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市场的至暗时刻:重大暴跌事件回顾

中级4/28/2025, 6:48:30 AM
加密货币的发展史已经反复证明:最黑暗的时刻,往往孕育着最耀眼的曙光。无论是突发性事件下的短期阵痛,还是信任危机引发的漫长余震,市场都会以强大的生命力不断满血复活,并在新叙事驱动下,缔造更多辉煌。

2025 年以来,加密货币市场持续低迷。尽管特朗普政府释放了诸多政策利好信号,但市场却陷入了“信心危机”:Bybit 遭遇史上最大规模黑客攻击、比特币现货 ETF 资金持续外流、美联储降息预期落空以及加征关税引发的全球贸易战担忧…多重利空因素交织下,加密行业已成惊弓之鸟,市场恐慌情绪持续蔓延。

TradingView 数据显示,BTC 价格从年初 109,600 美元的高点最低跌至 74,500 美元,跌幅为 32%。山寨币市场更是惨不忍睹,绝大多数币种价格已跌去八九成,加密货币总市值从 3.69 万亿美元的年初峰值缩水至目前的 2.62 万亿美元,蒸发 1.07 万亿美元。

在市场不确定性持续升级的情况下,传统避险资产黄金却屡创新高,相比之下,加密资产似乎再一次被抛弃。然而,当我们回顾加密货币发展史时会发现,暴跌屡见不鲜,但在每一次“至暗时刻”之后,加密市场总是会以惊人的韧性上演涅槃重生。

本文将盘点加密货币市场近十年来的重大暴跌事件,包括 Mt.Gox 门头沟事件、312 事件、Terra/Luna 崩盘、FTX 暴雷等,深度剖析每一次市场巨震背后的原因、潜在影响和后续走势,以供用户参考。

暴跌事件盘点

回顾加密市场十余年的发展历史,几乎每一年都会出现深度调整,或是市场过热的自我修正,或是黑天鹅事件导致的突发性暴跌。但正如 BitMEX 创始人 Arthur Hayes 所言,“每一次暴跌都是市场的自我净化,真正的价值终将浮出水面”。


(来源:TradingView)

Mt.Gox 门头沟被盗

2024 年 2 月,加密货币行业遭遇了史上最严重的黑客攻击事件。当时全球最大的比特币交易所 Mt.Gox(门头沟)系统被攻破,近 85 万枚比特币被盗,约占当时流通量的 7%,当时价值约为 4.73 亿美元。这场灾难性事件直接导致 Mt.Gox 宣告破产,数十万用户血本无归,比特币价格在短短半个月内暴跌 48%,市场信心遭受毁灭性打击,整个行业随之陷入了长达一年半的寒冬。

这场持续十余年的“加密史上最大破产案”对整个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 从行业层面看,它推动行业采用离线冷钱包存储和多签技术等多重措施来加强安全保护。
  •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它警示用户在选择交易所时必须再三谨慎,以及资产需要分散管理以降低潜在风险。

94 事件:中国 ICO 禁令

2017 年 9 月 4 日,中国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禁止中国境内所有初始代币发行 (ICO) 活动,并将其定性为未经批准的非法公开融资行为。同时,关闭境内所有加密货币交易所,禁止金融机构为加密货币交易提供资金托管、清算等服务。公告一出,加密货币市场大跳水,BTC 单日暴跌 32%,大量山寨币几乎归零,市场流动性骤降。


(来源:pbc.gov.cn)

9.4 禁令使加密市场短期遭受重创,也对行业诸多方面造成了巨大冲击,具体表现为:

  • 重塑交易所格局:包括火币、OKCoin(后更名 OKEx) 在内的交易所集体出海,Binance 借机崛起,成为全球最大的交易所之一。
  • 场外交易兴起:由于法币通道被切断,投资者转向 P2P 场外交易(OTC)和币币交易对。
  • STO 涌现:继 ICO 模式被禁后,主打合规的 STO(证券型代币) 成为新趋势。

不过,尽管监管机构的果断干预有效遏制了 ICO 的投机狂热,但市场的上升势头依然保持强劲。随后,BTC 价格一路飞涨,从最低 3,000 美元暴涨至最高 19,600 美元,三个月内涨幅高达 5.53 倍。

