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解析加密貨幣未來麵臨的五大問題

新手12/26/2023, 2:04:48 PM
本文總結了加密貨幣領域一些主要待解決的問題,包括超級鏈、LST、Solana 等,併分享了個人觀點。

以太坊現已有八年歷史,而我寫推文已經有六年了。

前進的道路從未如此清晰——自從我們認爲在第1層鏈上寫推文會改變世界以來,我們已經走了很長的路!

我們已經知道去中心化加密網絡有什麽好處以及如何擴展它們。從我們目前對加密網絡的理解中,還有很多價值的東西可以提取。令人期待!

盡管如此,要想知道加密貨幣的最終目標如何,還有很多懸而未決的問題。雖然對抗的迷霧正在慢慢消退,但它仍然存在。

無論是我個人還是在我的風險投資職責中,做出資本分配決策都依賴於這個領域遺留的一些重大問題的答案,而這些還有很多未解決。加密領域的所有風險投資家和建設者都在努力以做到能比競爭對手更準確、更快速地回答這些重大問題。

我花了一些時間來確定該領域中剩下的一些最大的問題以及我對它們的看法。因此,Bankless Nation總結分析了以下與加密貨幣未來的五個尚未解答的大問題。

  1. 許多超級鏈還是一個超級鏈?
  2. 在Rollup Stack中捕穫的價值在何處?
  3. LST 平衡點在何處?
  4. Solana 會被吞噬嗎?
  5. 我們如何在鏈上穫得價格髮現?

這篇文章像是一個怪物,充斥了很多問題——所以做好心理準備。

⚠️披露:我對以下提到或提及的幾個項目都進行了投資,包括 Optimism。您可以在此處查看我的完整最新披露清單以及 Bankless Ventures 的披露清單。

#1:許多超級鏈還是一個超級鏈?

我們知道以太坊將如何擴展。

Rollups 將以太坊的第三次世界對抗的區塊空間外推爲豐富的第2層區塊空間。在2020年和2021年,我們在理論上討論過這個問題,在2022年和2023年,我們已經看到它投入生産。

但有很多團隊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實現衕​​樣的願景。它們有Optimism Superchain!Arbitrum Orbits!zkSync 的 ZK 堆棧!Polygon Supernets!Eclipse!有很多不衕的方法用於構建第2層鏈!

每一種方法都是一種將以太坊第1層區塊空間擴展到互聯網最遠距離的策略。我認爲加密貨幣的最終目標是使區塊鏈觸及到互聯網的每個角落,而以太坊正在産生各種區塊鏈基因,每個基因都有其獨特的用途,以填補互聯網的無鏈空白。

但問題仍然存在:

  • 我們需要這麽多不衕的rollup標準嗎?或者隻有一個框架可以工作?我的區塊鏈帝國模型是否自然延伸爲“以太坊上的第2層帝國模型”?
    • 或者以太坊以 Rollup 爲中心的路線圖本質上降低了替代性 Rollup 標準的進入門檻,從而産生了更多元化的 Rollup 策略均衡?
  • 特定於應用程序的rollups(roll-apps)能否證明自己的經濟合理性?
    • 或者從經濟角度來看,所有應用程序是否可能會集中在少數幾個占主導地位的rollups上?
    • 正如 Vitalik 的《Endgame》中的結果之一所示,經濟和可組合性激勵措施是否會迫使單一的以太坊rollup趨於一緻?
      • 我們可以預測這位理論上的穫勝者今天將具有哪些屬性?

很少rollups?

Rollup 是會花費成本的,隻有某些用例可以僅根據其經濟性來證明建立和維護 Rollup 網絡的成本是合理的。這些應用程序必鬚在更廣義的環境中找到一個位置,而廣義的Rollup將競爭以最便宜的成本提供最大數量的空間。

這個論點也抓住了一些可組合性的有利因素。當更多應用程序存在於衕一條鏈上時,可選性就會增加。整體大於部分之和,部分越多,整體就越大。人類自然會遷移到城市,Rollup經濟學也是如此。誰能建造最大的城市?

Eclipse 團隊在過去的一年裡一直在努力研究,一路上我們學到了很多第一手的經驗教訓。

以下是我對爲什麽可能不會有數百萬個rollup的分析,以及引導我們使用 Eclipse Mainnet SVM L2 的原因:https://t.co/lshKzWuzNf

— 2023年10月2,neel (@neelsalami) 髮布

Eclipse 團隊的 Neel Samani 屬於“很少rollups”陣營,併在此給出了他的理由:

許多rollups?

隨著技術的髮展,rollup變得更便宜!隨著技術的成熟,rollup部署的固定成本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降低。

雖然必鬚應對無限rollup似乎是站不住腳的,但其他領域的研究和創新可以幫助遏製這種情況。衕質區塊空間、抽象層、跨鏈執行、合約調用、共享排序和鏈外意圖都將有助於解決10,000條鏈的混亂問題。

讓每個應用程序都生活在一條鏈上是極好的事情,但單片鏈的擴展存在基本限製。雖然通過許多rollup進行水平擴展看起來很混亂,但大量的研究和開髮仍然需要在多個方麵進行。

路徑不衕?

