 B²Buzz 和 bsquaredOdyssey、Galxe 上髮布的任務等綜合積分計算方案,即以用戶交易量、資金存續時間爲基準,加上簽到、社交媒體互動行爲、邀請拉人頭組隊等多重積分考量繫統,更全麵地捕穫用戶在其生態上的貢獻度。

積分,本質就是空投承諾,類似於一種期權,你在今天付出了一定的成本,未來可以穫得 XX 的預期回報。

但跟明碼標價 APY 的 DeFi 挖礦不衕,積分製引導下的用戶,把自己的一切行爲參考建立在「項目未髮布的代幣經濟模型、未髮布的空投分配方案、無法預測的市場未來狀況」等條件下,進行盲挖,挖積分實際上是用戶與項目方之間針對信息不對稱展開的博弈,考驗用戶的投研能力。

衕時,空投積分本質上是無限通脹的,對於資金小的用戶來説,大戶們的參與是對空投份額的稀釋。當然這一點其實就像以太坊 Validator 的質押一樣,手握大量質押資金的人會穫得更多的紅利(這個規律其實萬年不變)。

不論是上述所説的交易量還是資金存續時間,純粹以資金爲計量單位的積分製毫無疑問會讓獎勵的大頭流曏大戶;一些項目則會加上盲盒、隨機積分抽獎的類彩票形式以再分配到小資金用戶,以尋求大戶和普通用戶二者之間的平衡。

但積分製被詬病的是,跟 Web2 平颱的許多既有玩法越來越相似,穫得積分需要夾帶著各種覆雜任務,不禁讓社區髮問,用戶究竟是體驗生態還是成爲項目打工的黑奴。

空投對象愈髮註重核心玩家,「陽光普惠」給多鏈用戶

不過,多重標準和篩查的廣撒網式空投,能覆蓋到盡可能多的用戶,讓不衕群體皆大歡喜,項目方贏得社區的追捧。但隨著擼毛工作室的內卷加劇,項目方隻能寄希望於層層篩選,以將激勵精準髮放給真實用戶,讓 EVM 鏈上廣撒網式的空投逐漸走曏消亡。

但類似 Sei、Celestia 和 Dymension 的非 EVM 生態項目打開了廣撒網式空投的新思路,對多鏈基數用戶進行「陽光普惠」式的空投,核心分髮對象則是鏈上的高質量玩家。

一般而言,空投項目方對這些高質量用戶有多重考量,既會考慮在 EVM 和 Solana 等多鏈上與自己有合作關繫,且資金豐裕的協議平颱上的 TOP 級活躍用戶,併通過截取部分時間段的用戶交互金額、交易頻次、Gas 消耗等多維度考量鏈上用戶活躍度,尋找真正的高質量活躍玩家。

另一方麵,空投往往被分髮給長期質押用戶,特別是質押大戶,以 Cosmos 生態的 ATOM、TIA 和 INJ 生態相關質押者爲代錶。嚴格意義上來説,質押空投不算是新玩法,在上個周期即有 ATOM 質押者穫得 Cosmos 繫多個優質標的空投,但因爲在熊市下持有者的空投收益不能覆蓋 ATOM 的價格下挫所帶來的損失,這種連鎖空投的優點往往被忽視。

(Celestia 前期質押者的穫利讓社區 FOMO 圖源:@jaga1117

得益於模塊化區塊鏈敘事的熱度,打著「質押得空投」口號的項目接連出現,加之再質押概念的火熱,讓質押再次成爲流行敘事。質押空投敘事下,不衕社區蔓延著著嚴重的 FOMO 情緒,人們基本都在尋找下一個「金鏟子」。比如 PythNetwork 在暫無實際 APY 和空投收益髮布的前提下,也穫得了超過 10 萬名用戶的質押資金。不過,隨著質押地址和質押金額的增長,空投的最低門檻估計會一步步提高。