312 事件:疫情下的流动性危机

2020 年 3 月 12 日至 13 日,加密货币市场遭遇史上最严重的单日暴跌之一,被称为“黑色星期四”或“ 312 事件”。当时,BTC 价格从 8,000 美元暴跌至 3,800 美元,跌幅超 52%。与此同时,全网爆仓金额近 30 亿美元,超过 10 万人爆仓,创当时历史记录。

此次暴跌的直接导火索是新冠疫情下的全球金融市场恐慌。当时,美股多次熔断,原油等大宗商品惨遭血洗,全球投资者疯狂抛售股票、加密货币等风险资产以换取现金。在市场恐慌下跌时,由于大量加密投资者使用了 10 倍甚至更高倍数的杠杆交易,导致触发连环爆仓。极端行情下,包括 Binance、Coinbase 在内的交易所因流量过大宕机,用户无法及时补仓或止损,更导致了市场的进一步下跌,形成恶性循环。此外,加密货币价格的暴跌也打破了链上生态的平静,大量抵押品被清算,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恐慌,也引发了用户对 DeFi 系统稳定性的质疑。

这场极端行情下的压力测试最终由 BitMEX“拔网线”而终结,但它充分暴露了市场流动性、高杠杆交易和 DeFi 的设计缺陷,推动了行业在风险防控、产品设计等方面的全面优化,比如:

  • 在基础设施方面,促使交易所加强系统稳定性,避免在极端行情下宕机。同时,还催生了更多链上工具以实时追踪大额清算风险。
  • 在 DeFi 清算机制方面,促使 MakerDAO 等协议推行更稳健的抵押机制,比如抵押率从 150% 提升至 200% 等,以降低爆仓风险。
  • 在投资者行为方面,用户转向更稳健的现货或低倍杠杆,并使用期权进行风险对冲,从而也推动了期权市场的增长。

总之,312 流动性危机是一次与主流金融市场的同频共振,其惨烈程度也让加密用户充分意识到了高杠杆这一定时炸弹的危险性。不过,它的存在也成为了牛市吹响的号角,此后市场便开启了长达一年的上涨行情,比特币从低点 3,800 美元攀升至最高 65,000 美元,涨幅高达 16.11 倍。

519 事件:算力主导权转移

2021 年 5 月 19 日,中国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发布声明,明确提出“打击比特币挖矿和交易行为”,随后多部委联合行动,对加密货币挖矿产业进行全国性清退。除了全面禁止挖矿外,多家交易所宣布停止中国大陆用户服务。

519 矿机清退政令是继 94 禁令后的又一次国家级层面的监管措施,消息一出也再次引发了加密货币市场大震荡。BTC 价格单日从 43,000 美元跌至 30,000 美元,跌幅超 30%。与此同时,这一事件也直接导致矿业市场大洗牌,部分矿机被迫低价抛售,中国矿工纷纷向哈萨克斯坦、美国、俄罗斯等电价较低国家迁移 。

不过,从长远角度看,比特币算力的去中心化不仅显著降低了单一国家的政策风险,也加速了全球监管的合规化进程。由于美国德州等地成为新矿场聚集地,这也促使 SEC 等监管机构加强了对加密矿企的审查力度。此外,由于中心化交易所受限,Uniswap 等 DEX(去中心化交易所)交易量激增。

此事件发生后,比特币经历了约 2 个月的低位盘整,随后在 7 月中下旬从 30,000 美元左右开启上涨趋势,并在 5 个月后再次创下了当时的历史新高 69,000 美元。

Terra/Luna 崩盘:算法稳定币危机

2022 年 5 月,Terra 算法稳定币 UST 脱锚引发“死亡循环”,导致其生态治理代币 LUNA 价格供应量从 3.5 亿激增至 6.5 万亿,其价格在短短数天内从 60 多美元跌至不足 0.1 美元。尽管期间 Terra 背后的公司 Terraform Labs 紧急动用了数十亿美元比特币储备来回购被出售的 UST,但已无力回天,最终这个估值400 亿美元的生态帝国轰然倒塌。

Terra 生态的快速崩溃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不仅连带加密货币市场大崩盘,比特币价格从 40,000 美元跌至 27,000 美元,甚至连 USDT 等稳定币也经历了短暂脱锚,而且还造成三箭资本(3AC)、Celsius、Voyager Digital 和 BlockFi 等机构的破产清算。