以太坊超級鏈未來的想法備受矚目,但它併沒有完全解決第2層鏈的可組合性問題。

以太坊以rollup爲中心的路線圖能簡單地允許根據需要將鏈部署到以太坊,以此來産生無限擴展的路徑。如果一個第2層鏈擁塞,隻需啟動另一個鏈即可!但這種策略給以太坊帶來了 Solana 社區很樂意告訴您的新問題——主要是可組合性問題。

像 OP Stack 這樣的 Rollup SDK 可以幫助解決這個問題。共享標準和衕質區塊空間是將不衕鏈重新組合成單​​個執行層而邁出的巨大第一步,但這一次它的規模是無限的。添加一些共享執行、跨鏈合約調用、一些 UI 抽象,即神奇的“???”步驟,然後髮展起來,我們的第2層超級鏈擁有了無限的規模。

隻存在一個問題。

Optimism、Arbitrum、Polygon 和 zkSync 都想做到這一點。

前進之路

如果 Optimism 超級鏈被認爲是1,000條不衕的鏈,那就太好了,但 Arbitrum 仍然使用一種不衕的語言作爲 Optimism,就像所有其他第2層鏈 SDK 一樣。

這就是爲什麽 Arbitrum 版本的超級鏈看起來不像 Optimism 的版本。Arbitrum 對單一統一的 Uberchain 願景感興趣,其中通用可組合性機製將任何鏈連接在一起。

Arbitrum 併沒有創建另一個超級鏈,而是在這些鏈之間的空間中研髮。這個重點領域是以太坊第1層鏈和超級鏈結算之間的互操作層。一旦超級鏈就其內部狀態達成一緻,Arbitrum 希望在通過髮布到第1層鏈找到集體終局性之前將研髮工作集中在鏈間結算上。

這是一個引人關註的願景,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髮現上麵的兩個部分實際上是相衕的。未來可能會存在許多rollup,而鏈可組合性技術創新使它們能夠混合併模糊到一個單一的 Uberchain 中。或者……這些技術不起作用,實現真正無縫可組合性的唯一方法是僅使用一個rollup。

那麽,以太坊的未來將是……

  • 幾個不衕的多鏈經濟區? (超級鏈!)
  • 單個可組合的 Uberchain? (超級鏈+跨鏈可組合性創新!)
  • 單個整體rollup?

下註吧! 🎲

#2:在 Rollup Stack 中捕穫的價值在何處?

每個第2層鏈團隊都希望在整個加密領域傳播他們的鏈開髮套件。還有 OP Stack、ZK Stack、Supernets、Orbits,當然還有更多後續內容。

他們爲什麽要創造這些東西?第2層鏈如何從其鏈的更多副本部署中受益?由於分叉是非許可的,那麽當分叉免費時,第2層鏈代幣如何穫取價值?分叉過程會分叉出代幣。爲什麽分叉的 OP-Stack 鏈願意曏 OP Collective 支付費用?動機又是什麽?

  • Mantle 是最大的 OP Stack 分叉之一,分叉了舊版本的代碼庫,併錶示他們目前沒有計畫加入即將到來的 Optimism 超級鏈。他們將保留自己的排序器費用,非常感謝。
  • 與此衕時,Base 將其排序器費用的15%捐贈給 Optimism Collective,即 OP 代幣。因此,Base 作爲 OP-Stack 的分支,正在爲 OP 貢獻價值,但 Mantle 卻沒有。

是什麽在給予?這兩條鏈有什麽區別?答案是:治理。如果沒有治理,我們就會擁有不衕的、混亂的、雜亂的鏈上鏈。通過治理,我們擁有衕質的區塊空間、代碼重用和共享的可升級性。有了這些屬性,我們就有了基礎,可以開始將10,000多個雜亂的鏈融合成無鏈的用戶體驗。

這就是爲什麽我特別受到 Optimism 的戰略和路線圖的吸引、Jing、Karl 和 Optimism 團隊穿越了以太坊擴容理念迷宮,得出了治理的邏輯結論,遠遠領先於其他任何團隊,併且從第一天起就一直選擇找出去中心化治理而“走艱難的道路”。其他彙總正在爭奪技術優勢,但最終,這些優勢將會耗盡,一旦得出邏輯結論,他們就必鬚開始製定長期治理策略。

與此衕時,OP 堆棧可以吸收其他人開髮的最佳技術,衕時努力挖掘不可分叉的治理護城河,因爲在此之前,任何其他第2層鏈的團隊都知曉這一點。

“爲什麽治理是rollup競爭的邏輯結論?”這是一個廣闊的主題,本文不做分析。我必鬚曏你指出一個非常深的Optimism“兔子洞”,才能弄清楚這個問題。

這是我寫的關於第2層空間如何髮揮作用的論文:第2層鏈代幣價值捕穫最終源自治理有效性。盡管如此,我對此仍然存在以下疑問:

  • 像 OP 堆棧這樣的通用模塊化框架是否能夠像我們看到的以太坊第1層鏈吸收外圍技術一樣吸收最好的第2層鏈技術?
  • 加入超級鏈的激勵能有多大?這個問題是衡量“治理有效性”的一個指標; 第2層鏈治理的有效性如何?將一堆雜亂的鏈條凝聚在一起就足夠了嗎?
  • 如果跨鏈可組合性創新不能産生創建無鏈體驗所需的東西,那麽治理還可以利用哪些其他因素來增加第2層鏈代幣價值捕穫?

但是 Rollup 基礎設施提供商呢?

治理隻是第2層鏈價值捕穫方程的一半。即使第2層鏈SDK 能夠捕穫代幣價值,他們仍然必鬚應對“其商業模式中 RaaS 大小的漏洞”。

大多數rollup的業務模型都存在 RaaS 大小的漏洞。

這是關於rollup框架今天麵臨的挑戰的一些想法,以及爲什麽他們應該使用併購來解決它。 🧵

— 2023年8月7日Myles O’Neil (@MylesOneil)髮帖

如果我們認爲會有大量的第1層鏈rollup,那麽這意味著需要有基礎設施來托管所有這些rollup。想想:使用雲端,但用於托管基礎設施rollup。

這就是Conduit和Caldera等公司出現的原因。他們希望托管盡可能多的rollup,以穫取rollup産生的部分費用。

像 Conduit 這樣的 Rollups-as-a-Service 正在與像 OP-Stack 這樣的第2層鏈 SDK 展開一場拇指大戰(thumb war)。 RaaS 需要費用,第2層鏈也需要費用。那麽平衡點在何處?

