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 Web3 商業應用程序,用戶數據資產是 Web3 應用程序的核心

進階12/13/2024, 3:42:20 AM
Web3代表著數據存儲和支付處理方式發生了革命性變革。它的到來不會像從個人電腦互聯網轉向移動互聯網那樣明顯,但將逐漸展開,隨著用戶數據和數字資產越來越多地在鏈上創建。

我們相信Web3不僅僅是關於比特幣或加密金融;它代表價值互聯網,是來自Web2的演進升級。作為數據存儲和支付方式的根本轉變,Web3的到來不會像從PC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的過渡那樣顯著。相反,它將“悄無聲息地到來,就像悄悄滋養一切的春風一樣。”那麼,這個“風”是什麼?我們認為它是用戶數據和數據資產在鏈上的大規模創建,因為Web3的優越用戶體驗圍繞著用戶數據。

Web3 的核心是“擁有”——擁有權。為了使 Web3 真正成為 Web3 而不僅僅是加密金融,用戶必須擁有自己的數據資產,而不僅僅是金融資產。使用者對其數據的擁有權是更好的服務體驗和個人化服務的基礎。互聯網從滿足需求發展到個人化體驗,最終發展到個人化服務。AI為個人化服務提供了生產力,但這些服務的大規模價值協調只能由Web3支援。

早些时候,我参加了曾明教授关于人工智能发展阶段的讲座,颇有见地(可在曾明学院官方微信帐号上找到)。教授提到相同的框架也可以用于理解Web3的发展,我觉得非常鼓舞人心。过去几年里,我们对这些发展阶段的理解让我们的观察、经验和策略更加清晰。这个框架不仅验证了我们的方法,也减少了许多相关的焦虑。

教授還提供了原生應用(Killer Apps)的定義:

  1. 充分利用新技術的獨特技術優勢;

  2. 在用戶體驗方面提供突破性創新;

  3. 探索新的商業模式;

  4. 提供超級2C服務,推動龐大用戶基數的指數增長。

根據這個標準,1996 年上市的雅虎是第一代互聯網原生應用,而 Web3 還沒有達到原生應用的階段。為什麼非金融 Web3 應用這麼難以出現?原因可能很簡單:我們還沒有足夠的非金融 Web3 用戶。互聯網歷史上的早期原生應用都不是從空氣中出現的,它們都經歷了漫長的普及期,甚至是基層推廣,才成為了殺手級應用。如果沒有 AOL 多年來對互聯網用戶的推廣,就不會有雅虎的存在。同樣,阿里巴巴、騰訊和携程都經歷了漫長的用戶積累過程。

我們認為 Web3 的發展具有雙重性:Web3 的先鋒——加密金融——進展得更快,活躍地址達到大約 6 億,相當於 1999 年的互聯網用戶數量。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我們已經看到了USDT、錢包和DeFi等金融原生應用程式。然而,Web3的核心——下一代互聯網——遠未實現使用者普及。只有當圍繞這些數據資產的大量用戶數據資產和服務出現在鏈上時,使用者才會主動選擇使用錢包與互聯網和Web3產品進行交互,標誌著Web3的真正到來。

對於任何科技要融入主流經濟體系,必須依賴商業應用作為載體。在Web3發展的當前階段,我們需要跨行業的商業應用來利用Web3的核心技術特性來達到他們自身的商業目的。通過在鏈上創建並發行大量數據資產,他們可以開發新的互聯網商業模式。這樣一來,他們將產生巨大的商業價值,成為原生Web3應用的第一代。

所有網路商務都圍繞著數據運轉,無論是集中式還是去中心化。Web3的商業應用主要聚焦於數據化去中心化的dApps。此處提到的數據資產包括用戶身份、會員級別、電影首映票、演唱會門票、音樂劇的精華片段、歌手首次發行的眾籌卡第一批、佐藤明里照片集的第5000個讚、《庆余年》特定场景实时发行的《樊樊微笑》以及各种类型的出勤凭证。這些資產將使用NFT作為數據載體,其原始內容存儲在像Greenfield這樣的去中心化存儲基礎設施上。

