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lana推出身分認證服務SAS,與預言機有何不同?近日,Solana推出了一項新的身分認證服務(SAS),這是一個開放、無需許可的可驗證憑證協議。該服務允許可信發行者將鏈下信息與用戶錢包關聯,如KYC檢查結果、地理位置資格、會員資格或認證狀態等。這些認證經過籤名和驗證,可在不同應用程序之間重復使用,無需暴露敏感數據或重復驗證步驟。SAS的推出爲Solana生態系統提供了一個中立且無需許可的證明層,有望在整個生態中實現合規性、訪問控制、信譽系統和可編程身分。這不僅爲最終用戶帶來更優質、便捷的體驗,也爲開發者提供了新的功能支持。雖然認證服務和預言機都是將鏈下信息引入區塊鏈的機制,但它們在定位、用途、信任模型和工作方式上存在顯著差異。以下是兩者的詳細對比:**認證服務 vs 預言機:主要特點對比**1. 主要用途: - 認證服務:將鏈下的身分、狀態、行爲等主觀或靜態信息轉化爲鏈上憑證 - 預言機:將鏈下的客觀、動態數據(如價格、天氣等)輸入鏈上2. 數據類型: - 認證服務:主觀/事件型,如年齡驗證、身分認證、組織成員資格等 - 預言機:數值/事實型,如加密貨幣價格、外部API數據、天氣信息等3. 數據結構: - 認證服務:可重復使用、綁定到錢包的認證"印章" - 預言機:交易中實時使用的數據流(如價格feed)4. 信任來源: - 認證服務:特定的可信發布者(如KYC機構、DAO、設備制造商)籤名證明 - 預言機:多個數據源,經預言機網路聚合後發布5. 更新頻率: - 認證服務:通常不頻繁,一次生成後長期有效 - 預言機:高頻更新,可能每分鍾更新一次價格數據6. 可組合性和重用: - 認證服務:可以,一次認證可供多個應用程序重復使用 - 預言機:通常不可以,價格數據主要用作特定交易的輸入7. 隱私處理: - 認證服務:強調隱私保護,僅驗證"是否通過",不泄露詳細信息 - 預言機:通常不涉及用戶身分隱私8. 代表項目/技術: - 認證服務:Solana Attestation Service、Ethereum Attestation Service (EAS) - 預言機:Chainlink、Pyth、Band Protocol通過一個具體例子可以更清楚地理解兩者的區別:認證服務的應用場景:用戶在Web3平台完成實名認證後,獲得"已成年"的鏈上認證印章。這個印章存儲在用戶錢包中,今後任何dApp都可以驗證,無需用戶重復提交身分證件。預言機的應用場景:DeFi協議需要知道當前ETH的價格來決定清算條件,會通過預言機讀取實時ETH/USD價格。總的來說,預言機主要關注鏈外"客觀事實"的數據輸入,而認證服務則專注於鏈外"主觀或條件性信任"的身分或狀態認證。這兩種機制在區塊鏈生態中扮演着互補而非替代的角色,共同推動了區塊鏈應用的多樣化發展。
Solana推出SAS身分認證服務:區別於預言機的身分驗證新機制
Solana推出身分認證服務SAS,與預言機有何不同?
近日,Solana推出了一項新的身分認證服務(SAS),這是一個開放、無需許可的可驗證憑證協議。該服務允許可信發行者將鏈下信息與用戶錢包關聯,如KYC檢查結果、地理位置資格、會員資格或認證狀態等。這些認證經過籤名和驗證,可在不同應用程序之間重復使用,無需暴露敏感數據或重復驗證步驟。
SAS的推出爲Solana生態系統提供了一個中立且無需許可的證明層,有望在整個生態中實現合規性、訪問控制、信譽系統和可編程身分。這不僅爲最終用戶帶來更優質、便捷的體驗,也爲開發者提供了新的功能支持。
雖然認證服務和預言機都是將鏈下信息引入區塊鏈的機制,但它們在定位、用途、信任模型和工作方式上存在顯著差異。以下是兩者的詳細對比:
認證服務 vs 預言機:主要特點對比
主要用途:
數據類型:
數據結構:
信任來源:
更新頻率:
可組合性和重用:
隱私處理:
代表項目/技術:
通過一個具體例子可以更清楚地理解兩者的區別:
認證服務的應用場景:用戶在Web3平台完成實名認證後,獲得"已成年"的鏈上認證印章。這個印章存儲在用戶錢包中,今後任何dApp都可以驗證,無需用戶重復提交身分證件。
預言機的應用場景:DeFi協議需要知道當前ETH的價格來決定清算條件,會通過預言機讀取實時ETH/USD價格。
總的來說,預言機主要關注鏈外"客觀事實"的數據輸入,而認證服務則專注於鏈外"主觀或條件性信任"的身分或狀態認證。這兩種機制在區塊鏈生態中扮演着互補而非替代的角色,共同推動了區塊鏈應用的多樣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