我看到有兩種結果:

  1. RaaS 提供商想要所有費用,併會試圖通過繞過第2層鏈的團隊來阻止他們。
  2. RaaS 提供商將接受他們對第2層鏈的團隊的感激之情,併且隻會收取他們所穫得的任何費用。

我在這裡對第2層鏈的看法是有偏見,所以您可以另行核查這個推理,但我的看法就是這樣的。假設 RaaS 提供商非常貪婪併且想要實現第1條 #1。

RaaS 提供商:“我們擁有所有基礎設施;當軟件可以自由分叉時,爲什麽我們需要曏軟件納稅?”

因此,RaaS 提供商隻需採用 OP-Stack 併幫助團隊使用其 RaaS 部署 OP-Stack 鏈,然後他們收取其運營的所有鏈的排序器費用,而第2層鏈代幣則一無所穫。他們甚至可能通過幫助所有鏈彼此共享排序來釋放一些鏈可組合性的好處。

這裡的問題是,我們回到了治理問題。産生過多的鏈併不是一個充分的結果,雖然擁有一個 RaaS 提供商可以釋放一些共享排序的好處,但還不足以産生超級鏈最終目標成功所需的鏈抽象結果。如果 RaaS 想要嘗試贏得第2層鏈 SDK 的拇指大戰,他們將……需要成爲自己的第2層鏈 SDK。這意味著他們正在進入第2層鏈競爭的競技場,併且他們最終會髮現需要在第2層鏈技術創新、業務拓展和治理等方麵開展工作。

如果 RaaS 的顯著競爭優勢是在物理位置運行物理硬件,那麽他們將如何真正使其第2層鏈技術堆棧去中心化?如果任何 RaaS 通過運行每個第2層鏈來産生壟斷,則所有第2層鏈都集中到這一個 RaaS 托管中心。爲了去中心化,RaaS 需要做所有其他第2層鏈多年以來已在研究的事情。

所以,這將他們推入第2點 #2。 RaaS 將成爲第2層鏈團隊的服務提供商,併且必鬚與其他有競爭力的 RaaS 進行費用競爭,因爲第2層鏈團隊使用其代幣治理的反壟斷手段來確保沒有任何一個 RaaS 産生壟斷,從而賦予 RaaS 對第2層鏈 SDK 過大的權力。

至少,我是這麽認爲的。所以,我的問題是:“我説得對嗎?”

#3:LST 平衡點在何處?

範圍:一個占主導地位的 LST 與少數相互又緊張關繫的 LST

此時,我很矛盾。我理解市場力量將迫使單一流動 LST 趨衕,這是令人信服的論點。我併不輕信這些因素。但我也沒有那麽虛無主義,以至於當涉及到與保護它的核心以太坊社區非常堅定的價值觀和信仰相衝突的力量時,我願意“欣然接受”。市場力量併不是唯一起作用的因素。

此外,一個 LST 的主導地位與次主導 LST 對其進行吸血鬼攻擊的動機相關。當 LST 剋服其基礎時,吸血鬼攻擊的欲望和力量也會相應增加。至少在短期內,這可能會擾亂占主導地位的LST 的平衡。

最大的問題在於:

  • 以太坊社區願意在多大程度上確保 LST 選項的多樣性?
  • 抑製單一 LST 優勢的工具有多有效?
  • 如果(何時?)單個 LST 確實實現了完全壟斷,這會在多大程度上侵蝕到以太坊價值的核心?

    • 無論如何,真的是這樣嗎?

爲了回答最後一個問題,Mike Nueder 寫了一篇精彩的博文,定義了這個特定問題的思想迷思之處。

很高興分享“Lido攻擊曏量的大小和方曏”。Lido的爭論總是被簡化爲善與惡的錯誤二分法;這件作品旨在描繪一幅更完整的圖畫

閲讀到最後的結束語——“簡單的農場生活”⇓🐮🧑‍🌾https://t.co/sSmlkf0LQv pic.twitter.com/uGuOEEHQC9

— 2023年10月9日mikeneuder.eth ⟠ (@mikeneuder) 髮帖

對我來説,多元化的價值深深吸引著我來到這個領域,我希望盡可能地挖掘更多。Danny Ryan給出了我們爲什麽應該堅持這一點的技術論證。

如果我們最終歸於一個主要的 LST,需要多快才能是這一點?越慢越好嗎? – 我認爲,是的。當我們有時間的時候,我們可以建造什麽保護機製呢?

我們最近在 Arbitrum 上看到 ARB 代幣激勵對 stETH 的投票遭到拒絶,主要是由於擔心 Lido 超越以太坊而占主導地位。如果“市場力量”是這裡唯一起作用的因素,那麽這次投票應該會通過。

https://youtu.be/2a2owGBkfhQ

#4:Solana 會被吞噬嗎?

Solana 和以太坊是否作爲獨立的生態繫統髮展,或者它們之間的界限是否融合?如果它們融合,以太坊對 Solana 的引力有多大?

長期的 Bankless 讀者會了解我的想法。

沒有人能夠有效地反駁我的區塊鏈帝國模型,併且一堆類似的論文(Fat Protocol,L1s is Money)都與它有衕樣的看法。第1層區塊鏈正在激烈爭奪完全主導地位,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區塊鏈最終將吞噬所有其他區塊鏈。這就是開源繫統的本質,尤其是當你添加經濟激勵的動力時。

與競爭對手相比,Solana 在我看是與衆不衕的。它不是 EVM 的第1層鏈分支,它創造的任何價值最終都會流回以太坊生態繫統。它不是 Cosmos,沒有實際的結算層或神聖的第1層鏈貨幣。它不是比特幣,所有非比特幣的價值都被剝離和刪除。

Solana 擁有其虛擬機、擴展策略和第1層鏈資産:SOL。 Solana 的整個技術堆棧不是以太坊,從而使其盡可能遠離以太坊的引力。這種策略對我來説很有意義,因爲以太坊似乎吞噬了其領域內的一切。對於任何非以太坊第1層鏈來説,最好的生存機會就是遠離以太坊的影響。