我們已經總結了Web3的五個核心技術特點: 1) 網絡上的統一ID 2) 价值互聯網: 將互聯網和銀行網路整合為一體 3) 一切都可以被代幣化: 財務和數據 4) 在區域和平台上建立全面的“實時數據” 5) 用戶可以直接實現信息和價值層面的接觸

圍繞這些技術特點構建的Web3商業應用將具有以下五個特點:

1)通用數據:跨平台和跨地區的數據。數據可以被代幣化、交易和授權用於AI模型,實現智能用戶服務。鏈上數據操作將變得非常重要。

2) 將正確的事物交付給正確的人: 在內容/產品創作者和消費者之間建立直接連接,允許差異化的體驗和定價。

3) 直接連接的價值:嵌入式金融網絡可以實現點對點的價值轉移,就像信息一樣。結算和清算被整合在一起,價值分配可以通過智能合約自動且及時完成。

4) 有效的激勵措施:在可持續和健康的商業模式下,項目可以發行 NFT 和生態系統代幣,以實現冷啟動並加速生態系統的增長。

5) 新的組織模式:通過代幣,初創團隊、股東、行業利益相關方、用戶和粉絲的利益可以得到統一,重塑跨行業的組織結構。傳統的公司結構不再是唯一的選擇。

我們相信,這樣的Web3商業應用程序與當前發展階段相符,代表著真正有價值的Web3使用案例。中國的互聯網業務和內容走向全球為Web3商業團隊提供了完美的時機。在香港作為基地也提供了地理優勢。Web3作為全球業務的最佳基礎設施,通過嵌入式金融系統和自給自足的功能來出口標準。

我們對於面向全球市場的 Web3 商業應用的預期增長路徑可能如下:

1)使用Web3構建一個全球統一且完全功能的用戶或粉絲賬戶系統。

2) 使用NFT和代幣作為载体进行业务,NFT作为各种数据标签。

3)充分利用公共流量,同時使用Web3工具和各種Web2 / Web3錢包來構建私有域系統。

4)迅速建立全面且實時更新的私有域數據系統,利用數據分析和反饋來更好地發展業務。

5) 實現跨行業和行業內數據廣告上鏈,提供具有成本效益和精確定位的廣告。

6)根據用戶的數據資產,為用戶提供個性化和智能化的服務,提供比Web2更優越的產品體驗。

7) 增強產品粘性,實現有效的傳播和留存,形成自我強化的數據增長循環。

這種成長模式特別適用於售票、電影和文化內容、娛樂創作以及協同知識產權開發等行業。如果沒有基於Web3的會員制度和粉絲系統,內容經濟和知識產權經濟無法有效展開。Web3在幫助創作者最大化功能價值、為粉絲帶來顯著的情感和資產價值、支持知識產權孵化和共同創作以及促進價值在鏈上分配方面表現出色。

我們已經開始積極投資這些領域。此外,我們正在投資必要的Web3商業基礎設施,以支持這些應用,包括數據鏈、智能代幣、支付、穩定幣、人力資源和全球薪資服務。我們歡迎優秀的創業團隊與我們接洽。您只需專注於您的業務邏輯 - 我們可以安排技術團隊處理其餘事宜。

在技術引領應用開發的時代,這是商業創新最具想像力和機遇豐富的階段。在與 CZ 討論這一路徑時,他強調執行能力是另一個關鍵因素。因此,我們高度重視團隊的背景和能力,特別希望與 Web2 資源持有者和領袖合作,共同推動 Web3 商業的實施。

與專案團隊一起,我們分析出所有互聯網業務的核心在於數據。誰能幫助用戶創建更多數據,誰就將擁有未來業務的壕溝。為什麼像阿里巴巴、字節跳動和騰訊這樣的公司如此有利可圖?如果字節跳動和騰訊開放他們的用戶數據和流量,我們該如何競爭?我們用來評估Web3業務應用的標準是:

1)該項目是否清楚地定義了它為什麼要幫助用戶創建鏈上數據資產?鏈上如何使業務本身更有力量?