Terra 生态的陨落堪比”雷曼时刻”,这一系统性危机直接暴露了算法稳定币的机制缺陷,导致用户对算稳的信任度降至冰点,但同时也让 USDC 等合规稳定币更获市场青睐。除此之外,这一罕见的头部生态崩盘事件也加剧了监管机构对稳定币和 DeFi 领域的监管力度。更重要的是,它让加密用户再次意识到了资产分散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加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Terra 崩盘事件重挫市场信心,比特币随后再次出现暴跌,进入了长达半年的“熊市”,直到年底才再次企稳回升。但或许也正是此次“去杠杆”事件,才促成了 2023 年一整年的波动上涨行情,并在 2024 年 3 月创下了当时的历史新高 73,700 美元。

FTX 暴雷:链下信任崩塌

2022年 11 月,全球知名加密货币交易所 FTX 在短短数天内的轰然倒塌,成为加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崩盘事件之一。这场危机始于 CoinDesk 的一份报告,揭露 FTX 关联公司 Alameda Research 的资产负债表存在严重问题。在随后的挤兑潮中,用户在 72 小时内提取了约 60 亿美元资产,导致 FTX 流动性枯竭。11 月 11 日,FTX 申请破产保护,320 亿美元市值灰飞烟灭,其创始人 Sam Bankman-Fried(SBF)也在 2023 年被控电汇欺诈、证券欺诈、洗钱等 7 项罪名,最终被判 25 年监禁。

在这场席卷加密行业的信任危机下,比特币从 21,000 美元跌至 15,500 美元,跌幅为 26%。FTT 代币单日暴跌 90%,从 22 美元跌至 2 美元以下。此外,BlockFi、Genesis 等借贷平台也相继倒闭。


(来源:TradingView)

FTX 暴雷暴露了中心化交易所的致命缺陷,它再次证明了即使是头部平台也可能存在系统性欺诈风险。但与此同时,它也催生了更透明、更稳健的金融体系,贝莱德等传统金融机构要求加密企业提供银行级合规证明,自此交易所定期公布储备证明也成为了平台标配,并且再次加速了加密监管框架的建立,比如欧盟 MiCA 法案明确交易所资产隔离要求等。

而从行情上来看,FTX 崩盘事件对比特币走势影响有限,市场在低迷了 2 个月左右后,便再次重振旗鼓,开启了新一轮行情。

暴跌事件的共性特征

事实上,虽然触发每一次重大危机的导火索都不尽相同,或是疫情、政策等外部冲击,或是项目崩溃、交易所欺诈等内部缺陷,亦或者是技术面与情绪面共振下的多重因素叠加,但它们也都暴露出了一些共性特征:

  • 监管的不确定性:无论是暴跌的诱发因素,还是暴跌后的监管收紧,监管政策或态度都会对加密市场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无论如何,一个愈加清晰的监管框架会助推行业向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迈进。
  • 过度杠杆的危害:加密货币以巨大波动性著称,它在放大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极高的危险性。高杠杆交易在每次暴跌中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最终形成“下跌 - 爆仓 - 抛售 -再次下跌”的死亡螺旋。
  • 与传统金融市场联动:随着比特币现货 ETF 的上市,加密市场越来越受到全球经济形势和政策的影响,与传统金融市场的相关性也在不断提高。
  • 催化行业演进:每次危机都是一面照妖镜,它在揭露行业潜在的缺陷和风险后,能够激发更多创新解决方案,并构建更稳健、更透明的生态系统,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对于加密行业而言,市场在毁灭与重建中螺旋进化。无论是突发性事件下的短期阵痛,还是信任危机引发的漫长余震,市场都会以强大的生命力不断满血复活,并在新叙事驱动下,缔造更多辉煌。

对市场参与者的启示

每一次市场风暴过后,加密行业总能生长出更强壮的根系,但那些被时代车轮碾过的参与者却再难归来。FTX 的崩塌、Terra 的陨落、三箭资本等头部机构的破产,这些鲜活的案例无不在警示我们:在这个新兴市场中,唯有敬畏风险、谨慎前行,方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对于投资者:

  • 牢记分散投资,鸡蛋永远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尽可能选择合规交易所存放资产;
  • 做好风险管理,基于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合理设置止损和控制杠杆率;
  • 确保资金安全为第一要义,学会使用硬件钱包等妥善存储资产,不贪图高息,优先选择合规、透明的平台和工具。

对于项目方:

  • 重视资产安全保护,定期进行代码审计,建立漏洞赏金计划,防范技术漏洞和黑客攻击;
  • 时刻关注监管动态,确保项目合法合规;
  • 建立可持续的经济模型和弹性生态,提高自我造血能力,延长项目生命周期;
  • 培养和提升社区凝聚力,着重激励长期支持者,而非短期投机者。

对于交易所等金融服务平台:

  • 加强风险控制,实施严格的资产隔离和多签等多重安全措施;
  • 提高运营透明度,定期进行第三方审计并公示;
  • 主动配合监管要求,建立合规体系;
  • 定期模拟极端行情,建立流动性应急预案等。

对于监管机构:

  • 平衡创新与风控,制定能保护投资者又不扼杀创新的政策;
  • 加强国际协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加密货币挑战;
  • 加强投资者教育,推动行业建立统一的风险提示标准。

结语

加密货币的发展史已经反复证明:最黑暗的时刻,往往孕育着最耀眼的曙光。拉长时间周期来看,巨震也只是长河中的涟漪罢了。那些能够从历史教训中汲取智慧,将风控刻入 DNA 的市场参与者,终将在下一轮周期中脱颖而出。

Autor: Tina
Tradutor(a): Piper
Revisor(es): KOWEI、SimonLiu、Elisa
Revisor(es) de tradução: Ashley、Joyce
* As informações não se destinam a ser e não constituem aconselhamento financeiro ou qualquer outra recomendação de qualquer tipo oferecido ou endossado pela Gate.io.
* Este artigo não pode ser reproduzido, transmitido ou copiado sem fazer referência à Gate.io. A violação é uma violação da Lei de Direitos de Autor e pode estar sujeita a ações legais.

加密市场的至暗时刻:重大暴跌事件回顾

中级4/28/2025, 6:48:30 AM
加密货币的发展史已经反复证明:最黑暗的时刻,往往孕育着最耀眼的曙光。无论是突发性事件下的短期阵痛,还是信任危机引发的漫长余震,市场都会以强大的生命力不断满血复活,并在新叙事驱动下,缔造更多辉煌。

2025 年以来,加密货币市场持续低迷。尽管特朗普政府释放了诸多政策利好信号,但市场却陷入了“信心危机”:Bybit 遭遇史上最大规模黑客攻击、比特币现货 ETF 资金持续外流、美联储降息预期落空以及加征关税引发的全球贸易战担忧…多重利空因素交织下,加密行业已成惊弓之鸟,市场恐慌情绪持续蔓延。

TradingView 数据显示,BTC 价格从年初 109,600 美元的高点最低跌至 74,500 美元,跌幅为 32%。山寨币市场更是惨不忍睹,绝大多数币种价格已跌去八九成,加密货币总市值从 3.69 万亿美元的年初峰值缩水至目前的 2.62 万亿美元,蒸发 1.07 万亿美元。

在市场不确定性持续升级的情况下,传统避险资产黄金却屡创新高,相比之下,加密资产似乎再一次被抛弃。然而,当我们回顾加密货币发展史时会发现,暴跌屡见不鲜,但在每一次“至暗时刻”之后,加密市场总是会以惊人的韧性上演涅槃重生。

本文将盘点加密货币市场近十年来的重大暴跌事件,包括 Mt.Gox 门头沟事件、312 事件、Terra/Luna 崩盘、FTX 暴雷等,深度剖析每一次市场巨震背后的原因、潜在影响和后续走势,以供用户参考。

暴跌事件盘点

回顾加密市场十余年的发展历史,几乎每一年都会出现深度调整,或是市场过热的自我修正,或是黑天鹅事件导致的突发性暴跌。但正如 BitMEX 创始人 Arthur Hayes 所言,“每一次暴跌都是市场的自我净化,真正的价值终将浮出水面”。


(来源:TradingView)