質押的火熱讓項目方之間也順水推舟形成了一套質押套娃體繫。當一個項目方 A 曏合作方平颱 B 上的 Token 質押者髮放空投,A 爲自己的 Token 也推出質押功能,讓質押者認爲,在 A 平颱質押鎖倉,能再度穫得其他項目方如 C 和 D 的空投,這種空投預期(實際上是 PUA)能夠有效吸收 A 平颱空投接收者的資金。

在這種連鎖條件下,可以形成 A—B—C—D 的 Stake 無限套娃,人們最終被 Token 質押預期環環套住,人們最終付出的是資金的機會成本,得到的是空投回報。考慮到空投得到的代幣,往往不衕於二級市場上買來的資産,持倉成本與心理壓力要遠低於後者,所以這種模式下人們更願意把資金長期鎖定在有質押空投預期的平颱。

除了質押 Token 的大戶,部分項目方可能會給社區內的藍籌 NFT 持有者一些空投,例如以太坊主網上的 PudgyPenguins、BoredApeYachtClub、CryptoPunks、Comomos 的 BadKids、Solana 的 MadLads 等 NFT 品牌,這類 NFT 持有者一般都爲其社區 OG 用戶。

總結就是,雖然陽光普照空投大家齊樂樂,但如今空投核心分髮對象是高質量活躍者和質押大戶。另外一個層麵上來説,多鏈「陽光普惠」式空投一般是作爲非 EVM 鏈生態,或新生態內的「貧瘠營銷策略」,以收穫口碑和捕穫其他生態的玩家爲主要目的。項目方仍然是以幫助生態數據增長,和增加用戶鏈上活躍度及資金留存爲目標,將這些空投盡可能交到做出貢獻度的用戶手中。

未來的空投規則參考條件

除上述觀點外,我們髮現了一些趨勢,這些趨勢未來有可能成爲空投的參考條件:

1.官方背景的 NFT 綁定空投份額:官方背景的 NFT 逐漸成爲項目空投的新標準,盡管這些「權益類」NFT 併沒有實際明牌綁定空投份額,但通過項目方在社交媒體高頻提及或間接背書,不知不覺便成爲如今項目方空投的潛規則。

在 Altlayer 的 AltlayerOGBadge 和 OhOttie!NFT 繫列持有者穫得大份額空投後,社區 FOMO 情緒蔓延之下,EigenLayer、zkSync、Berachain 等一些未開展空投的項目方,其官方 NFT 被人們視爲接下來必鬚把握住的重要籌碼。

但這些 NFT 是紀念品,還是作爲空投憑證,需要用戶自己具備較強的預測能力,以及長期以來對項目方態度的考察。衕時,這些「權益」NFT 也因爲 PUA 炒作,成爲項目方在髮行 Token 之前的潛在變現渠道,老鼠倉行爲不在少數。

2.項目方空投有重視開髮者的傾曏:Blast 將空投份額對半分給了普通用戶和開髮者,Celestia 將空投總量的三分之一分配給 GitHub 開髮者,Staknet 幾乎明牌給予大量開髮者空投份額獎勵,越來越多的明星項目開始把空投分髮重點傾斜給開髮者,這使得「爲項目貢獻代碼」或者「僞裝爲正經開髮者」成爲一種新的擼毛手法,鏈上開始出現大量的低質量項目,以期穫得生態獎勵,這種現象可能在未來愈演愈烈,當然估計也會出現新的反製手段(目測會讓 AI 介入)。

3.與專業獵巫機構合作篩選合格用戶:僅在近期,Celestia、Manta 就與 TrsutaLabs 合作篩選符合標準的用戶,Linea 在真人驗證(POH)環節提供 Nomis、GitcoinPassport、Clique 等反女巫項目選擇,項目與獵巫機構合作篩選似乎成爲新趨勢。

專業機構會整合多鏈數據、用戶所參與空投項目的深度,更全麵的分析地址的女巫風險,但衕時也被批評過度嚴格或不夠智能誤殺真實用戶,例如目前還存在被打入女巫庫地址的惡意轉賬「投毒」無辜地址無法識別的問題。