2)可以創建多少數據資產?

3) 數據如何應用和分析,以為用戶提供更有吸引力的體驗(例如,保留和升級激勵措施)?

4) 數據的價值如何實現?如何與AI模型相連,以降低成本並提高效率?

Web2已經達到競爭上限,我們需要更好更具成本效益的數據流量。通過Web3的開放鏈上數據,應用團隊可以合作分享數據,推動共同業務增長。我們鼓勵並積極推廣項目團隊團結一致。開放數據,開放業務!

Web3 業務應用不是多年前的區塊鏈轉型,也不是簡單地將 Web3 添加到傳統行業。相反,它們代表了圍繞鏈上數據資產構建的第一代 Web3 原生應用程式。我甚至沒有提到代幣激勵,這是以前區塊鏈轉型的核心,因為代幣被過度使用。雖然代幣激勵似乎是免費的,但它們是有成本的——最終必須考慮發行的代幣。生意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就像滴滴早期的商業模式一樣,它最終需要專案和風險投資之間的協調才能叫停。Web3 加密金融監管的延遲、代幣經濟學的過度使用以及過早的價值創造分散了行業的注意力。人才和資本被各種真假金融創新過度消耗。Web3必須回歸其價值本質和基本商業邏輯:它能產生利潤嗎?它能為互聯網使用者提供更好的體驗嗎?當 Web3 業務應用程式具有真實使用者和錢包位址時,只有這樣才應該引入代幣經濟。這確保了代幣持有者不僅僅是投機者或賞金獵人。有了強大的商業基礎,Web3 的終極武器——代幣經濟——可以蓬勃發展。將數據資產置於金融資產之前,確保更健康的發展。我與CZ分享了我希望每個業務應用程式令牌都具有像BNB這樣的交換令牌的堅實價值基礎和必要性。

Web3的基礎設施現在已經足夠先進,可以與Web2競爭,以獲取用戶數據。為了最終取代Web2,Web3必須擁有更多用戶數據。正如Datadance Chain創始人Geoffrey所說,“在線聚合內容資產為個人電腦和移動互聯網創造了殺手級應用程式;在鏈上創建數據資產可以為Web3本地應用程式帶來關鍵用戶。”互聯網正在從在線聚合內容資產演變為在鏈上發行數據資產。

梁心鈞先生問為什麼人工智能近年來發展得比Web3更快。我的答案是,Web3與金融緊密相連,使初創企業感覺自己正在華爾街或者拉斯維加斯工作-充滿了誘惑和干擾。相比之下,人工智能感覺像是基於校園的創業,可以更專注。梁先生觀察到Web3和人工智能在本質上是相互關聯的。Web3還必須專注於商業邏輯並解決商業問題-這是我強烈同意的觀點。雖然目前人工智能處於領先地位,但Web3必須趕上。如果人工智能生成的數據資產發行在鏈上,而不是被困在Web2的數據孤島中,它們可以形成商業價值增長的自我強化循環。基於Web3和人工智能的數字經濟的未來令人興奮。曾教授對未來十年智能商業爆炸的願景確切地源於Web3、人工智能和XR技術的結合。

Web3之於互聯網業務,就像比特幣之於金融一樣。乙太坊即將成立十周年,而 Web3 商務才剛剛開始。今天參與 Web3 業務的共同建設提供了與早期購買價值 100 美元的比特幣相當的機會。

免責聲明:

  1. 本文轉載自[KK]. 所有版權屬於原作者 [KK]. 如對此轉載有異議,請聯繫gate 學習團隊,他們會迅速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所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文章的翻譯由gate Learn團隊完成。除非特別註明,禁止複製、分發或抄襲已翻譯的文章。

Bagikan

構建 Web3 商業應用程序,用戶數據資產是 Web3 應用程序的核心

進階12/13/2024, 3:42:20 AM
Web3代表著數據存儲和支付處理方式發生了革命性變革。它的到來不會像從個人電腦互聯網轉向移動互聯網那樣明顯,但將逐漸展開,隨著用戶數據和數字資產越來越多地在鏈上創建。