Mt.Gox 门头沟被盗

2024 年 2 月,加密货币行业遭遇了史上最严重的黑客攻击事件。当时全球最大的比特币交易所 Mt.Gox(门头沟)系统被攻破,近 85 万枚比特币被盗,约占当时流通量的 7%,当时价值约为 4.73 亿美元。这场灾难性事件直接导致 Mt.Gox 宣告破产,数十万用户血本无归,比特币价格在短短半个月内暴跌 48%,市场信心遭受毁灭性打击,整个行业随之陷入了长达一年半的寒冬。

这场持续十余年的“加密史上最大破产案”对整个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 从行业层面看,它推动行业采用离线冷钱包存储和多签技术等多重措施来加强安全保护。
  •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它警示用户在选择交易所时必须再三谨慎,以及资产需要分散管理以降低潜在风险。

94 事件:中国 ICO 禁令

2017 年 9 月 4 日,中国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禁止中国境内所有初始代币发行 (ICO) 活动,并将其定性为未经批准的非法公开融资行为。同时,关闭境内所有加密货币交易所,禁止金融机构为加密货币交易提供资金托管、清算等服务。公告一出,加密货币市场大跳水,BTC 单日暴跌 32%,大量山寨币几乎归零,市场流动性骤降。


(来源:pbc.gov.cn)

9.4 禁令使加密市场短期遭受重创,也对行业诸多方面造成了巨大冲击,具体表现为:

  • 重塑交易所格局:包括火币、OKCoin(后更名 OKEx) 在内的交易所集体出海,Binance 借机崛起,成为全球最大的交易所之一。
  • 场外交易兴起:由于法币通道被切断,投资者转向 P2P 场外交易(OTC)和币币交易对。
  • STO 涌现:继 ICO 模式被禁后,主打合规的 STO(证券型代币) 成为新趋势。

不过,尽管监管机构的果断干预有效遏制了 ICO 的投机狂热,但市场的上升势头依然保持强劲。随后,BTC 价格一路飞涨,从最低 3,000 美元暴涨至最高 19,600 美元,三个月内涨幅高达 5.53 倍。

312 事件:疫情下的流动性危机

2020 年 3 月 12 日至 13 日,加密货币市场遭遇史上最严重的单日暴跌之一,被称为“黑色星期四”或“ 312 事件”。当时,BTC 价格从 8,000 美元暴跌至 3,800 美元,跌幅超 52%。与此同时,全网爆仓金额近 30 亿美元,超过 10 万人爆仓,创当时历史记录。

此次暴跌的直接导火索是新冠疫情下的全球金融市场恐慌。当时,美股多次熔断,原油等大宗商品惨遭血洗,全球投资者疯狂抛售股票、加密货币等风险资产以换取现金。在市场恐慌下跌时,由于大量加密投资者使用了 10 倍甚至更高倍数的杠杆交易,导致触发连环爆仓。极端行情下,包括 Binance、Coinbase 在内的交易所因流量过大宕机,用户无法及时补仓或止损,更导致了市场的进一步下跌,形成恶性循环。此外,加密货币价格的暴跌也打破了链上生态的平静,大量抵押品被清算,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恐慌,也引发了用户对 DeFi 系统稳定性的质疑。

这场极端行情下的压力测试最终由 BitMEX“拔网线”而终结,但它充分暴露了市场流动性、高杠杆交易和 DeFi 的设计缺陷,推动了行业在风险防控、产品设计等方面的全面优化,比如:

  • 在基础设施方面,促使交易所加强系统稳定性,避免在极端行情下宕机。同时,还催生了更多链上工具以实时追踪大额清算风险。
  • 在 DeFi 清算机制方面,促使 MakerDAO 等协议推行更稳健的抵押机制,比如抵押率从 150% 提升至 200% 等,以降低爆仓风险。
  • 在投资者行为方面,用户转向更稳健的现货或低倍杠杆,并使用期权进行风险对冲,从而也推动了期权市场的增长。

总之,312 流动性危机是一次与主流金融市场的同频共振,其惨烈程度也让加密用户充分意识到了高杠杆这一定时炸弹的危险性。不过,它的存在也成为了牛市吹响的号角,此后市场便开启了长达一年的上涨行情,比特币从低点 3,800 美元攀升至最高 65,000 美元,涨幅高达 16.11 倍。

