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央行决议暂不推动第八波打房!银行高层请命「再打会出事」示警三大隐忧

robot
摘要生成中

央行今日举办今年第一季理监事联席会议,决议利率政策连四冻,同时暂不推动第八波房市管制措施,而是以加强金检取代,此前有银行高层列出 3 大警讯,直言近年一系列打炒房措施已「打到痛脚」,希望央行「别再加码第八波」了。 (前情提要:台积电失守千元!专家帅过头:台积概念宅「神话破灭一定跌」能卖就卖) (背景补充:比特币.房市黄金交叉:币圈KOL买台北、台积电工程师赔售、建案开工量创5年新低) 为抑制房价炒作,台湾央行于去年 9 月祭出第七波选择性信用管制措施,令房市显著冷却,而央行于今日举办今年第一季理监事联席会议,决议利率政策连四冻,同时暂不推动第八波房市管制措施。 央行指出,去年 8 月中旬采取道德劝说,请银行自主控管未来一年的不动产贷款总量,并在 9 月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措施。实施以来,受限不动产贷款成数下降、利率上升,民众看涨房价预期心理趋缓,房市交易持续缩减,房价涨势减缓,且本国银行办理无自用住宅民众购屋贷款占购置住宅贷款比率上升。 近月全体银行购置住宅贷款与建筑贷款年增率均减缓,不动产贷款占总放款比率 (不动产贷款集中度) 亦降至本年 2 月底之 37.1%。 央行表示,未来将持续关注银行信用资源集中不动产贷款情形,按季审视各主管理不动产贷款具体改善方案执行状况,并配合办理使银行积极落实本行之相关规范。同时,视该行选择性制措施之执行成效,并密切关注房地产相关政策对房市的可能影响,适时调整相关措施内容,以促进金融稳定及健全银行业务。 行库示警三大隐忧 值得注意的是,据经济日报报导,此前有银行高层请命,近年一系列打炒房措施已「打到痛脚」,希望央行「别再加码第八波」了。 大型行库高层直言,大型行库出现 3 大警讯,第一是因应新青安申贷潮,银行得向外借钱「做房贷」;二是为消化新青安房贷,只能减少利率较高的土建融,导致获利动能大减,第三为预售屋交屋时房价跨越豪宅门槛,易使银行鉴价时踩红线受罚。 首先,政府要求应满足新青安首购族的申贷需求,但大型行库存款不足,只得向外借钱,融资利率与新青安利率打平,等于亏本做房贷。 其次,央行要求银行不动产贷款自主减量,但新青安申贷潮尚未消化、恐得一路排队到 9 月,银行只能减少利率较高的土建融,将额度拿来做房贷,行库高层感叹: 土建融利率 3% 以上没办法做,新青安房贷只有 1.775%,今年盈余如何达标? 第三,房价续涨下,预售屋鉴价容易出包,容易踩到央行的法令红线,台银上周发布重讯指出,办理房贷时违反央行规定,核处 100 万元罚锾;台银已加强相关作业流程控管措施,并辅以系统管控,即为一例。 整体来说,行库高层直言,近期光是应付排山倒海般的新青安申贷潮便已自顾不暇,若是非首购、新青安贷款的一般房贷,或同一名下持有二屋以上的房贷,利率自 2.5% 起跳,且得检视还款能力,若银行研判还款能力不足,将拉高利率、或降低成数因应。 帅过头估:中古屋今年将跌 5% 针对央行打房,展望今年,房地产专家帅过头近日预测,台湾房市处于震荡阶段,其中中古屋市场持续调整,而预售屋市场则维持高档推案,但成交速度放缓。 帅过头预期,台湾六都中古屋价格平均每季将下跌 2.5%,6 个月累积跌幅约 5%,其中,高雄、新竹竹北及台北市的跌幅较明显,主要受到投资客出场与市场资金紧缩的影响,而台积电移转至美国设厂,也使新竹房市面临较大压力,买方缩手、卖方求售之下,他预估未来半年可能再下修 5% 至 10%,跌幅将是最大的地区。 帅过头表示,建商不愿降价的另一主因,在于营建成本的上升,随着碳税政策上路,建筑材料如钢筋、水泥等成本增加,导致整体营建支出上升,且贷款利率大幅上升,建地融资成本从 2.5% 提升至 6%,三年内总利息支出翻倍,使建商售价难以下调。整体来看,尽管房市交易量缩减,但价格仍具支撑力。 而在政策方面,帅过头提到,各地方政府积极推动捷运建设,借此带动区域发展,例如桃园新增青线、灰线,新北市则扩展捷运至板桥、五股等地区,捷运路线的延伸,将影响未来房价的成长潜力。 相关报导 台湾房市一月交易量重挫40%「与比特币黄金交叉」?专家帅过头批:政府操弄实价登录 中国救房市推「4+4+2」刺激新政,但烂尾楼问题难解;营建股不涨反跌 中国强救房市!上海和深圳拟「取消限购」、多补贴政策要止跌回稳 〈台湾央行决议暂不推动第八波打房!银行高层请命「再打会出事」示警三大隐忧〉这篇文章最早发布于动区BlockTempo《动区动趋-最具影响力的区块链新闻媒体》。

查看原文
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非招揽或要约,也不提供投资、税务或法律咨询。详见声明了解更多风险披露。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io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