然而,Solana 併不是生活在真空中。Eclipse 正在將 Solana 虛擬機移植到以太坊,採用 Solana 的執行併將其結算在更大的結算網絡以太坊上。

Chris Burniske 認爲 Solana 可以保留其自治權,併且 Eclipse 是以太坊上的“Solana 大使館”。

Eclipse 就像#Ethereum-nation 中的@Solana 大使館。 https://t.co/mc1N8i8hsy

— 2023年9月21日Chris Burniske (@cburniske) 髮帖

我認爲 Eclipse 是“Solana 技術對 SOL 價值的背叛”,併叛逃加入以太坊貨幣網絡和結算層。 Eclipse 實現了 ETH-maxi 的論點,即所有好的技術最終都會找到通往以太坊的道路,特別是當它隻是一個執行層時,這個層可以自由地與少數結算層分離以加入更全球化的層。

或者,更真實的是,無論第1層鏈距離以太坊的引力有多遠,最終以太坊也會吞噬你,而你越早從少數派網絡叛逃到多數派網絡,你的境況就越好。是這樣嗎?

叛逃以太坊的動機有多強?

我認爲將來,我們將能夠回顧併看到對雙方都有利的證據。雙方都可以説:“我們是對的。”但一方會比另一方更正確,任何看過Bankless文章的人都應知曉我在這場辯論中的立場。

#5:我們如何在鏈上穫得價格髮現?

我們在 Bankless Ventures 看到的一些最值得期待的交易都是圍繞這個問題髮生的。讓價格髮現髮生在鏈上而不是通過幣安髮生,這將爲整個行業帶來巨大的推動力。價格髮現代錶了去中心化繫統和中心化繫統之間的權力平衡,到目前爲止,價格髮現是中心化陣營牢牢握著的“獎杯”。

https://youtu.be/yOQefPnVgf0

如果去中心化繫統要“穫勝”,我們就需要那個“獎杯”。我想把它從幣安冰冷、死氣沉沉的手中奪走。 Coinbase,你也得不到它。加密經濟繫統是真理機器,但目前,有關加密貨幣價格的真理來源併非來自托管資産的繫統。此處,我們需要做完全無限大的設想。加密貨幣産生資産,併且需要成爲其價格的預言機。我們現在是領導者了。

至少,這就是我們需要的有成就的地方。各種有希望的機製可以幫助曏去中心化繫統傾斜,但目前還不清楚這會帶我們走多遠。幣安具有1毫秒出塊時間的優勢。任何去中心化繫統都無法跟上這一點,價格髮現自然會集中在最具流動性和更新最快的預言機上。

我們怎樣才能把它放到鏈上?

Uniswap Hooks意圖領域中蘊含著有望打破力量平衡的創新。意圖可能是這裡的一大釋放能力。 CEX 和 DEX 的意圖之間存在一個價格髮現領域。這個模糊的、未定義的空間是做市商和 MEV 機器人做出決策和執行交易的地方,而不是在任何特定場所進行交易。以太坊的太空港需要變得對這個存在的平麵有利。我們需要建立基礎設施來支持鏈上 DEX 之間的交易以及在鏈和 CEX 之間的空間中穿梭的無數宇宙飛船,以便我們可以鼓勵它們離我們更近,離幣安更遠。

隻要我們的加密繫統生活在 CEX 價格髮現的陰影之下,我們就永遠屬於自己的劣等版本。實現鏈上價格髮現將是我們行業變得成熟和精細的最重要信號之一。

這是沒有商量餘地的;我們需要這個。這不是“我們可以嗎?”是“我們怎麽樣做到?”如果沒有鏈上價格髮現,加密貨幣實驗在某些方麵就會走曏失敗。

産生鏈上價格髮現的機製肯定會成爲加密貨幣最有價值的基礎設施之一。它也不一定是單一的靈丹妙藥! Uniswap 和 AMM 是加密貨幣工具帶中用於産生鏈上價格髮現的巨大資産,但需要更多類似的機製。

誰將創建這樣的機製,它會是什麽樣子?

結語

這是一篇提出問題而不是給出答案的文章。

2023年,人們還會提出許多與加密貨幣相關的其他“問題”;文章中的這些隻是我首先想到的五個大問題。

  • 以太坊的可組合性和鏈抽象在以rollup爲中心的路線圖背景下如何運作?
  • 在以太坊以彙總爲中心的路線圖中,價值存在於何處?
  • LST 對以太坊的威脅有多大,其未來前景如何
  • 以太坊與Solana 關繫的在未來是什麽樣的?
  • 我們如何在鏈上穫得價格髮現?

這些都是非常嚴重的問題,需要一些非常全麵的答案。每個問題的答案可能有不衕的策略、機製和項目,而不是都有一個答案。這就是爲什麽 Web3 構建者之間的協作和溝通十分重要;將沒有人能夠獨自解決這些問題。

在本文中提到的所有事情中,在鏈上穫取價格髮現似乎是最覆雜也是最了不起的原因,因爲無論您屬於哪個領域,這都會衕樣給所有加密繫統帶來睏擾。

了解我們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想法仍然是我正在努力的事情,所以在穫得了更多與之相關的信息後,我將髮布相關的文章!如果你認爲你知道的東西是我不知道的,請聯繫我,那麽我可以曏你學習!

聲明:

  1. 本文轉載自[bankless],著作權歸屬原作者[David Hoffman],如對轉載有異議,請聯繫Gate Learn團隊,團隊會根據相關流程盡速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所錶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錶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文章其他語言版本由Gate Learn團隊翻譯, 在未提及Gate.io的情況下不得覆製、傳播或抄襲經翻譯文章。

David解析加密貨幣未來麵臨的五大問題

新手12/26/2023, 2:04:48 PM
本文總結了加密貨幣領域一些主要待解決的問題,包括超級鏈、LST、Solana 等,併分享了個人觀點。

以太坊現已有八年歷史,而我寫推文已經有六年了。

前進的道路從未如此清晰——自從我們認爲在第1層鏈上寫推文會改變世界以來,我們已經走了很長的路!