519 事件:算力主导权转移

2021 年 5 月 19 日,中国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发布声明,明确提出“打击比特币挖矿和交易行为”,随后多部委联合行动,对加密货币挖矿产业进行全国性清退。除了全面禁止挖矿外,多家交易所宣布停止中国大陆用户服务。

519 矿机清退政令是继 94 禁令后的又一次国家级层面的监管措施,消息一出也再次引发了加密货币市场大震荡。BTC 价格单日从 43,000 美元跌至 30,000 美元,跌幅超 30%。与此同时,这一事件也直接导致矿业市场大洗牌,部分矿机被迫低价抛售,中国矿工纷纷向哈萨克斯坦、美国、俄罗斯等电价较低国家迁移 。

不过,从长远角度看,比特币算力的去中心化不仅显著降低了单一国家的政策风险,也加速了全球监管的合规化进程。由于美国德州等地成为新矿场聚集地,这也促使 SEC 等监管机构加强了对加密矿企的审查力度。此外,由于中心化交易所受限,Uniswap 等 DEX(去中心化交易所)交易量激增。

此事件发生后,比特币经历了约 2 个月的低位盘整,随后在 7 月中下旬从 30,000 美元左右开启上涨趋势,并在 5 个月后再次创下了当时的历史新高 69,000 美元。

Terra/Luna 崩盘:算法稳定币危机

2022 年 5 月,Terra 算法稳定币 UST 脱锚引发“死亡循环”,导致其生态治理代币 LUNA 价格供应量从 3.5 亿激增至 6.5 万亿,其价格在短短数天内从 60 多美元跌至不足 0.1 美元。尽管期间 Terra 背后的公司 Terraform Labs 紧急动用了数十亿美元比特币储备来回购被出售的 UST,但已无力回天,最终这个估值400 亿美元的生态帝国轰然倒塌。

Terra 生态的快速崩溃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不仅连带加密货币市场大崩盘,比特币价格从 40,000 美元跌至 27,000 美元,甚至连 USDT 等稳定币也经历了短暂脱锚,而且还造成三箭资本(3AC)、Celsius、Voyager Digital 和 BlockFi 等机构的破产清算。

Terra 生态的陨落堪比”雷曼时刻”,这一系统性危机直接暴露了算法稳定币的机制缺陷,导致用户对算稳的信任度降至冰点,但同时也让 USDC 等合规稳定币更获市场青睐。除此之外,这一罕见的头部生态崩盘事件也加剧了监管机构对稳定币和 DeFi 领域的监管力度。更重要的是,它让加密用户再次意识到了资产分散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加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Terra 崩盘事件重挫市场信心,比特币随后再次出现暴跌,进入了长达半年的“熊市”,直到年底才再次企稳回升。但或许也正是此次“去杠杆”事件,才促成了 2023 年一整年的波动上涨行情,并在 2024 年 3 月创下了当时的历史新高 73,700 美元。

FTX 暴雷:链下信任崩塌

2022年 11 月,全球知名加密货币交易所 FTX 在短短数天内的轰然倒塌,成为加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崩盘事件之一。这场危机始于 CoinDesk 的一份报告,揭露 FTX 关联公司 Alameda Research 的资产负债表存在严重问题。在随后的挤兑潮中,用户在 72 小时内提取了约 60 亿美元资产,导致 FTX 流动性枯竭。11 月 11 日,FTX 申请破产保护,320 亿美元市值灰飞烟灭,其创始人 Sam Bankman-Fried(SBF)也在 2023 年被控电汇欺诈、证券欺诈、洗钱等 7 项罪名,最终被判 25 年监禁。

在这场席卷加密行业的信任危机下,比特币从 21,000 美元跌至 15,500 美元,跌幅为 26%。FTT 代币单日暴跌 90%,从 22 美元跌至 2 美元以下。此外,BlockFi、Genesis 等借贷平台也相继倒闭。


(来源:TradingView)

FTX 暴雷暴露了中心化交易所的致命缺陷,它再次证明了即使是头部平台也可能存在系统性欺诈风险。但与此同时,它也催生了更透明、更稳健的金融体系,贝莱德等传统金融机构要求加密企业提供银行级合规证明,自此交易所定期公布储备证明也成为了平台标配,并且再次加速了加密监管框架的建立,比如欧盟 MiCA 法案明确交易所资产隔离要求等。