我們相信Web3不僅僅是關於比特幣或加密金融;它代表價值互聯網,是來自Web2的演進升級。作為數據存儲和支付方式的根本轉變,Web3的到來不會像從PC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的過渡那樣顯著。相反,它將“悄無聲息地到來,就像悄悄滋養一切的春風一樣。”那麼,這個“風”是什麼?我們認為它是用戶數據和數據資產在鏈上的大規模創建,因為Web3的優越用戶體驗圍繞著用戶數據。

Web3 的核心是“擁有”——擁有權。為了使 Web3 真正成為 Web3 而不僅僅是加密金融,用戶必須擁有自己的數據資產,而不僅僅是金融資產。使用者對其數據的擁有權是更好的服務體驗和個人化服務的基礎。互聯網從滿足需求發展到個人化體驗,最終發展到個人化服務。AI為個人化服務提供了生產力,但這些服務的大規模價值協調只能由Web3支援。

早些时候,我参加了曾明教授关于人工智能发展阶段的讲座,颇有见地(可在曾明学院官方微信帐号上找到)。教授提到相同的框架也可以用于理解Web3的发展,我觉得非常鼓舞人心。过去几年里,我们对这些发展阶段的理解让我们的观察、经验和策略更加清晰。这个框架不仅验证了我们的方法,也减少了许多相关的焦虑。

教授還提供了原生應用(Killer Apps)的定義:

  1. 充分利用新技術的獨特技術優勢;

  2. 在用戶體驗方面提供突破性創新;

  3. 探索新的商業模式;

  4. 提供超級2C服務,推動龐大用戶基數的指數增長。

根據這個標準,1996 年上市的雅虎是第一代互聯網原生應用,而 Web3 還沒有達到原生應用的階段。為什麼非金融 Web3 應用這麼難以出現?原因可能很簡單:我們還沒有足夠的非金融 Web3 用戶。互聯網歷史上的早期原生應用都不是從空氣中出現的,它們都經歷了漫長的普及期,甚至是基層推廣,才成為了殺手級應用。如果沒有 AOL 多年來對互聯網用戶的推廣,就不會有雅虎的存在。同樣,阿里巴巴、騰訊和携程都經歷了漫長的用戶積累過程。

我們認為 Web3 的發展具有雙重性:Web3 的先鋒——加密金融——進展得更快,活躍地址達到大約 6 億,相當於 1999 年的互聯網用戶數量。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我們已經看到了USDT、錢包和DeFi等金融原生應用程式。然而,Web3的核心——下一代互聯網——遠未實現使用者普及。只有當圍繞這些數據資產的大量用戶數據資產和服務出現在鏈上時,使用者才會主動選擇使用錢包與互聯網和Web3產品進行交互,標誌著Web3的真正到來。

對於任何科技要融入主流經濟體系,必須依賴商業應用作為載體。在Web3發展的當前階段,我們需要跨行業的商業應用來利用Web3的核心技術特性來達到他們自身的商業目的。通過在鏈上創建並發行大量數據資產,他們可以開發新的互聯網商業模式。這樣一來,他們將產生巨大的商業價值,成為原生Web3應用的第一代。

所有網路商務都圍繞著數據運轉,無論是集中式還是去中心化。Web3的商業應用主要聚焦於數據化去中心化的dApps。此處提到的數據資產包括用戶身份、會員級別、電影首映票、演唱會門票、音樂劇的精華片段、歌手首次發行的眾籌卡第一批、佐藤明里照片集的第5000個讚、《庆余年》特定场景实时发行的《樊樊微笑》以及各种类型的出勤凭证。這些資產將使用NFT作為數據載體,其原始內容存儲在像Greenfield這樣的去中心化存儲基礎設施上。