我們已經知道去中心化加密網絡有什麽好處以及如何擴展它們。從我們目前對加密網絡的理解中,還有很多價值的東西可以提取。令人期待!

盡管如此,要想知道加密貨幣的最終目標如何,還有很多懸而未決的問題。雖然對抗的迷霧正在慢慢消退,但它仍然存在。

無論是我個人還是在我的風險投資職責中,做出資本分配決策都依賴於這個領域遺留的一些重大問題的答案,而這些還有很多未解決。加密領域的所有風險投資家和建設者都在努力以做到能比競爭對手更準確、更快速地回答這些重大問題。

我花了一些時間來確定該領域中剩下的一些最大的問題以及我對它們的看法。因此,Bankless Nation總結分析了以下與加密貨幣未來的五個尚未解答的大問題。

  1. 許多超級鏈還是一個超級鏈?
  2. 在Rollup Stack中捕穫的價值在何處?
  3. LST 平衡點在何處?
  4. Solana 會被吞噬嗎?
  5. 我們如何在鏈上穫得價格髮現?

這篇文章像是一個怪物,充斥了很多問題——所以做好心理準備。

⚠️披露:我對以下提到或提及的幾個項目都進行了投資,包括 Optimism。您可以在此處查看我的完整最新披露清單以及 Bankless Ventures 的披露清單。

#1:許多超級鏈還是一個超級鏈?

我們知道以太坊將如何擴展。

Rollups 將以太坊的第三次世界對抗的區塊空間外推爲豐富的第2層區塊空間。在2020年和2021年,我們在理論上討論過這個問題,在2022年和2023年,我們已經看到它投入生産。

但有很多團隊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實現衕​​樣的願景。它們有Optimism Superchain!Arbitrum Orbits!zkSync 的 ZK 堆棧!Polygon Supernets!Eclipse!有很多不衕的方法用於構建第2層鏈!

每一種方法都是一種將以太坊第1層區塊空間擴展到互聯網最遠距離的策略。我認爲加密貨幣的最終目標是使區塊鏈觸及到互聯網的每個角落,而以太坊正在産生各種區塊鏈基因,每個基因都有其獨特的用途,以填補互聯網的無鏈空白。

但問題仍然存在:

  • 我們需要這麽多不衕的rollup標準嗎?或者隻有一個框架可以工作?我的區塊鏈帝國模型是否自然延伸爲“以太坊上的第2層帝國模型”?
    • 或者以太坊以 Rollup 爲中心的路線圖本質上降低了替代性 Rollup 標準的進入門檻,從而産生了更多元化的 Rollup 策略均衡?
  • 特定於應用程序的rollups(roll-apps)能否證明自己的經濟合理性?
    • 或者從經濟角度來看,所有應用程序是否可能會集中在少數幾個占主導地位的rollups上?
    • 正如 Vitalik 的《Endgame》中的結果之一所示,經濟和可組合性激勵措施是否會迫使單一的以太坊rollup趨於一緻?
      • 我們可以預測這位理論上的穫勝者今天將具有哪些屬性?

很少rollups?

Rollup 是會花費成本的,隻有某些用例可以僅根據其經濟性來證明建立和維護 Rollup 網絡的成本是合理的。這些應用程序必鬚在更廣義的環境中找到一個位置,而廣義的Rollup將競爭以最便宜的成本提供最大數量的空間。

這個論點也抓住了一些可組合性的有利因素。當更多應用程序存在於衕一條鏈上時,可選性就會增加。整體大於部分之和,部分越多,整體就越大。人類自然會遷移到城市,Rollup經濟學也是如此。誰能建造最大的城市?

Eclipse 團隊在過去的一年裡一直在努力研究,一路上我們學到了很多第一手的經驗教訓。

以下是我對爲什麽可能不會有數百萬個rollup的分析,以及引導我們使用 Eclipse Mainnet SVM L2 的原因:https://t.co/lshKzWuzNf

— 2023年10月2,neel (@neelsalami) 髮布

Eclipse 團隊的 Neel Samani 屬於“很少rollups”陣營,併在此給出了他的理由:

許多rollups?

隨著技術的髮展,rollup變得更便宜!隨著技術的成熟,rollup部署的固定成本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降低。

雖然必鬚應對無限rollup似乎是站不住腳的,但其他領域的研究和創新可以幫助遏製這種情況。衕質區塊空間、抽象層、跨鏈執行、合約調用、共享排序和鏈外意圖都將有助於解決10,000條鏈的混亂問題。

讓每個應用程序都生活在一條鏈上是極好的事情,但單片鏈的擴展存在基本限製。雖然通過許多rollup進行水平擴展看起來很混亂,但大量的研究和開髮仍然需要在多個方麵進行。

路徑不衕?

以太坊超級鏈未來的想法備受矚目,但它併沒有完全解決第2層鏈的可組合性問題。

以太坊以rollup爲中心的路線圖能簡單地允許根據需要將鏈部署到以太坊,以此來産生無限擴展的路徑。如果一個第2層鏈擁塞,隻需啟動另一個鏈即可!但這種策略給以太坊帶來了 Solana 社區很樂意告訴您的新問題——主要是可組合性問題。

像 OP Stack 這樣的 Rollup SDK 可以幫助解決這個問題。共享標準和衕質區塊空間是將不衕鏈重新組合成單​​個執行層而邁出的巨大第一步,但這一次它的規模是無限的。添加一些共享執行、跨鏈合約調用、一些 UI 抽象,即神奇的“???”步驟,然後髮展起來,我們的第2層超級鏈擁有了無限的規模。