而从行情上来看,FTX 崩盘事件对比特币走势影响有限,市场在低迷了 2 个月左右后,便再次重振旗鼓,开启了新一轮行情。

暴跌事件的共性特征

事实上,虽然触发每一次重大危机的导火索都不尽相同,或是疫情、政策等外部冲击,或是项目崩溃、交易所欺诈等内部缺陷,亦或者是技术面与情绪面共振下的多重因素叠加,但它们也都暴露出了一些共性特征:

  • 监管的不确定性:无论是暴跌的诱发因素,还是暴跌后的监管收紧,监管政策或态度都会对加密市场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无论如何,一个愈加清晰的监管框架会助推行业向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迈进。
  • 过度杠杆的危害:加密货币以巨大波动性著称,它在放大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极高的危险性。高杠杆交易在每次暴跌中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最终形成“下跌 - 爆仓 - 抛售 -再次下跌”的死亡螺旋。
  • 与传统金融市场联动:随着比特币现货 ETF 的上市,加密市场越来越受到全球经济形势和政策的影响,与传统金融市场的相关性也在不断提高。
  • 催化行业演进:每次危机都是一面照妖镜,它在揭露行业潜在的缺陷和风险后,能够激发更多创新解决方案,并构建更稳健、更透明的生态系统,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对于加密行业而言,市场在毁灭与重建中螺旋进化。无论是突发性事件下的短期阵痛,还是信任危机引发的漫长余震,市场都会以强大的生命力不断满血复活,并在新叙事驱动下,缔造更多辉煌。

对市场参与者的启示

每一次市场风暴过后,加密行业总能生长出更强壮的根系,但那些被时代车轮碾过的参与者却再难归来。FTX 的崩塌、Terra 的陨落、三箭资本等头部机构的破产,这些鲜活的案例无不在警示我们:在这个新兴市场中,唯有敬畏风险、谨慎前行,方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对于投资者:

  • 牢记分散投资,鸡蛋永远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尽可能选择合规交易所存放资产;
  • 做好风险管理,基于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合理设置止损和控制杠杆率;
  • 确保资金安全为第一要义,学会使用硬件钱包等妥善存储资产,不贪图高息,优先选择合规、透明的平台和工具。

对于项目方:

  • 重视资产安全保护,定期进行代码审计,建立漏洞赏金计划,防范技术漏洞和黑客攻击;
  • 时刻关注监管动态,确保项目合法合规;
  • 建立可持续的经济模型和弹性生态,提高自我造血能力,延长项目生命周期;
  • 培养和提升社区凝聚力,着重激励长期支持者,而非短期投机者。

对于交易所等金融服务平台:

  • 加强风险控制,实施严格的资产隔离和多签等多重安全措施;
  • 提高运营透明度,定期进行第三方审计并公示;
  • 主动配合监管要求,建立合规体系;
  • 定期模拟极端行情,建立流动性应急预案等。

对于监管机构:

  • 平衡创新与风控,制定能保护投资者又不扼杀创新的政策;
  • 加强国际协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加密货币挑战;
  • 加强投资者教育,推动行业建立统一的风险提示标准。

结语

加密货币的发展史已经反复证明:最黑暗的时刻,往往孕育着最耀眼的曙光。拉长时间周期来看,巨震也只是长河中的涟漪罢了。那些能够从历史教训中汲取智慧,将风控刻入 DNA 的市场参与者,终将在下一轮周期中脱颖而出。

Autor: Tina
Tradutor(a): Piper
Revisor(es): KOWEI、SimonLiu、Elisa
Revisor(es) de tradução: Ashley、Joyce
* As informações não se destinam a ser e não constituem aconselhamento financeiro ou qualquer outra recomendação de qualquer tipo oferecido ou endossado pela Gate.io.
* Este artigo não pode ser reproduzido, transmitido ou copiado sem fazer referência à Gate.io. A violação é uma violação da Lei de Direitos de Autor e pode estar sujeita a ações legais.
Comece agora
Registe-se e ganhe um cupão de
100 US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