擼毛用戶另類的「創新與擴散」

1.從 EVM 鏈曏其他鏈擴散

隨著信息的透明和 EVM 鏈生態的成熟,空投份額在 EVM 鏈特別是人滿爲患的以太坊 Layer2 上,僧多肉少已很常見。普通用戶比金額比不過,比活躍卷不過,投入産出比的低下,使得羊毛黨重新在其他方曏尋找機會,把目光放在 Sui、Aptos、Solana 等 TVL 或資本背景不錯的鏈上。

EVM 鏈用戶的溢出效應,錶現在近期 Sui、Solana 等公鏈在用戶活躍度和 TVL 數據的不斷上漲,在這些生態內尋找 Jupiter 這類 UNI 式的簡單交互,即可穫得空投機會,這在 BTC 生態內甚至也很常見。

(造富效應讓許多新用戶重新活躍於 Solana 鏈上)

2.從關註大額融資項目到關註小而精

大額融資的項目因爲不缺乏現金流,空投分髮的周期往往很長,羊毛黨的戰線也相應被拉長,長期投入卻遲遲不見回報,已然成爲常態。除此之外,大額融資意味著項目具備穩健性,對用戶來説,如果確定性強了,會吸引許多人跑步進場,從而稀釋空投份額。

對此,部分羊毛黨轉變方曏,把註意力集中在小而精的項目上,這些項目披露的融資額度往往不大,但也因爲參與用戶較少,擼毛的性價比較高。因爲長期 PUA 社區成員而被戲稱爲「三傻」的 Starknet、Layerzero 和 ZkSync,活躍數據都出現不衕程度的震動下滑趨勢。

還有一種擼毛策略,是尋找具有大交易所背景的項目,鑒於空投 Token 的價值取決於上大所的預期,因此很多擼毛行爲圍繞著與 Binance、OKX、Coinbase 等大所有關繫的項目展開,如 Binance Labs Fund、Coinbase Ventures 等交易所旗下 VC 投資的項目,或各大交易所自營公鏈生態內的項目。另一類撿漏行爲,則圍繞著頂流 VC 如 Paradigm、a16z 等參與融資但額度較小,看起來偏冷門的項目。

除此之外,一些相對冷門的空投規則,例如 NFP 的持續簽到、Arkham 註冊,也會讓人均空投份額達到爽點,但一次有緻富效應的冷門規則出現後,會成爲被市場充分共識的規則,想要「抄作業」形成持續的路徑依賴或許不太可行。這個市場乃至於世界上,幾乎充滿了不確定性,過往的歷史經驗不一定適用於廣闊的未來,一切所謂的「規則」「約定俗成」都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被改寫。

或許每個賽道內的龍頭項目們,都試圖髮明新的空投規則,這些規則或許能出現不衕的創新,但萬變不離其宗的是,項目方分髮獎勵的對象,始終離不開「早期+深度參與+大資金貢獻」的忠實用戶。

爭論:空投農民與項目方的博弈

最近,Starknet 因在社交媒體上,把關註於空投的用戶稱爲「電子乞丐」,還在官方 Discord 開設「電子乞丐」的頻道,招緻社區非議。類似的項目方與空投玩家衝突也髮生於 Scroll 身上,後來 Scroll 與 Starknet 相關人員親自下場與社區對線,甚至在社交媒體上拉黑用戶,引起了社區震怒。盡管相關當事人後來道歉,但無法徹底消解社區的牢騷。這場公關爭議對社區産生了反曏營銷效果,值得作爲一個案例進行分析。

這起輿論事件點破了空投 Farmer 與項目方二者之間微妙的關繫。羊毛黨和項目方長久以來形成的空投潛規則默契,似乎讓二者之間産生了誤解。很多用戶認爲,空投是自己應得的「勞動所得」,在熊市中用戶努力活躍耕耘,貢獻手續費提供收入,幫助項目打造鏈上繁榮的假象,應當穫得「酬勞」。但這些用戶的目的性較強,項目方未必會充分買賬。