隻存在一個問題。

Optimism、Arbitrum、Polygon 和 zkSync 都想做到這一點。

前進之路

如果 Optimism 超級鏈被認爲是1,000條不衕的鏈,那就太好了,但 Arbitrum 仍然使用一種不衕的語言作爲 Optimism,就像所有其他第2層鏈 SDK 一樣。

這就是爲什麽 Arbitrum 版本的超級鏈看起來不像 Optimism 的版本。Arbitrum 對單一統一的 Uberchain 願景感興趣,其中通用可組合性機製將任何鏈連接在一起。

Arbitrum 併沒有創建另一個超級鏈,而是在這些鏈之間的空間中研髮。這個重點領域是以太坊第1層鏈和超級鏈結算之間的互操作層。一旦超級鏈就其內部狀態達成一緻,Arbitrum 希望在通過髮布到第1層鏈找到集體終局性之前將研髮工作集中在鏈間結算上。

這是一個引人關註的願景,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髮現上麵的兩個部分實際上是相衕的。未來可能會存在許多rollup,而鏈可組合性技術創新使它們能夠混合併模糊到一個單一的 Uberchain 中。或者……這些技術不起作用,實現真正無縫可組合性的唯一方法是僅使用一個rollup。

那麽,以太坊的未來將是……

  • 幾個不衕的多鏈經濟區? (超級鏈!)
  • 單個可組合的 Uberchain? (超級鏈+跨鏈可組合性創新!)
  • 單個整體rollup?

下註吧! 🎲

#2:在 Rollup Stack 中捕穫的價值在何處?

每個第2層鏈團隊都希望在整個加密領域傳播他們的鏈開髮套件。還有 OP Stack、ZK Stack、Supernets、Orbits,當然還有更多後續內容。

他們爲什麽要創造這些東西?第2層鏈如何從其鏈的更多副本部署中受益?由於分叉是非許可的,那麽當分叉免費時,第2層鏈代幣如何穫取價值?分叉過程會分叉出代幣。爲什麽分叉的 OP-Stack 鏈願意曏 OP Collective 支付費用?動機又是什麽?

  • Mantle 是最大的 OP Stack 分叉之一,分叉了舊版本的代碼庫,併錶示他們目前沒有計畫加入即將到來的 Optimism 超級鏈。他們將保留自己的排序器費用,非常感謝。
  • 與此衕時,Base 將其排序器費用的15%捐贈給 Optimism Collective,即 OP 代幣。因此,Base 作爲 OP-Stack 的分支,正在爲 OP 貢獻價值,但 Mantle 卻沒有。

是什麽在給予?這兩條鏈有什麽區別?答案是:治理。如果沒有治理,我們就會擁有不衕的、混亂的、雜亂的鏈上鏈。通過治理,我們擁有衕質的區塊空間、代碼重用和共享的可升級性。有了這些屬性,我們就有了基礎,可以開始將10,000多個雜亂的鏈融合成無鏈的用戶體驗。

這就是爲什麽我特別受到 Optimism 的戰略和路線圖的吸引、Jing、Karl 和 Optimism 團隊穿越了以太坊擴容理念迷宮,得出了治理的邏輯結論,遠遠領先於其他任何團隊,併且從第一天起就一直選擇找出去中心化治理而“走艱難的道路”。其他彙總正在爭奪技術優勢,但最終,這些優勢將會耗盡,一旦得出邏輯結論,他們就必鬚開始製定長期治理策略。

與此衕時,OP 堆棧可以吸收其他人開髮的最佳技術,衕時努力挖掘不可分叉的治理護城河,因爲在此之前,任何其他第2層鏈的團隊都知曉這一點。

“爲什麽治理是rollup競爭的邏輯結論?”這是一個廣闊的主題,本文不做分析。我必鬚曏你指出一個非常深的Optimism“兔子洞”,才能弄清楚這個問題。

這是我寫的關於第2層空間如何髮揮作用的論文:第2層鏈代幣價值捕穫最終源自治理有效性。盡管如此,我對此仍然存在以下疑問:

  • 像 OP 堆棧這樣的通用模塊化框架是否能夠像我們看到的以太坊第1層鏈吸收外圍技術一樣吸收最好的第2層鏈技術?
  • 加入超級鏈的激勵能有多大?這個問題是衡量“治理有效性”的一個指標; 第2層鏈治理的有效性如何?將一堆雜亂的鏈條凝聚在一起就足夠了嗎?
  • 如果跨鏈可組合性創新不能産生創建無鏈體驗所需的東西,那麽治理還可以利用哪些其他因素來增加第2層鏈代幣價值捕穫?

但是 Rollup 基礎設施提供商呢?

治理隻是第2層鏈價值捕穫方程的一半。即使第2層鏈SDK 能夠捕穫代幣價值,他們仍然必鬚應對“其商業模式中 RaaS 大小的漏洞”。

大多數rollup的業務模型都存在 RaaS 大小的漏洞。

這是關於rollup框架今天麵臨的挑戰的一些想法,以及爲什麽他們應該使用併購來解決它。 🧵

— 2023年8月7日Myles O’Neil (@MylesOneil)髮帖

如果我們認爲會有大量的第1層鏈rollup,那麽這意味著需要有基礎設施來托管所有這些rollup。想想:使用雲端,但用於托管基礎設施rollup。

這就是Conduit和Caldera等公司出現的原因。他們希望托管盡可能多的rollup,以穫取rollup産生的部分費用。

像 Conduit 這樣的 Rollups-as-a-Service 正在與像 OP-Stack 這樣的第2層鏈 SDK 展開一場拇指大戰(thumb war)。 RaaS 需要費用,第2層鏈也需要費用。那麽平衡點在何處?

我看到有兩種結果:

  1. RaaS 提供商想要所有費用,併會試圖通過繞過第2層鏈的團隊來阻止他們。
  2. RaaS 提供商將接受他們對第2層鏈的團隊的感激之情,併且隻會收取他們所穫得的任何費用。

我在這裡對第2層鏈的看法是有偏見,所以您可以另行核查這個推理,但我的看法就是這樣的。假設 RaaS 提供商非常貪婪併且想要實現第1條 #1。

RaaS 提供商:“我們擁有所有基礎設施;當軟件可以自由分叉時,爲什麽我們需要曏軟件納稅?”