我們已經總結了Web3的五個核心技術特點: 1) 網絡上的統一ID 2) 价值互聯網: 將互聯網和銀行網路整合為一體 3) 一切都可以被代幣化: 財務和數據 4) 在區域和平台上建立全面的“實時數據” 5) 用戶可以直接實現信息和價值層面的接觸

圍繞這些技術特點構建的Web3商業應用將具有以下五個特點:

1)通用數據:跨平台和跨地區的數據。數據可以被代幣化、交易和授權用於AI模型,實現智能用戶服務。鏈上數據操作將變得非常重要。

2) 將正確的事物交付給正確的人: 在內容/產品創作者和消費者之間建立直接連接,允許差異化的體驗和定價。

3) 直接連接的價值:嵌入式金融網絡可以實現點對點的價值轉移,就像信息一樣。結算和清算被整合在一起,價值分配可以通過智能合約自動且及時完成。

4) 有效的激勵措施:在可持續和健康的商業模式下,項目可以發行 NFT 和生態系統代幣,以實現冷啟動並加速生態系統的增長。

5) 新的組織模式:通過代幣,初創團隊、股東、行業利益相關方、用戶和粉絲的利益可以得到統一,重塑跨行業的組織結構。傳統的公司結構不再是唯一的選擇。

我們相信,這樣的Web3商業應用程序與當前發展階段相符,代表著真正有價值的Web3使用案例。中國的互聯網業務和內容走向全球為Web3商業團隊提供了完美的時機。在香港作為基地也提供了地理優勢。Web3作為全球業務的最佳基礎設施,通過嵌入式金融系統和自給自足的功能來出口標準。

我們對於面向全球市場的 Web3 商業應用的預期增長路徑可能如下:

1)使用Web3構建一個全球統一且完全功能的用戶或粉絲賬戶系統。

2) 使用NFT和代幣作為载体进行业务,NFT作为各种数据标签。

3)充分利用公共流量,同時使用Web3工具和各種Web2 / Web3錢包來構建私有域系統。

4)迅速建立全面且實時更新的私有域數據系統,利用數據分析和反饋來更好地發展業務。

5) 實現跨行業和行業內數據廣告上鏈,提供具有成本效益和精確定位的廣告。

6)根據用戶的數據資產,為用戶提供個性化和智能化的服務,提供比Web2更優越的產品體驗。

7) 增強產品粘性,實現有效的傳播和留存,形成自我強化的數據增長循環。

這種成長模式特別適用於售票、電影和文化內容、娛樂創作以及協同知識產權開發等行業。如果沒有基於Web3的會員制度和粉絲系統,內容經濟和知識產權經濟無法有效展開。Web3在幫助創作者最大化功能價值、為粉絲帶來顯著的情感和資產價值、支持知識產權孵化和共同創作以及促進價值在鏈上分配方面表現出色。

我們已經開始積極投資這些領域。此外,我們正在投資必要的Web3商業基礎設施,以支持這些應用,包括數據鏈、智能代幣、支付、穩定幣、人力資源和全球薪資服務。我們歡迎優秀的創業團隊與我們接洽。您只需專注於您的業務邏輯 - 我們可以安排技術團隊處理其餘事宜。

在技術引領應用開發的時代,這是商業創新最具想像力和機遇豐富的階段。在與 CZ 討論這一路徑時,他強調執行能力是另一個關鍵因素。因此,我們高度重視團隊的背景和能力,特別希望與 Web2 資源持有者和領袖合作,共同推動 Web3 商業的實施。

與專案團隊一起,我們分析出所有互聯網業務的核心在於數據。誰能幫助用戶創建更多數據,誰就將擁有未來業務的壕溝。為什麼像阿里巴巴、字節跳動和騰訊這樣的公司如此有利可圖?如果字節跳動和騰訊開放他們的用戶數據和流量,我們該如何競爭?我們用來評估Web3業務應用的標準是:

1)該項目是否清楚地定義了它為什麼要幫助用戶創建鏈上數據資產?鏈上如何使業務本身更有力量?

2)可以創建多少數據資產?

3) 數據如何應用和分析,以為用戶提供更有吸引力的體驗(例如,保留和升級激勵措施)?