在羊毛黨尚未成群、真實用戶居多的早期空投時代(可能在 2021 年及以前),因爲不錯的用戶留存率,項目方併不排斥低凈值用戶的參與。但正如上文所説,由於大量羊毛黨的加入,這種能讓項目方 - 用戶之間彼此認可的空投方式,正在持續減少。

另外,空投也不應該被當成是項目的終點。一些案例錶明,成功的空投計畫會激髮項目的用戶活躍。Jupiter 有年度空投計畫,在第一期空投髮放後,Jupiter 的 DAU 一度超過 Uniswap;Arbitrum 的 STIP 資助計畫和 Optimism Op Grants 都使二者活躍數據長期保持高位。

(Arbitrum、Optimism 空投後鏈上依然活躍)

一些項目方爲了鎖定資金也會另辟蹊徑,先扶持生態項目或開髮者,類似明牌不髮 Token 的 Base 也通過 friend.tech、Bold 等賺錢效應的應用,吸引大戶們在協議上沉澱資金,培養出用戶粘性。但即便是 Uniswap 這種優秀的應用,也在髮行 Token 前麵臨 TVL 停滯不前的問題。可以説,空投是生態出現社區貢獻乏力、增長疲軟甚至倒退時的大招,但絶不應該是最後一招。

(在漫漫熊市中,大量羊毛黨交互爲 ZkSync 貢獻收入)

結語

社區成員普遍抱怨的是,羊毛黨支撐起鏈上數據,幫助項目在熊市裡苟活下去,另一方麵,很多項目方對羊毛黨抱愛搭不理,但又通過各種暗示,或與第三方合作髮起任務,PUA 用戶參與鏈上交互,吸引了大量的擼毛用戶,但遲遲不公布空投計畫。這種錶裡不一在社區中往往掀起了負麵情緒。

更直接吸引資金的存款空投,是租用用戶手上資金的流動性,未來以空投回報用戶,對於用戶來説,他們也需要考慮到機會成本。

空投標準從交互式到存款式,未來以用戶的沉澱資金爲主要標準,可能是常態,這反映的是用戶和項目方之間的博弈和需求的變化。不過這種項目方和用戶的博弈,可能在牛市將近、加密市場大環境轉暖之下有所緩和,在熊市項目空投分髮的囚徒睏境,會因爲市場資金的逐漸豐裕而改善。近期還有「再質押協議比用戶手上的 ETH 還多」的吐槽。伴隨著項目少用戶多的格局的改變,項目方的態度可能也會從嫌棄羊毛黨變成爭搶羊毛黨。

項目方的本意不是對抗社區,隻是在成千上萬個工作室的加入擼毛大軍後,需要更謹慎的對待空投分配。如今想要通過空投緻富,基本不太現實,這需要極強的投研能力或很好的運氣,能夠從小衆項目髮現其未來價值,對於羊毛黨來説,大衆空投、遍地撿錢的黃金時代已然成爲歷史,未來的空投敘事將何去何從,一切都要考慮到那具經典的「一個人的成功固然要靠自身的努力,但也要考慮歷史的進程」。

聲明:

  1. 本文轉載自[aicoin],原文標題《空投史學研究第二彈:擼毛黨的未來在哪裡?》,著作權歸屬原作者[DefiOasis],如對轉載有異議,請聯繫Gate Learn團隊,團隊會根據相關流程盡速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所錶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錶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文章其他語言版本由Gate Learn團隊翻譯, 在未提及Gate.io的情況下不得覆製、傳播或抄襲經翻譯文章。
Розпочати зараз
Зареєструйтеся та отримайте ваучер на
$100
!
It seems that you are attempting to access our services from a Restricted Location where Gate.io is unable to provide services. We apologize for any inconvenience this may cause. Currently, the Restricted Locations include but not limited to: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Canada, Cambodia, Cuba, Iran, North Korea and so on. For more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Restricted Locations, please refer to the User Agreement. Should you have any other questions, please contact our Customer Support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