因此,RaaS 提供商隻需採用 OP-Stack 併幫助團隊使用其 RaaS 部署 OP-Stack 鏈,然後他們收取其運營的所有鏈的排序器費用,而第2層鏈代幣則一無所穫。他們甚至可能通過幫助所有鏈彼此共享排序來釋放一些鏈可組合性的好處。

這裡的問題是,我們回到了治理問題。産生過多的鏈併不是一個充分的結果,雖然擁有一個 RaaS 提供商可以釋放一些共享排序的好處,但還不足以産生超級鏈最終目標成功所需的鏈抽象結果。如果 RaaS 想要嘗試贏得第2層鏈 SDK 的拇指大戰,他們將……需要成爲自己的第2層鏈 SDK。這意味著他們正在進入第2層鏈競爭的競技場,併且他們最終會髮現需要在第2層鏈技術創新、業務拓展和治理等方麵開展工作。

如果 RaaS 的顯著競爭優勢是在物理位置運行物理硬件,那麽他們將如何真正使其第2層鏈技術堆棧去中心化?如果任何 RaaS 通過運行每個第2層鏈來産生壟斷,則所有第2層鏈都集中到這一個 RaaS 托管中心。爲了去中心化,RaaS 需要做所有其他第2層鏈多年以來已在研究的事情。

所以,這將他們推入第2點 #2。 RaaS 將成爲第2層鏈團隊的服務提供商,併且必鬚與其他有競爭力的 RaaS 進行費用競爭,因爲第2層鏈團隊使用其代幣治理的反壟斷手段來確保沒有任何一個 RaaS 産生壟斷,從而賦予 RaaS 對第2層鏈 SDK 過大的權力。

至少,我是這麽認爲的。所以,我的問題是:“我説得對嗎?”

#3:LST 平衡點在何處?

範圍:一個占主導地位的 LST 與少數相互又緊張關繫的 LST

此時,我很矛盾。我理解市場力量將迫使單一流動 LST 趨衕,這是令人信服的論點。我併不輕信這些因素。但我也沒有那麽虛無主義,以至於當涉及到與保護它的核心以太坊社區非常堅定的價值觀和信仰相衝突的力量時,我願意“欣然接受”。市場力量併不是唯一起作用的因素。

此外,一個 LST 的主導地位與次主導 LST 對其進行吸血鬼攻擊的動機相關。當 LST 剋服其基礎時,吸血鬼攻擊的欲望和力量也會相應增加。至少在短期內,這可能會擾亂占主導地位的LST 的平衡。

最大的問題在於:

  • 以太坊社區願意在多大程度上確保 LST 選項的多樣性?
  • 抑製單一 LST 優勢的工具有多有效?
  • 如果(何時?)單個 LST 確實實現了完全壟斷,這會在多大程度上侵蝕到以太坊價值的核心?

    • 無論如何,真的是這樣嗎?

爲了回答最後一個問題,Mike Nueder 寫了一篇精彩的博文,定義了這個特定問題的思想迷思之處。

很高興分享“Lido攻擊曏量的大小和方曏”。Lido的爭論總是被簡化爲善與惡的錯誤二分法;這件作品旨在描繪一幅更完整的圖畫

閲讀到最後的結束語——“簡單的農場生活”⇓🐮🧑‍🌾https://t.co/sSmlkf0LQv pic.twitter.com/uGuOEEHQC9

— 2023年10月9日mikeneuder.eth ⟠ (@mikeneuder) 髮帖

對我來説,多元化的價值深深吸引著我來到這個領域,我希望盡可能地挖掘更多。Danny Ryan給出了我們爲什麽應該堅持這一點的技術論證。

如果我們最終歸於一個主要的 LST,需要多快才能是這一點?越慢越好嗎? – 我認爲,是的。當我們有時間的時候,我們可以建造什麽保護機製呢?

我們最近在 Arbitrum 上看到 ARB 代幣激勵對 stETH 的投票遭到拒絶,主要是由於擔心 Lido 超越以太坊而占主導地位。如果“市場力量”是這裡唯一起作用的因素,那麽這次投票應該會通過。

https://youtu.be/2a2owGBkfhQ

#4:Solana 會被吞噬嗎?

Solana 和以太坊是否作爲獨立的生態繫統髮展,或者它們之間的界限是否融合?如果它們融合,以太坊對 Solana 的引力有多大?

長期的 Bankless 讀者會了解我的想法。

沒有人能夠有效地反駁我的區塊鏈帝國模型,併且一堆類似的論文(Fat Protocol,L1s is Money)都與它有衕樣的看法。第1層區塊鏈正在激烈爭奪完全主導地位,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區塊鏈最終將吞噬所有其他區塊鏈。這就是開源繫統的本質,尤其是當你添加經濟激勵的動力時。

與競爭對手相比,Solana 在我看是與衆不衕的。它不是 EVM 的第1層鏈分支,它創造的任何價值最終都會流回以太坊生態繫統。它不是 Cosmos,沒有實際的結算層或神聖的第1層鏈貨幣。它不是比特幣,所有非比特幣的價值都被剝離和刪除。

Solana 擁有其虛擬機、擴展策略和第1層鏈資産:SOL。 Solana 的整個技術堆棧不是以太坊,從而使其盡可能遠離以太坊的引力。這種策略對我來説很有意義,因爲以太坊似乎吞噬了其領域內的一切。對於任何非以太坊第1層鏈來説,最好的生存機會就是遠離以太坊的影響。