4) 數據的價值如何實現?如何與AI模型相連,以降低成本並提高效率?

Web2已經達到競爭上限,我們需要更好更具成本效益的數據流量。通過Web3的開放鏈上數據,應用團隊可以合作分享數據,推動共同業務增長。我們鼓勵並積極推廣項目團隊團結一致。開放數據,開放業務!

Web3 業務應用不是多年前的區塊鏈轉型,也不是簡單地將 Web3 添加到傳統行業。相反,它們代表了圍繞鏈上數據資產構建的第一代 Web3 原生應用程式。我甚至沒有提到代幣激勵,這是以前區塊鏈轉型的核心,因為代幣被過度使用。雖然代幣激勵似乎是免費的,但它們是有成本的——最終必須考慮發行的代幣。生意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就像滴滴早期的商業模式一樣,它最終需要專案和風險投資之間的協調才能叫停。Web3 加密金融監管的延遲、代幣經濟學的過度使用以及過早的價值創造分散了行業的注意力。人才和資本被各種真假金融創新過度消耗。Web3必須回歸其價值本質和基本商業邏輯:它能產生利潤嗎?它能為互聯網使用者提供更好的體驗嗎?當 Web3 業務應用程式具有真實使用者和錢包位址時,只有這樣才應該引入代幣經濟。這確保了代幣持有者不僅僅是投機者或賞金獵人。有了強大的商業基礎,Web3 的終極武器——代幣經濟——可以蓬勃發展。將數據資產置於金融資產之前,確保更健康的發展。我與CZ分享了我希望每個業務應用程式令牌都具有像BNB這樣的交換令牌的堅實價值基礎和必要性。

Web3的基礎設施現在已經足夠先進,可以與Web2競爭,以獲取用戶數據。為了最終取代Web2,Web3必須擁有更多用戶數據。正如Datadance Chain創始人Geoffrey所說,“在線聚合內容資產為個人電腦和移動互聯網創造了殺手級應用程式;在鏈上創建數據資產可以為Web3本地應用程式帶來關鍵用戶。”互聯網正在從在線聚合內容資產演變為在鏈上發行數據資產。

梁心鈞先生問為什麼人工智能近年來發展得比Web3更快。我的答案是,Web3與金融緊密相連,使初創企業感覺自己正在華爾街或者拉斯維加斯工作-充滿了誘惑和干擾。相比之下,人工智能感覺像是基於校園的創業,可以更專注。梁先生觀察到Web3和人工智能在本質上是相互關聯的。Web3還必須專注於商業邏輯並解決商業問題-這是我強烈同意的觀點。雖然目前人工智能處於領先地位,但Web3必須趕上。如果人工智能生成的數據資產發行在鏈上,而不是被困在Web2的數據孤島中,它們可以形成商業價值增長的自我強化循環。基於Web3和人工智能的數字經濟的未來令人興奮。曾教授對未來十年智能商業爆炸的願景確切地源於Web3、人工智能和XR技術的結合。

Web3之於互聯網業務,就像比特幣之於金融一樣。乙太坊即將成立十周年,而 Web3 商務才剛剛開始。今天參與 Web3 業務的共同建設提供了與早期購買價值 100 美元的比特幣相當的機會。

免責聲明:

  1. 本文轉載自[KK]. 所有版權屬於原作者 [KK]. 如對此轉載有異議,請聯繫gate 學習團隊,他們會迅速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所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文章的翻譯由gate Learn團隊完成。除非特別註明,禁止複製、分發或抄襲已翻譯的文章。
Mulai Sekarang
Daftar dan dapatkan Voucher
$100
!
It seems that you are attempting to access our services from a Restricted Location where Gate.io is unable to provide services. We apologize for any inconvenience this may cause. Currently, the Restricted Locations include but not limited to: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Canada, Cambodia, Cuba, Iran, North Korea and so on. For more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Restricted Locations, please refer to the User Agreement. Should you have any other questions, please contact our Customer Support Team.