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獨家活動: #PUBLIC创作大赛# 正式開啓!
參與 Gate Launchpool 第 297 期 — PublicAI (PUBLIC),並在 Gate廣場發布你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4,000 枚 $PUBLIC 獎勵池!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18日 10:00 – 2025年8月22日 16:00 (UTC)
📌 參與方式
在 Gate廣場發布與 PublicAI (PUBLIC) 或當前 Launchpool 活動相關的原創內容
內容需不少於 100 字(可爲分析、教程、創意圖文、測評等)
添加話題: #PUBLIC创作大赛#
帖子需附帶 Launchpool 參與截圖(如質押記錄、領取頁面等)
🏆 獎勵設置(總計 4,000 枚 $PUBLIC)
🥇 一等獎(1名):1,500 $PUBLIC
🥈 二等獎(3名):每人 500 $PUBLIC
🥉 三等獎(5名):每人 200 $PUBLIC
📋 評選標準
內容質量(相關性、清晰度、創意性)
互動熱度(點讚、評論)
含有 Launchpool 參與截圖的帖子將優先考慮
📄 注意事項
所有內容須爲原創,嚴禁抄襲或虛假互動
獲獎用戶需完成 Gate廣場實名認證
Gate 保留本次活動的最終解釋權
加密交易所支付卡大比拼 誰能打造交易即生活生態
加密交易所支付產品大盤點:打造"交易即生活"生態
隨着穩定幣和支付成爲加密領域的熱門話題,主流中心化交易所紛紛布局用戶日常消費支付賽道,圍繞加密信用卡、借記卡以及支付App的競爭愈發激烈。從Coinbase到Kraken,各大平台爭相推出或升級支付產品,試圖成爲連接加密資產與現實世界的橋梁。多數加密支付卡面向歐洲和美國等主要市場,提供2%-10%不等的加密返現福利。
Coinbase:借力美國運通網路推One Card
Coinbase宣布推出Coinbase One Card,僅面向美國Coinbase One會員開放。該卡由American Express網路支持,計劃於2025年秋季上市。持卡人可獲得2%-4%的比特幣返還,享受美國運通網路提供的各項福利。Coinbase One每月收費29.99美元,基礎版每月4.99美元或每年49.99美元。這是Coinbase首次推出加密信用卡,此前曾與Visa合作推出加密預付借記卡。
Gemini:靈活的消費返利結構
Gemini推出的免年費信用卡支持50多種加密貨幣作爲返現形式。用戶在規定時間內消費滿3,000美元可獲200美元加密貨幣獎勵。該萬事達卡在不同類型消費中提供不同比例的返現:
用戶可隨時更改所賺取的加密貨幣類型。該卡借貸年利率爲17.24%-29.24%,無年費和外幣兌換費。
Crypto.com:分級返現的加密信用卡
Crypto.com針對美國市場推出Visa Signature信用卡,借貸年利率18.24%-32.24%。根據用戶等級提供不同比例的加密貨幣返現,最高可達6.5%。外幣交易手續費爲交易金額的3%。
Kraken:推出支付App "Krak"
Kraken發布名爲Krak的一體化全球貨幣應用程序,支持300多種法幣和數字資產。主要功能包括:
Bybit:主打加密借記卡
Bybit推出萬事達加密借記卡,提供虛擬卡和實體卡兩種版本,面向多個地區開放。實體卡開卡費10歐元,使用加密資產交易按現貨匯率上浮0.9%。用戶可享受2%-10%的返現,具體取決於VIP等級。支持多種主流加密貨幣。
Bitget:雙卡布局
Bitget Wallet Card是與Immersve聯合發行的萬事達信用卡,支持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卡費10美元,無年費和月費。支持綁定主流三方支付平台,可在衆多電商及服務平台使用。
Bitget還推出基於Visa網路的加密信用卡,僅對VIP用戶開放。無年費,交易手續費0.9%,支持多種加密貨幣。
MEXC:歐洲用戶可申請
MEXC萬事達借記卡支持歐洲經濟區內大多數國家用戶申請。充值手續費1%,歐洲經濟區內交易免費,區外交易手續費2%。月費1歐元,交易限額明確。
Gate:返利配合平台權益
Gate Card是Gate平台推出的加密信用卡/借記卡產品。充值手續費0.9%,外匯手續費0.2%-2%。用戶享每筆消費1%USDT返現,7%酒店和機票返現等優惠。支持多種加密貨幣作爲返現。
KuCoin:歐洲經濟區專屬
KuCard VISA僅適用於歐洲經濟區公民和居民。支持54種加密貨幣和歐元。實體卡申請費9.99歐元,歐元交易免費,非歐元交易收2%。根據用戶帳戶資產和VIP等級設定每月返現上限。支持即時加密貨幣兌換和Apple Pay、Google Pay。
隨着支付賽道成爲新熱點,主流交易所正試圖打造"交易即生活"的消費閉環。與傳統金融機構合作仍是當前主流,但也有交易所嘗試自建獨立生態。2025年下半年,加密支付的全球競爭將進入加速期,最終誰能脫穎而出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