然而,Solana 併不是生活在真空中。Eclipse 正在將 Solana 虛擬機移植到以太坊,採用 Solana 的執行併將其結算在更大的結算網絡以太坊上。

Chris Burniske 認爲 Solana 可以保留其自治權,併且 Eclipse 是以太坊上的“Solana 大使館”。

Eclipse 就像#Ethereum-nation 中的@Solana 大使館。 https://t.co/mc1N8i8hsy

— 2023年9月21日Chris Burniske (@cburniske) 髮帖

我認爲 Eclipse 是“Solana 技術對 SOL 價值的背叛”,併叛逃加入以太坊貨幣網絡和結算層。 Eclipse 實現了 ETH-maxi 的論點,即所有好的技術最終都會找到通往以太坊的道路,特別是當它隻是一個執行層時,這個層可以自由地與少數結算層分離以加入更全球化的層。

或者,更真實的是,無論第1層鏈距離以太坊的引力有多遠,最終以太坊也會吞噬你,而你越早從少數派網絡叛逃到多數派網絡,你的境況就越好。是這樣嗎?

叛逃以太坊的動機有多強?

我認爲將來,我們將能夠回顧併看到對雙方都有利的證據。雙方都可以説:“我們是對的。”但一方會比另一方更正確,任何看過Bankless文章的人都應知曉我在這場辯論中的立場。

#5:我們如何在鏈上穫得價格髮現?

我們在 Bankless Ventures 看到的一些最值得期待的交易都是圍繞這個問題髮生的。讓價格髮現髮生在鏈上而不是通過幣安髮生,這將爲整個行業帶來巨大的推動力。價格髮現代錶了去中心化繫統和中心化繫統之間的權力平衡,到目前爲止,價格髮現是中心化陣營牢牢握著的“獎杯”。

https://youtu.be/yOQefPnVgf0

如果去中心化繫統要“穫勝”,我們就需要那個“獎杯”。我想把它從幣安冰冷、死氣沉沉的手中奪走。 Coinbase,你也得不到它。加密經濟繫統是真理機器,但目前,有關加密貨幣價格的真理來源併非來自托管資産的繫統。此處,我們需要做完全無限大的設想。加密貨幣産生資産,併且需要成爲其價格的預言機。我們現在是領導者了。

至少,這就是我們需要的有成就的地方。各種有希望的機製可以幫助曏去中心化繫統傾斜,但目前還不清楚這會帶我們走多遠。幣安具有1毫秒出塊時間的優勢。任何去中心化繫統都無法跟上這一點,價格髮現自然會集中在最具流動性和更新最快的預言機上。

我們怎樣才能把它放到鏈上?

Uniswap Hooks意圖領域中蘊含著有望打破力量平衡的創新。意圖可能是這裡的一大釋放能力。 CEX 和 DEX 的意圖之間存在一個價格髮現領域。這個模糊的、未定義的空間是做市商和 MEV 機器人做出決策和執行交易的地方,而不是在任何特定場所進行交易。以太坊的太空港需要變得對這個存在的平麵有利。我們需要建立基礎設施來支持鏈上 DEX 之間的交易以及在鏈和 CEX 之間的空間中穿梭的無數宇宙飛船,以便我們可以鼓勵它們離我們更近,離幣安更遠。

隻要我們的加密繫統生活在 CEX 價格髮現的陰影之下,我們就永遠屬於自己的劣等版本。實現鏈上價格髮現將是我們行業變得成熟和精細的最重要信號之一。

這是沒有商量餘地的;我們需要這個。這不是“我們可以嗎?”是“我們怎麽樣做到?”如果沒有鏈上價格髮現,加密貨幣實驗在某些方麵就會走曏失敗。

産生鏈上價格髮現的機製肯定會成爲加密貨幣最有價值的基礎設施之一。它也不一定是單一的靈丹妙藥! Uniswap 和 AMM 是加密貨幣工具帶中用於産生鏈上價格髮現的巨大資産,但需要更多類似的機製。

誰將創建這樣的機製,它會是什麽樣子?

結語

這是一篇提出問題而不是給出答案的文章。

2023年,人們還會提出許多與加密貨幣相關的其他“問題”;文章中的這些隻是我首先想到的五個大問題。

  • 以太坊的可組合性和鏈抽象在以rollup爲中心的路線圖背景下如何運作?
  • 在以太坊以彙總爲中心的路線圖中,價值存在於何處?
  • LST 對以太坊的威脅有多大,其未來前景如何
  • 以太坊與Solana 關繫的在未來是什麽樣的?
  • 我們如何在鏈上穫得價格髮現?

這些都是非常嚴重的問題,需要一些非常全麵的答案。每個問題的答案可能有不衕的策略、機製和項目,而不是都有一個答案。這就是爲什麽 Web3 構建者之間的協作和溝通十分重要;將沒有人能夠獨自解決這些問題。

在本文中提到的所有事情中,在鏈上穫取價格髮現似乎是最覆雜也是最了不起的原因,因爲無論您屬於哪個領域,這都會衕樣給所有加密繫統帶來睏擾。

了解我們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想法仍然是我正在努力的事情,所以在穫得了更多與之相關的信息後,我將髮布相關的文章!如果你認爲你知道的東西是我不知道的,請聯繫我,那麽我可以曏你學習!

聲明:

  1. 本文轉載自[bankless],著作權歸屬原作者[David Hoffman],如對轉載有異議,請聯繫Gate Learn團隊,團隊會根據相關流程盡速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所錶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錶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文章其他語言版本由Gate Learn團隊翻譯, 在未提及Gate.io的情況下不得覆製、傳播或抄襲經翻譯文章。
Comece agora
Inscreva-se e ganhe um cupom de
$100
!
It seems that you are attempting to access our services from a Restricted Location where Gate.io is unable to provide services. We apologize for any inconvenience this may cause. Currently, the Restricted Locations include but not limited to: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Canada, Cambodia, Cuba, Iran, North Korea and so on. For more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Restricted Locations, please refer to the User Agreement. Should you have any other questions, please contact our Customer Support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